导语:“裴元庆”是隋唐演义中此人投影,虽然在历史中没有裴元庆这位猛将,但是在每一个虚构人物的背后会有一个历史人物的投影。裴元庆是《隋唐演义》13杰4猛4绝中的其中一个,然而裴元庆“银锤太保去”确是其中排位的第三杰。有次可见他的勇猛。而此人在历史上也不差。 ![]() 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也是隋唐八大锤中的银锤将,胯下千里一盏灯,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用的两柄锤,却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坐骑:千里一盏灯(白龙马/照夜玉狮子/一字墨角睐麒麟/斑点疙瘩虎/蹄血玉狮子) 兵器:八棱梅花亮银锤 ![]() 裴元庆会战众将 元庆大喝道:'青脸贼,那里去!'雄信往下一看,只见一个小孩子,坐的马竟像驴子一般,遂大笑道:'你这小孩子要来送死么?'元庆道:'你这青脸贼,还不知道我小将军的厉害,待来杀你!'雄信大怒,把槊打下去。 ![]() 元庆把左手的锤举着,等他槊打到锤上,方将右手的锤举过来,把槊一夹。雄信用力乱扯,那里扯得脱?元庆笑道:'你在马上用的是虚力,何不下马来,在地下扯?我若在马上,身子动一动,就不算好汉。'雄信竟跳下马来,用尽平生之力乱扯,竟像猢狲摇石柱,动也不动一动。 ![]() 雄信只涨得一张青脸内泛出红来,竟如酱色一般。元庆把锤一放,说道:'去吧!'把雄信仰后跌去,跌了一脸的血,忙爬起来,跳上马,飞跑入城来。 咬金见了这形状。又好笑,又好恼,便叫:'秦王兄,你去战一阵看。'秦叔宝上马出城,一看裴元庆,暗想:'小孩子为何如此厉害?不要管他,赏他一枪再说。'把枪刺来。元庆将锤当的一架,把一杆虎头金枪,打得弯弯如蚯蚓一般。连叔宝的双手都震开了,虎口流出血来。叔宝回马便走,败入城中。 ![]() 历史原型 原名裴行俨,隋将裴仁基之子,裴行俭之兄。骁勇善战。裴仁基讨伐瓦岗寨,虽累有胜利,但屡遭监军陷害。于是裴仁基父子杀隋监军,率众归瓦岗寨。 后李密与王世充决战,裴仁基献计分兵偷袭洛阳,但不被李密所纳。后李密战败,裴氏父子被王世充所俘。 在隋唐演义中,很多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在每一个虚构的背后都UI投影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其差距不会很大,都是有理可依的。 ![]() 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是“罗士信”的投影; 罗成,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八,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都是第七条好汉。 中国历史上没有罗成之名,其大部分事迹是等小说和评书中虚构的,部分则取材自罗士信隋唐时期有。 ![]() 历史上的李元霸——是“李玄霸”的投影; 本名李玄霸, 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载: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也就是说,历史上他什么也没干,十六岁就死了。 ![]() 说以说裴元庆——是“裴行俨”的投影。 裴行俨(?—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大业十三年(617年),裴行俨与父裴仁基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大败李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被王世充所俘。 王世充割据洛阳独立,将侄女嫁给裴行俨,对待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甚为优厚,但又惮其威名。武德二年(619年),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联合宇文儒童、宇文温等人,谋立越王杨侗,结果事情外泄,与父俱死于洛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