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yawachu 2016-07-20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这要是说起哈尔滨,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冰城。但除此以外,哈尔滨还有其他很多不为人知的小地方,只有切实了解它的人才能知道这所城市的乐趣所在。

今天俺们讲述的这个城市,自然就从地标性建筑中央大街开始吧。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这条街的本名它叫中国大街,就在俄租界,是俄国人在1900年建造的。中国大街这个名字虽然接地气,但是在国人耳朵里听起来很是疏离和陌生。到1928年,东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张焕相顺应民意正式改为中央大街,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家伙倒是办个件好事。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韩国有一档综艺节目叫《两天一夜》,当初他们打算做海外特辑的时候选择了最冷时期的哈尔滨,第一站的目的地就选择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在他们主持人的口中不难听得出在外人眼睛里,这一条街道一点中国特色都木有,闻名中外的57号、117号、187号等都属于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街道上清一色的用方石头铺路,每一块石头都像俄罗斯的小面包一样,长十八厘米,宽十厘米,从街头铺至街尾,工程量是相当的大。

老一辈的哈尔滨人都说在当年,中央大街里的一块砖相当值钱,大约一个银元一块,在那个年代一个银元相当于十八斤大米或者是七斤猪肉,笼统算起来足够一个正常家庭一周的生活费,所以,将它讲成用金子铺成的路,一点都不过分。回头有时间敲两块砖下来,没准还能被当成古董。当然,这个行为是比“到此一游”更恶劣,还是就此打住吧。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大街两侧的建筑都属于欧洲风格,圆形穹顶是他们的统一标识,里边回转曲折处更有一番欧洲的风味。另有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等穿插其中。别具一格的造型,活泼生动的铁艺设计,在时间的积淀之下,现在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了哈尔滨的城市标志之一了。

中央大街的尽头,是一座防洪纪念塔,纪念塔的脚下就是哈尔滨的地标——松花江。细心的小伙伴可以在塔的基座上发现一堆数字,下面数字表示海拔,119.72是1932年哈尔滨洪水的最高水位,基座的上面数字120.30表示1957年大洪水的海拔高度。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回过头来,咱们想想,如果要追究欧洲文化的时候,宗教是怎么都不可能忽略掉的一点。曾经作为俄租界的哈尔滨,因为俄国的到来让这个北国之城渐渐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西方色彩。而正是因为俄国的土地占领,东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才有了充分的社会条件缓缓地传入了这所天下粮仓,从此,哈尔滨也就有了“教堂之城”这个名字。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哈尔滨就已经有了五六十座教堂,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

在那个时候,当时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教堂正好位于今天的南岗区红博广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在那个年代,这个教堂就像领导者一样,记录着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当圣·尼古拉教堂的钟声一响,全城的钟声都响跟着了起来。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有人这个时候该问我了,这哈尔滨最壮观的不应该是索菲亚教堂吗?你说的这个尼古拉教堂算啥啊,我都没听过。

这很正常,因为现在哈尔滨的教堂拆除了太多了,刚才我为什么没用索菲亚教堂来举例,而用了尼古拉教堂来举例呢?因为圣尼古拉教堂的设计方案当年是在俄国首都完成的,经由时任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名字命名,所以才叫“圣尼古拉”,在当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所教堂。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除了这所教堂,还有很多出名教堂也泯灭在历史中,比如布拉格维因斯卡亚教堂、圣伊维尔教堂、圣母安息教堂等等,每一个教堂都能说出一段非常非常久远的故事。

说到这里,我估计除了研究历史的哥们,大部分人都懵了吧?这和我想象中的哈尔滨不一样啊!其实不少人来哈尔滨的时候抱怨过,这除了中央大街就没玩的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名城,哈尔滨值得你去发现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咱们就比方说吃把,吃在中国可以说也是一种独立出来的文化,这种文化当然也能套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之中。

我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小商铺里面支出来的幡子,幡子说出来,可能不是东北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吧,通俗地来讲,幡子就是古时候的广告,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小酒馆,而挂在酒馆外面飘来飘去的小旗子,就是东北人嘴里说的幡子。

在旧时候的哈尔滨,你出去吃饭,看幡子可是一个学问。

哈尔滨的饭店是在那个年月是流行挂幡子的,就和现在的星级酒店差不多。一个幡子相当于普通小饭馆,两个幡子相当于中档餐厅,三个幡子相当于高档餐厅,四个幡子那就是极品了,就是响当当的五星级酒店啦。整个哈尔滨的历史上,敢挂四个幡子的有记录的人家,就是哈尔滨的道台府。有人说了,那我就挂四个幡子谁能那我怎么地?……对于这种哥们我只能说……你行你试试!

幡子代表了这个饭店的地位,那么他们是如何分出一二三四幡的呢?这个暂时没有流传下来这个标准,但是在那个时候,是有挑战制度的,比如你挂了四个幡子,我挂了三个幡子,我这边厨师不服你,就可以上门挑战,赢了的人就要拿走一个幡子。这招牌也就砸了。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我有这么些朋友,总是觉得去东北玩呢,只有冬天才有意思,夏天去哈尔滨没啥干的。你看也滑不了雪,也溜不了冰,要去哈尔滨就要冬天过去,那才好玩呢!

作为最后要和大家说的就是哈尔滨的夏季音乐节。

这是一个政府投资力度很大、宣传很多、办的很好但是没人知道的一个大型活动,政府已经哭晕在厕所。

每年夏天都会举办,与上海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广州的羊城花会,并称中国三大音乐节。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讲述一座城的故事之哈尔滨

好了,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哈尔滨这个城市,不知道大家对哈尔滨有没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了?

如果对你有帮助,就默默的在心里点个赞吧。

以上文字为“山竹民宿”团队原创,严禁用于其他商业渠道。

如需转载,请联系“山竹民宿”团队。

微信官方:山竹民宿

新浪微博:山竹民宿

喜马拉雅:山竹民宿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今日头条 相关字样即可参与我们的免费民宿免费住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