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想必不少同学恨不得拿机关枪扫射楼校长! 不得不说,在大多数人眼中:有房一族通常会被贴上这些标签: 但在他们自己眼中,就只剩: 穷!穷!穷! 先举个栗子,楼校长有个老友,国内排名前10房企部门总经理,粗略估计年薪百万,但撇开年终绩效等,月薪估计撑死也就七八万,但他每个月月供却超6万! 加上养家糊口分分钟月光。这不,最近扛不住月供压力的他,终于把老家的房子给卖了,宁愿赔付部分违约金提前还掉部分贷款,减轻月供压力。 另一位深圳本土知名房企领导,月供竟然高达12万。 这时候你们是不是又要骂校长:不专业!不客观!这个栗子一点代表性都没!在深圳用杠杆买多套房的投资客,深圳房价推手,活该! 如果说,投资客月供压力大不具代表性,那么在深圳,背负着房贷的刚需们才是真的有苦难言,有了房之后的他们必须开始捏紧钱袋讨生活…… 据楼校长了解,近段时间,到银行“套现”住房公积金的人也不断增加,甚至连住房抵押贷款也开始排队了。不管刚需客还是投资客,这日子都过得紧巴巴。 没房,想娶媳妇?做梦吧! 人物:小明 从事行业:金融行业 购房时间:2016年1月 户型:龙岗2房1厅 购房原因:买房找对象 家庭月均收入:1.5W 月供:5600 每月固定开支:月光 负债:28万(首付) 小明家里急催找对象,但没房没车,似乎连娶媳妇都没了底气。眼看2015年房价蹭蹭蹭往上涨,怕是再也上不了车,他脑子一热,就在亲朋好友间东拼西凑了50万首付买了房。 月供5600元,加上赡养老人,以及还欠下的债务,基本月光。 房子买了,日子紧巴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媳妇儿连人影都还没见着一个,不止一次想等房子再涨些就卖了吧,然而今年房价并没有涨多少…… 鹅厂厂工从天天小资到连买包子钱都不够, 只需要买一套房 人物:小S(♀)和小L(♂),蜜恋情侣待婚 从事行业:财经+腾讯IT 购房时间:2015年底 户型:龙岗65平小2房 购房原因:定居,准备结婚 家庭月均收入:2.5W 月供:9000 每月固定开支:1.5W 负债:19万(工龄不够,不能跟鹅厂借) “好久没有敢随性的买买买了,更别提任性地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连吃我最爱的寿司频率都被迫减少……”小S无奈地跟楼校长吐苦水。 这还不是最惨的,据说,在买房的前几个月,压力最大的时候,她男票L工资一发还完月供、欠款几乎没钱了,某天忘了跟她拿钱,早餐想买两包子发现现金不够,微信转账银行卡为零…… 房子、车子、孩子, 负债40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人物:小T(♀)和小K(♂),新婚夫妻,备孕中 从事行业:医药+地产 购房时间:2014年底 户型:龙华88平小3房 购房原因:结婚成家 家庭月均收入:3W 月供:6800 每月固定开支:2W+ 负债:40万(首付+装修) 就算龙华已成宇宙中心,想卖掉回福田也不容易。小T夫妻两想换房到莲花北,既不愿意3房换2房,也不愿意月供要翻番。想想负债40万,想买车不敢买,想生孩子,还是再等等吧。 随后不久,小K遭遇失业3个月,小T一个人顶着巨大压力。“失业对于一个负债家庭而言真的是灾难性的。” 小K换工作后,也交房了,为了装修,不想借装修贷,开了N张信用卡用于资金周转,正式搬进去前每个月还有3500的房租,不敢外出聚餐太频繁、衣服几乎不买,小K买房前小资惯了的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在小T看来,随着以后孩子的到来,负债40万可能仅仅只是个开始…… ![]() ![]() 买房前省钱是为了买房,买房后省钱是为了还钱 人物:单身男小H 从事行业:创新型制造业 购房时间:2015年3月 户型:光明89平小3房 购房原因:公司提供30万免息贷款,自住 个人月收入:1.5W到手 月供:6000 每月固定开支:月光 负债:20万(首付) ![]() 公司提供免息贷款30万,推了小H一把,让他能在公司附近买了套小房子。 只是房子刚买,就跳槽了,不得已找亲朋好友借了20万还给公司,才有了现在大概1.5W的工资水平。月供虽然不高,但加上还债,基本都月光。 不敢打车、不敢旅游、不敢看演唱会,就算再省,每个月还是免不了要有1W+的开支,他感慨深圳真不是个好城市,如果结婚,那压力更大。 不过还得感谢前公司,让他有机会赶上末班车。 ![]() 看完那么多“穷”案例,楼校长再给大家看组数据: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人均居住支出为8702元。楼校长粗略估计以此为基础加上各类生活消费,每月个人支出至少1W+,家庭支出至少1.5W+。 不得不说,深圳有房的人真的不一定如其外表一样光鲜。 最后,楼校长还想替没买房的吃瓜群众说一句: 每天看深圳房价,脑子全是诗歌和脏话。 ![]() 买房之前有用·有趣·不做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