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品赏析】傅抱石山水画欣赏(八)

 昵称30598236 2016-07-21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八)


观海图(石涛笔意)


仿梅瞿山笔意山水  设色纸本

    题识:云为衣履石为梯,白日青虚步可跻。天近只疑三界合,烟开浑见四方低。寒松挂雪明前嶂,瀑水轰雷下别溪。早晚台端捐佩去,诛妻来与道人栖。抱石戏写湘师一绝,兼儗瞿山笔之意。钤印:抱石、印痴、苦瓜诗意

    此图是以梅瞿山之笔法,画石涛绝句诗意。梅瞿山即清初黄山派的代表人物梅清。这是傅抱石四十年代初期的典型之作,看似头乱服,率笔为之,却是将水墨与皴法融为一体,皴擦点染兼用,淋漓尽致,将石涛诗意阐发得尽善尽美,又深得梅清“笔法松秀,墨色苍浑”之韵,生气欣然。


松山寻泉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观瀑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仲爽先生法正。癸未岁夏,傅抱石。钤印:傅抱石印(白)

    《松山寻泉图》作于金刚坡的第五年,此时抱石先生正处于变法时期。画面漫天飞瀑,山树掩映、曲折而下,气势磅礴,恢宏浩然。其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洋艺术的借鉴和吸收,水墨生动的块面舍弃了中国山水画繁复的勾点皴染,舍弃了细节的描摹刻画,增强了气势情境的营造,复以浓重的渲染,将画面统一得浑然一体,一解前人琐碎堆砌之疵,也反映作者的意境、诗情。画面之中,一木桥飞架深瀑之前,苍松之下,三人同寻,一长者遥指前方,回首招呼,另一老先生背手持书,似在作答,书童则紧随其后,此情此景也正切入主题,似在深山访泉。而此之时,已至豁然开朗之地,飞瀑之声入得耳来,瀑布飞流至此曲折而下,桃源胜境也!


携琴过绿阴  设色纸本

    款识:诗翁解领新晴意,却携瑶琴过绿阴。傅抱石写于蜀中。钤印:抱石长年、抱石齐、印痴

    此作为画家四十年代中期之作,也就是所谓的金刚坡时期。画面衍发自诗意,只见小桥横跨峡谷,下临瀑布,峭壁耸立两傍。诗人与友人相晤桥上,僮仆携琴随待在侧,溪水涓涓而流,穿越浓荫的障挡,蜿蜒而下,一片清幽静谧,未拨琴弦却似先闻两面三刀籁之音。他以湿墨混融花青,敷水特多,树丛看来如雨过尚饱含水份,令画面见苍郁润泽,点出了诗句中“新晴”之意。虽非巨制,但极见写意,自然率真,是画家随手拈来、性情流露的惬意之作。

    旅居重庆城的傅抱石,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笔下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四十年代傅抱石图中人物多是高士装束,有遗世忘机之感,也是当下心境的寄托,古今融汇于画中。在最稠密的的地方留出空白,置高士童子于其中,效果如聚光灯照射般,画中主体凸显,足见他对“隐”与“显”关系处理之巧妙。


溪山深秀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飞流直下三千尺  1943年作

    款识:癸未中元后四日,重庆西郊山斋,傅抱石。钤印:傅、抱石长寿、新喻、踪迹大化


兰亭图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款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诸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癸未十月,写兰亭图并节录其文于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傅抱石。钤印:傅、抱石、抱石得心之作

    此幅写东晋王羲之兰亭修禊的情景,构思新颖,画家将绍兴平缓的山丘平坡幻化为崇山深谷的高远景域,近处松林稷稷,曲水流畅,石桥横溪;中景楼阁巍巍,溪流湍急;远景山峦重重,飞瀑泻空。画家赋于千古逸事兰亭雅集以新的意境,化秀美为壮美,诚为不同凡响之举。图中山石运用自创的“抱石皴”,即将勾斫和皴法融合在一起,用硬毫长锋笔,根据山势结构,转折毫锋,自由挥洒,运笔之间有轻重、徐疾、聚散的节奏,墨色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并自然形成许多枯笔和飞白,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山石的纹理和质地,更产生一种蓬勃的动势。同时,水墨和赭色的渲染层次丰富,下部山坡重墨积染,渐远渐淡,造成深邃的空间感和云蒸霞蔚的滃郁气势。全图布局繁密,然而在茂林留白处,精细地描绘参加盛会的文士二十多位,啸傲游憩于溪边、桥面、山径,形体虽小,却情态各具,显见其人物造型的深厚工力。图上节录兰亭序文一段。


兰亭图  设色纸本


兰亭雅集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款识:(1)越千五百九十二年六月十七日,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写竟。新喻傅抱石。(2)师曾先生大雅正之。傅抱石。

    画面上方虚化了的青山在氤氲的烟雾中隐隐绰绰,近处的竹木遍布山涧溪畔,浓阴蔽日,无数的文士优游雅集于其间,几乎遍布画面的各个角落。他们三五成群,或对坐于亭中吟诗作赋,或盘坐于溪畔小憩,或相约缓步于虹桥之上,或沿通幽之曲径信步吟哦,或于树下静静探讨诗歌曲赋,或俯身取觞,或袒衣仰天长嘯,或掩面长叹息,或纵情高歌唱,或持酒,或博弈,或睥睨,或谑笑,或欠身,或入定,或得意,或落魄,远者神韵宛然,近者须眉毕现,长者温文儒雅,童子少不经事……文人们酒后的痴态,让傅抱石的笔墨,摹写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山 水  立轴 1943年作

    款识:德茵先生属政,癸未九月,新喻傅抱石东川写。钤印:傅、傅抱石

    此作带有傅氏山水的一贯特性,挥洒自如,运笔极为迅疾,在看似乱头粗服中充满着激情和自信,运用独创的抱石皴,散锋入纸,恣意涂抹,画面沉雄饱满而又朦胧氤氲。图中两人在蒙蒙细雨中撑着雨伞喁喁私语,另两者在山间草庐中似潜神对弈。应该说,山水郁勃黯暗、雄奇峻险是作品的表层符号,更深刻的意识和情感则是对倏忽若飘尘的人的孤寂、无奈与浩叹。人格化的山水,包含画家个人情感的丘壑,奔迸着画家的热血与激情、风雨晦明的苍莽山峦与蓊郁的草木,是画家在大自然的感动之下所引发的长歌浩叹。


白云只在此山腰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442.75万元,2013年6月北京匡时)

    题识:白云只在此山腰。癸未初秋,傅抱石写于重庆西郊山斋。钤印:抱石大利、抱石斋

    此幅作于1943年,时傅抱石居于重庆西郊。画面构图饱满,峰峦叠嶂,林木蓊郁,山腰草阁矗立,山间白云缭绕,山下和草阁中,两位高士遥相对话。章法十分新颖,以不规则的大片留白表现白云,山石、林木若隐若现,重在呈现出充满诗意的空灵境界。笔墨甚为自由率意,在勾皴之后,以淡赭石渲染出基本的气氛和色调,复以淡墨和淡色多次渲染,使点、线、皴等元素构成不同的体面关系,并最终统一成整体,似乎了不经意,草草而成,然则笔端劲秀,势若天成,实为傅抱石艺术成熟期的山水佳构。


白岳黄山两逸民  设色纸本  (1232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