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每个人向往的一种人生状态,但却不是人人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有以下八种特质的人自身注定了是与幸福和快乐无缘的人,如果他(她)不懂反思与悔改的话。 一、自私自利 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而永远不懂得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的人,永远也不会收获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因为他永远也不懂得分享的快乐,永远也不懂得当一个人为他人分忧解难并带来福音时,那种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二、冷漠无情 这样的人麻木而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疾苦和困难无动于衷,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有益处,坐享其成,没益处,逃之夭夭。他(她)的特点就是不可思议的冷血,对一切都兴味索然,似乎自己根本就不是人类。这种没有温度的人当然也不会有多少朋友,他(她)不会给别人带来温暖与感动,也没有获得幸福的资本。 三、不懂感恩 对所有人都没有感恩之心,包括给他(她)生命的父母、教他知识的老师、有恩于他(她)的亲友,他(她)心安理得享受所有人对他的好,却从不懂得感恩与回报分毫。他(她)的逻辑是:我没有让你们对我好啊,这些好是你们自愿给的。他(她)认为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嘘寒问暖、问候与关心都是形式上的,虚伪的,他都不屑。而他认为他什么也不做倒显得更诚实。混蛋逻辑令人大跌眼镜。这种毫不懂人情世故还自命不凡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孤独么?快乐和幸福怎么会与他有缘! 四、心胸狭隘 记不得别人对他的好,哪怕是给他生命的母亲,给了他(她)99个好,他也不会记在心上,相反有一件让他不如意的事(哪怕那惟一一件不如意的事也是母亲为他着想而不被他买账开罪了他)他却会耿耿于怀一辈子。这样的人对给他生命的人都如此苛毒而不懂感恩,小肚鸡肠而斤斤计较,还会对谁付出真心呢?所以我非常赞成某些高校因对母亲不孝而一票否决优先录取资格的做法,并非空穴来风、师出无名。说轻点,这是一个人基本的人品,说重点,这是配不配称为人的原则的事。当一个人连给他(她)生命的母亲对他的爱都会被他大不敬地踩在脚下时,还会指望他(她)会为他人谋福利吗?而这种扭曲的人是不会得福报的。 五、过度偏执 一个人可以有个性,但当他(她)过度偏执、自以为是且不懂得客观思考,不懂得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时,那么他(她)的思想是病态而可怕的。任何人与其相处的结果都会不愉快、扫兴而无可奈何。他(她)自己在与别人的冲突与争吵中也不会是快乐和幸福的。 六、不诚实 有时为了开脱责任或证明自己无过错,不惜公然撒谎(哪怕对方是他挚亲的人)——比如,他(她)没有说过的话,他会公然谎称“我告诉过你”、“我说了呀”或者你明明嘱咐过他,他自己忘记了,以至发生了什么不好的结果时,他会公然昧着良心称“你没说呀”、“你根本没说好吧”,目的是开脱责任,以达到把过错推给对方的目的。这种人不会幸福,因为他(她)内心充满纠结和冲突。连他(她)自己有时都会讨厌自己。 七、不懂孝道 对给他(她)生命的父母都漠不关心、不懂心疼,即使他们病了、伤了,他(她)仍然不会主动关心一下或者前往照顾,甚至连一个电话也不会主动打,连一个短信也不会主动发,含辛茹苦把他(她)抚养大、一直对他疼爱有加并安排好未来的父母主动打电话给他(她),他接不接,与你说多长时间都要看心情而定。父母发短信十之八九不回。虽然那短信十之八九并不是父母要他做什么,只是表达关心和嘱咐他(她)在外注意安全、好好照顾自己之类的话。这种人处处会遭受他人的白眼和唾骂,因为没有人觉得一个连父母都不会善待的人配得到祝福。 八、心地不善 这条虽然排在第八条却是极其关键的。这条在我心里是把它放在首位的。一个人心地不好,说明品质不好,根儿上就没啥大用了。一个心地不善良的人,他(她)不做坏事、祸及他人已经是万幸了,别指望他(她)还能给谁带来福祉,而心地不良善的人自己也断难获得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只与善良的人有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