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全书》编辑艾德勒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因为主题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完后能够架构出一个全新的主题分析出来。就犹如武侠小说中,主人公吸取百家武功精化,融会贯通,创出一门契合自身的新武功出来。这是一种境界。有的朋友号称能够进行主题阅读,但实质只是单独领会了各本书的精神,而不能将各书的精华有效的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观点。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其著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对主题阅读进行了解析,提出5步完成主题阅读的方法,简单易行,可以一试。 什么是主题阅读? 在进行主题阅读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主题阅读,为什么说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阅读大量不同书籍或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的方法。它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思考重复而不深入的问题。同时,由于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关内容,可以有效加深记忆,多角度、更全面的理解同一主题思想。最重要的好处是,当完成阅读之后,能够有效的形成框架性思考,便于将理论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来。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提出了五步完成主题阅读方法: 步骤一:明确目标 阅读之前,我们要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为什么要做这次主题阅读,我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在阅读,或是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目标。阅读、学习若没有目标,就犹如跳高没有横栏! 一个合适的目标,应该是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才能达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它既不是可望而不可及,长在云端,搭了梯子都够不着;也不是就长在眼前,伸手就能摘到。 我们可以按照“SMART”原则来确定我们的目标。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即:
举例来说明:“我要学会阅读”,这个充其量只能算是梦想,而不能说是个有效目标。它虽然满足S、A、R,但却并不满足M和T。即它并不能被衡量,也没规定时间限制。但如果将它改成”我要在30天内学会阅读,读完一本书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10句话描述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才算一个目标,因为它:
步聚二:选择资料 确实目标后,我们就应该选择所需的资料,数量根据自己的能力或需求确定,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单篇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获取。
步骤三:提炼观点 确定书单后,我们要通过略读,从中找出我们需要的部分,或是局部,或是全书,再进行分析阅读,并提炼出各部分的观点,做好笔记。 在主题阅读中,我们要牢记,我们确定的目标才是重点,而不是我们阅读的书。我们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到这本书中对我们研究的目标有什么参考价值。 步骤四:彼此解读 这一步,可以说是主题阅读中,将各方观点有效融为一体最为关键的一步。很多朋友的主题阅读得其形而失其神的原因就差在这一步。前面,我们分别提炼了各本书籍的观点,若是单本阅读,那么再联系一下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算是非常完美的一次阅读了。但是,做为主题阅读,却还远远不够。 何为彼此解读?作者奥野宣之在书中举了个例子:确定以”工作与结婚“作为研究主题后,作者选择了三本书籍:
作者从A、B、C三本书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以后,依次提炼出a、b、c三个观点后,用c观点来解决A书与B书中提出的问题;再以b观点来观察A书与C书中的事例;再用a观点来解释B书和C书中的现象。总之,让A、B、C三本书彼此争论,就像开会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去解读他人的问题。 步骤五:总结分析 犹如每场会议都有一个主持人作总结发言一样,我们就是这场书与书讨论会的主持人,在听了各方(书)的发言以后,我们需要对本场讨论会进行一个总结发言,形成会议纪要。 我们在做总结发言时,把同一现象,从三种不同角度解读得到的结论(仍以步骤四中的三本书为例),一一进行比较印证,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认识,分析其长短,将长处糅合,改进短处,将其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观点。 至此,主题阅读才算告一段落。 5步进行主题阅读仅仅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一小篇文章,作者在本书中还介绍了大量阅读方法与技巧,教你从如何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开始,直至如何灵活运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赶紧去阅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