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读这些诗,撑起内心的那把遮阳伞 |【好玩的古诗词夏令营】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07-21


古人的诗句,有时就像小的时候奶奶和姥姥给我们讲故事的那把大蒲扇,虽然它是那么原始手工,但是凉风起时,那些诗意驱散了烦闷,带给我们的才是自然的一丝风凉。

——于丹        

点击上方,收听于丹老师精心录制的音频~


于丹:各位朋友好,不知道你们听到这首诗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天气里——估计整个的夏天反正还是热的时候居多呀,是工作着,还是在休息着,能发现周围什么样的小情小景?


有的时候,人看得细了,心也就静了,也许就在这些随时随地的小情小景里,也是个清凉安顿。


大家知道的田园诗人孟浩然,曾经在一个酷暑天想念他的朋友,写的是人在屋里推开窗户迎风的时候那一瞬的清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让我们特别怀念的,是这个“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乡野田园住的地方,就能够有荷花的香气迎风而来,甚至耳边还能够清清爽爽地听见竹子上的露水滴滴打下来,打在心里的那一点点清凉。


其实,这样的小情景是空调房里往往看不见的,我们往往听见的,都是那些轰隆隆的空调的声音。有的时候心烦意乱——外面和屋里温差越来越大的时候,人就算深处空调(的冷气)之中,也很难心静了。


 April · by DRAW TOGETHER


而古人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反而是处处发现,随时可见的清凉。


就说这些荷花,也许过去荷花塘随处可见,比我们今天都市里的视野要奢侈得多。所以杨万里就曾经写过暑热游荷花池。他说:“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忧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几乎像一首儿歌那么天真。因为知道天太热了,“细草摇头”,连小草都在那不停地摇着头,觉得热呀、热呀。


怎么办呢?“披襟拦得一西风”,索性把吹过来的凉风给拦下来吧!回头一看,“荷花入暮犹愁热”,就算到暮色时候,荷花还是发愁很热,但是荷花有处躲,“低面深藏碧伞中”。


你没有发现朵朵红荷都打着一支一支的小碧伞吗?所以它的荷叶就是自己的遮阳伞,在它热的时候,荷花一低头,就藏在碧绿碧绿的小伞中了。


这样的诗,能不能给人带来一点清凉呢?


其实真正遮阳的,不光有手里遮起的伞,也有心里的诗。透透的这点清凉,也就让人一瞬舒爽了。就像北宋的诗人苏舜钦,他在打开窗户的时候,凉风穿过疏竹,自己悠然地躺在床上,看着白云飘去。


 April · by DRAW TOGETHER

《暑中杂咏》

 苏舜钦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

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这一瞬,他说:“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其实,这可是正当午的时候,是外面最热的时候。但是人抬头看见了白云行走在朗空之上,境界大了,那点暑气,就不觉得闷热了。闷热往往是空间的逼仄,而人真正有大视野——不仅仅低头看地的时候,有天光的人就会觉得心情疏阔许多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个时候“梦觉流莺时一声”,听到的那一声鸟的啼鸣,突然清脆脆地,打开了这一瞬的闷热——让自己的心里那一声流莺就叫生了脆生生的一声清凉。这些个情景,其实都是很让我们都市人羡慕的。


曾经有人说过,空调大概是我们现代化里最差的发明之一。因为在屋子里面制冷带来很多凉风的时候,在户外一定会带来更多的燥热。大家会看到,哪里挂着空调的室外机,哪里就有一阵一阵的热浪,在暑热之中奔涌而出。


 April · by DRAW TOGETHER


为什么都市越来越自然地生态失衡?就是因为我们在获得清凉的时候,又在制造着人造工业的那些烦闷、那些热浪。而这一切,其实就是我们现代化带给我们的生存状态。


真正的凉,在哪里呢?其实凉意还在心中的安宁,还在这几句古诗词里。


古人的诗句,有时就像小的时候奶奶和姥姥给我们讲故事的那把大蒲扇,虽然它是那么原始手工,但是凉风起时,那些诗意驱散了烦闷,带给我们的才是自然的一丝风凉。


视觉支持 | 本活动插画 由 DRAW TOGETHER 提供

策划顾问 | 彭敏(《诗刊》社编辑、2015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