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避“热”指南:解暑有方不伤身
2016-07-21 | 阅:  转:  |  分享 
  
《燕赵都市报》2016年7月15日第24版





避“热”指南:解暑有方不伤身



本报记者王依



出场专家: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二科主任中医师苏春芝。



炎炎盛夏何以解暑?随着伏天脚步越来越近,全国各地都享受着高温天的“招待”,不断有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为此,省会中医专家特列出一份解暑纳凉指南,教你健康避“热”,解暑纳凉的同时不因方法失当而伤及健康。



1.饮食指南:干了这碗绿豆汤



说到夏天消暑的上好食物,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二科主任中医师苏春芝首推绿豆。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在暑热盛行的夏季,绿豆汤成了传统的解暑佳品,绿豆粥也被不少人青睐。苏春芝表示,绿豆的清热之力在皮,如果想更好地消暑,煮汤时不妨将绿豆淘净后,用大火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注意不要久煮。

在绿豆汤之外,冰镇西瓜和冰啤酒、冰饮料、雪糕等冷饮也是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消暑“心头好”。然而,这些“生冷”食物虽然一时解了你的热,却冷了你的脾胃。“夏天常吃太冷的东西会让你的脾阳受伤。”苏春芝称,这样的结果不仅易导致一时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而且埋下了“祸根”,到了冬天,腹泻毛病便会苏醒过来,继续“折磨”你。此外,糖分高的食物如饮料、西瓜等产热也多,多喝只会适得其反,让你上火。



2.居室指南:空调屋里别久留



“我的命是空调给的。”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不少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可久留空调屋的你是否知道,你的病也是空调给的?苏春芝称,常在空调屋里生活和工作会导致人们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减弱,这样一来,病菌易感性便会增强,肠胃炎、感冒头痛等疾病也便随之而来。

“夏天的气候特点也正要求我们多出汗,帮助体内湿毒排出,该适当热点就热点。”苏春芝称,如果夏天该出的汗憋在体内没有出“痛快”,到了秋冬季节,就会化身为“痛”在你的体内游走,让你关节肿痛、发炎。

如果想留在空调屋里,科学控制时间和温度才是正确的纳凉方式。苏春芝提醒公众,在空调房里时,空调的温度以26℃为宜,室内外温差尽量别超过7℃。空调开1小时~3小时最好关一段时间,并打开窗户促进新鲜空气流通。如果可以,你最好每隔一小时就走到室外换换“气”,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空调环境中。

此外,如果你经常出入空调房,那么一定要注意“过渡”,避免大冷大热模式直接转换,引起感冒。出门前,不妨先把空调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让身体适应一会再进入室外炎热的环境中。进门前也是一样,注意先把汗落干,不要突然满身大汗地置身于低温环境中。



3.出行指南:清晨傍晚好出门



尽管天气炎热,可该出的“门”还是要出,但如何避免与酷暑正面“交锋”也有讲究,不妨采取“他强你弱,他弱你强”的避暑策略。

苏春芝表示,在高温天里,市民出行最好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烈日。如果有工作等需要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穿着透气的棉麻类衣服等。

“即使在炎炎盛夏,运动依然是很多人的需求,此时建议公众注意安排好运动时间。”苏春芝称,夏天运动时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此时阳光相对不强,不易中暑。时长方面,以一小时为宜,而散步、跳舞、太极拳、游泳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则是首选。如果运动过于剧烈,容易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

苏春芝提醒,运动过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过,碳酸饮料、雪糕等冷饮可不能代替常温水。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洗头、淋浴等也是要避免的,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头痛等多种疾病。











(姜太公源于网络下载收藏,并校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

























2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