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行了25年的规定作废了!你能省下好几万…

 鑫兴 2016-07-21


父母赠与子女房产无需公证

日前,司法部发布《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继承、赠与房产办理登记事项可以不用“强制公证”了。至此,颁布于1991年、适用了25年的“强制公证”规定做法作废。



以往父母将房子过户给子女都会有买卖、赠与、继承三种过户方法,其中继承是最经济快捷的途径,因为我国还没有开征遗产税,办理继承过户只需缴纳公证费,其他税费全免。此外,五年以内的房产赠与过户更省钱;五年以上房产买卖过户更省钱……


3种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无须再公证


①继承房产。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协商继承和诉讼继承。

②赠与房产。

③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房产所有权转移事宜。


不用公证怎么办理?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市民可通过提交死亡证明、遗嘱或者全部法定继承人关于不动产分配的协议,以及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材料等文件,办理登记手续。


不需要公证的好处有哪些呢?


首先,当然是免去跑来跑去的麻烦了!办过的人都知道,继承手续繁多!其次就是省钱!


要知道继承权公证,公证机构要收取房屋价值2%以内的公证费(各地公证机构收费不一),另外公证机关还要求继承人办理评估手续,以便按房屋的价值收取的比例收取公证费。因而,公证办理继承至少要产生两笔额外的费用,即公证费+评估费这对动辄数百万元的房价着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以前,你父母生前赠与你一个房子,或者你在父母百年之后继承父母的房子,都要干这样一件事——“公证”,只有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后,房子才能到你手上。现在新政策出台后,该笔费用从此作古。



那么,是不是以后就不需要公证了?





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还是有必要办理公证的:

1.遗嘱继承。

有多位法定继承人在,而被继承人想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其中的一人或者个别人时,如果仅仅有份遗嘱,可能继承人之间还是有怀疑、有纠纷,在这样的情况下,办理遗嘱公证显得很有必要。


2.遗赠。

被继承人将自己的房子给外人,而不是自己的最亲近的人,这里难免有所不愤及猜疑,为了更好的落实将被继承人的意愿,公证自己的遗赠是个很好的办法。


3.其他容易引起争议的情形。

公证是由具有公信力的公证处在严格遵守公证申请人的意愿下完成的,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有着定纷止争的效果,所以申请人认为容易有争议的,公证是有必要的。


最后要告诉大家,

新规后房产继承的手续是这样的...

(PS:不许晕啊)



新规后房产继承程序:

1、受理登记前应由全部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共同到不动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继承材料查验


2、不动产登记机构应重点查验各种关系是否属实,并要求申请人签署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具结书。


3、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是否齐全、是否愿意接受或放弃继承、就不动产继承协议或遗嘱内容及真实性是否有异议、所提交的资料是否真实等内容进行询问,并做好记录,由全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父母的房产过户给子女除了继承过户

(继承过户必须在被继承人已死亡的情况下才能办理)

还有赠与及买卖两种方式

下面就来复习一下这两种过户方式的费用问题



赠与过户

房屋承受方缴纳3%的契税、0.05%的印花税,

房屋赠与方缴纳0.05%的印花税,



总计为房屋过户价的3.1%,此税不享受减免。

直系亲属间赠与免交个税和营业税,且对房产的两证无年限限制。但是这种方式有个明显的槽点:契税太高!



交易过户

需要缴纳的费用主要包括三块

1.契税

普通住宅:

90平米以下:总价*1%,

90-144平米(套内120):总价*1.5%

144平米(套内120)以上或非普宅:总价*3%、

商业房或公司产权:总价*3%

2.个人所得税

普通住宅:总价*1%或(总价-成本)*20%

受赠或继承所得按总价*20%征收

购买满5年且为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免交

3.营业税及附加

普通住宅:总价*5.6%

144平米(套内120)以下购买不足2年的,全额征收营业税,满2年的免征。

144平米(套内120)以上购买不足2年的,全额征收营业税,满2年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

附加是指城建税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这种过户方式根据两证的年限有所不同:

两证满2年,可以免营业税。子女若是首套房,则以买卖的方式费用更低。

若两证未满2年,则买卖过户比赠与的费用要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