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间布局

 liuxq9988 2016-07-21
      根据大通湖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结构、自然环境条件和城镇等级、规模、职能体系等因素,确定区域发展空间结构模式和产业布局方案,提出主体功能分区及区域空间优化原则,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发展新型湖泊经济,实现城乡统筹、跨越式发展。
      1、空间开发结构
      采用点轴开发的空间结构模式,构建“一核两轴三区”的地区总体布局框架。“一核”即河坝镇中心城区;“两轴”即一主一副两条城镇发展轴线。主轴为S202沿线发展轴,副轴为大通湖渔场至河坝镇至北洲子镇至金盆镇沿线发展轴;“三区”是指以大通湖渔场为主包括湖体在内的湖泊开发区,以北洲子镇、金盆镇为中心的东部振兴区,以千山红镇、南湾湖办事处为中心的西部发展区。
      一核:即河坝镇中心城区。作为整个大通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服务、流通中心,河坝镇应充分发挥镇区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不断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培育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着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区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并带动区域其他地域发展。按照建设滨湖生态明珠小城的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区域特色明显、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洞庭湖区现代生态经济强镇,力争到2012年建成省级生态城镇,2015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城镇。
      两轴:即一主一副两轴。主轴即S202沿线发展轴,目前贯穿大通湖区全境,未来将成为北通杭瑞高速、南联益衡高速的主要通道,是当前和今后整个大通湖区的黄金发展轴线。该轴线改善了沿线地区区位条件,吸引人口与产业等生产要素向轴线两厢集聚,并刺激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S202仍然是区域内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一级轴线,将继续成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依托的主动脉,承担起区域内外物资、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运输联络重任。副轴则是大通湖渔场经河坝镇至北洲子镇再至金盆镇沿线发展轴。该轴线将大通湖与漉湖相互联系,途经河坝镇中心城区,串联北洲子镇和金盆镇,不仅是一条通江达海的水陆通道,更是一条辐射带动北洲子镇、金盆镇发展的经济要道,必将成为区域新兴发展轴线。
      三区:以大通湖渔场为主包括湖体在内的湖泊开发区。作为大通湖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地方水文调节、经济服务、生态承载和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未来发展应在充分利用大湖人文、地理资源和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中寻求突破。综合开发大湖生态资源,积极推进水产养殖生态化、水产加工产业化和大湖旅游专业化,促进“湖泊经济”由单一养殖向加工产业及生态旅游观光等复合型经济转变。
      以北洲子镇、金盆镇为中心的东部振兴区。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区域内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形成以糖业、建材业、造纸业、纺织业、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及旅游业为主导的地域生产体系。配合区内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通对外经济出口,充分发挥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快将本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千山红镇、南湾湖办事处为中心的西部发展区。应充分利用当地富饶的水土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及独特风景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林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观光旅游业。加速构建中南地区蔬菜批发物流中心、湖南省生态渔业高科技示范基地、军旅农垦文化体验基地,打造湘北食品工业重镇区和商贸旅游新兴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主体功能分区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和县域“十二五”经济总体战略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确定各有侧重的发展战略,构建三大主体功能分区。
      ——高效集约发展区
      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别建立高效集约发展区,最大程度实现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加快大通湖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具体指:在水、陆分区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重点镇区、中心村庄三级区域发展中心,辅以不同类型工业园区,形成高效集约发展区。即通过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培育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辐射作用;通过完善各建制镇的配套功能,增强其在镇域范围的中心功能以及对中心城区的替补功能;通过加快中心村庄建设,充分发挥中心村庄在集聚人口、集约土地、集成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构筑起以河坝镇中心城区为核心,建制城镇为极点,中心村庄为支撑,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镇职能体系,形成区域内经济社会高效集约发展格局。
      ——滨湖周边垦殖区
      通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优质稻米、林纸板材、畜牧水产、棉麻纺织、油蔬菜果五大产业链,加快大通湖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具体指:沿大通湖、漉湖滨湖周边的农垦和水产养殖区域,范围包括河坝镇、千山红镇、北洲子镇、金盆镇四镇、沙堡洲办事处和南湾湖办事处除镇区以外的广大腹地。河坝镇主要构建:万亩环中心城区绿色蔬菜基地、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万亩绿色生态水稻基地、优质棉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南瓜出口基地、小水果基地、早熟梨基地、提子基地、渔业生态立体养殖示范基地和果都生态旅游观光带;千山红镇主要构建:湘北万亩精养鱼池套养鳜鱼示范基地、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小水果基地、柑桔基地、提子基地;北洲子镇主要构建:湘北乌鱼养殖基地、绿色蔬菜示范基地、无公害南瓜出口基地、小水果基地、早熟梨基地和提子基地;金盆镇主要构建:湘北万亩鲈鱼套养示范基地、无公害南瓜出口基地、小水果基地、柑桔基地;沙堡洲办事处主要构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青鱼基地;南湾湖办事处主要为: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各镇区滨湖周边垦殖区的建设与发展,使大通湖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蔬菜、淡水囤养基地,中南最大的药用辅料基地及省内重要的禽畜、油料、林木基地。
      ——湖泊水体开发区
      以湖泊经济大发展为目标,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开发理念,依托生态养殖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等载体,划定湖泊水体开发区。促进“湖泊经济”由单一养殖向加工产业及生态旅游观光、文化产业等复合型经济转变,打造一系列中国驰名的大通湖品牌。具体指:以大通湖12 .4万亩湖面为中心、周边湿地为补充的广大水体区域。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通过大通湖渔场现代生态渔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和大通湖名、特、优、新鱼种套养池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构建现代水产生态养殖高科技示范园、现代化水产品加工科技示范园,将大通湖建成湖南省最大的水产种苗供应基地、洞庭湖区最大的现代渔业养殖基地和渔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主要通过大通湖渔场现代生态渔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打造现代新型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渔业社区。以“鱼”为主体,体现“鱼、渔、娱”为一体的渔村风光、湖乡文化主题。建设环湖休闲度假渔村,建好沿湖风光带,恢复莲、菱等水生植物资源,设置肖公庙、岳飞寺等景点,丰富大通湖的文化底蕴。将休闲度假渔村建设成为湖南省最大的集大湖观光、湖上垂钓、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以渔为媒,促进渔业贸易,交流渔业文化。进一步办好大通湖“大湖捕捞节”、“河蟹美食节”,内容涵盖渔业论坛、渔业经验交流、渔业贸易洽谈、品尝洞庭全鱼席、住渔村等。争取构建中国影视大通湖水上拍摄基地,形成一个集影视文化、湖乡文化、军垦文化、农耕文化、捕捞文化于一体的影视城、水韵城、文化城和旅游城。打造大通湖印象渔乡广场(舞台、水幕电影),充分挖掘和宣传“渔”乐特色和“渔”文化内涵。
      3、区域空间优化
      根据区域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生态、环保、低碳、集约”为原则,着力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确保对水体空间的严格保护,对湿地生态的限制开发和对适宜地域的集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水体空间的严格保护
      以大通湖、漉湖为核心的水体空间,承担着城镇水源、洪水调蓄、滨水生产、水产养殖、景观游憩、生态保护和航运等多种重要功能。“十二五”期间,随着大通湖区城镇人口继续增加,经济总量翻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区域整体水污染总量逐步加大,水体环境保护压力日益突出。为有效发挥水体功能,合理利用湖泊资源,维护水域生态环境,协调处理好农业生产、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必须对区域内的水体空间实施严格保护。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大通湖区五个水环境功能区均须达到功能水质目标。即:大通湖功能区水质目标Ⅲ类水;胜利渠功能区水质目标Ⅲ类水;胡子口、大通湖洪道、五七运河功能区水质目标Ⅳ类水。
      ——注重湿地生态的限制开发
      包括大通湖、漉湖等重要湿地资源在内的湿地生态系统,集涵养水源、生态净化、植被保护、鸟类聚集、鱼类养殖、科研教育、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在其开发利用中,应特别注重湿地生态的限制开发,把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并做好资源的养护增殖使其持续利用,这既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将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谨慎进入区和限制开发区。为尽量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侵扰,所有建筑材料应采用环保、绿色、原生态的原料,外观应与周围景观环境协调一致;在湿地生态试验区内引入各种珍稀濒危且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动植物物种、设置水涉禽招引区,在维持湿地基本生态过程基础上,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上娱乐范围及项目,设置清洁燃料游船、手划船,降低污染。同时应加强湿地保护的科学研究和重要湿地的恢复试点工作。
      ——加速适宜地域的集约发展
      加速适宜地域的集约发展,重点体现在统筹城乡规划、优化用地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人口集聚几大方面:统筹城乡规划,应统一规划城乡建设和产业布局,发挥规模效应,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优化用地模式,在用地布局上,应遵循相对集中、突出重点、适度规模的原则,优化用地布局模式,使用地适当向单位土地投入产出更高的产业门类,发挥更大价值,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发展产业集群,注重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促进与产业链条相关的企业、科教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推动人口集聚,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更多农村人口向大通湖区中心镇、重点镇、中心村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密集区劳动需求地集聚,加强建房引导,鼓励集中连片居住,提高城镇的人口容积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