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种苗大产业种苗行业如何破局(上)

 5585f 2016-07-21


随着工厂化育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菜农种植蔬菜依赖于育苗厂,但是育苗厂获得品种资源的渠道多种多样,优劣好坏存在风险;另外,育苗厂规模不同,育出的种苗也有差异。但是对于菜农来说,种苗的质量直接关乎一年的收成,有些菜农选择苗子时慎之又慎,但往往还是掉进了“假品种”、“带毒苗”……的陷阱。目前仅寿光地区的育苗厂数量不下千家,菜农订苗需要经过哪些渠道,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菜农该如何提高辨别能力。从育苗,业务流通,最终达到菜农大棚中,每个环节,他们都有话说。

菜农:难辨真假 买苗成了良心买卖


育苗厂遍地开花,从苗厂买苗子成了大家种菜的首选,这样既省事又能促使茬口安排紧凑,从整体上提高大棚效益。订苗程序也简单,只需提前40——50天,将自己所需种苗的数量、品种告知村里的代理员,并预付一定数目的押金,到时候就会有业务员按时把苗子送来。菜农的全部收入都是来源于自己辛辛苦苦管理的大棚,那么种子或者种苗就是收入的起始点,承载着全年的希望。而且品种间差异小,种苗交易时,仅能从外观判断健壮与否,若发生相似品种替换,只有在结果后通过果实性状加以区分,而此时交易已经结束。由于附近市场限制和蔬菜商品性差的影响,收入大大折扣。目前,在权益保护方面,法律尚显无力。同时在此类案件发生时,维权后按合同条款进行赔付,菜农得到的最多是一茬种子或者种苗的货款赔偿,就整体收益来说,微乎其微。    采访中,不少菜农都说了同一句话,买苗子就是个良心买卖,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骗人吧,而事实上也并非如此。买到假种苗后,一时间气愤难平,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只一句没有能人了事,拒绝维权,可悲可叹。  

      

村级代理员:打零工 出现问题害人害己


村级代理员是种苗销售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目前种苗市场现状是,随着各个育苗厂业务量的增加,业务员不可能亲自到各个村里接订单,由此就产生了村级代理,这样可以很好地方便本村菜农订苗,又便于公司开展业务,同时公司给予其一定的销售提成作为奖励。那么村级代理就要选择种植技术高,威信好,具有煽动性的菜农,一是在市场开拓前期,可以先在村级代理商的大棚里安排示范品种种植,能够保证品种优良性状的表现;二是在保证种苗质量前提下,能够很好地维护本村的客户群体,客户数量可做到有增无减;三是能够起到上传下导的作用,方便菜农定苗的同时,更好地架起育苗公司和菜农之间的桥梁。具有如此威望和信誉的村级代理,怎能让菜农不依赖!    总的来说,村级代理多是给育苗厂打零工,他们的初衷还是本着为老少爷们服务的,毕竟自己也是种棚的,一旦苗子出问题,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而损失的不只是一茬苗子钱,重要的是时间耽误不起,一是延误最佳上市时间,卖不上好价钱;二是错过茬口,不得不放弃种植,比如,越夏水果黄瓜,如果错过最佳定植时间,一些菜农不得不忍痛割爱,要不然温度一高,病毒病高发,岂不是既搭功夫又赔上钱。换句话说,同样都是菜农,天天在棚里忙活,也顾不上考察育苗公司的优劣,只能简单地凭借试验品种表现性状决定取舍。 

   

固定业务员:有利可图,角色或兼数职


每年到了订苗高峰期,外面贴着种苗公司名称的面包车都会在村里、田间穿梭,公司名称琳琅满目,服务热情周到,品种一应俱全,同时还配备相应品种的宣传彩页,一些菜农戏称他们为“万能业务员”,但同时也存戒心,毕竟对种苗公司和推销品种不了解,不敢盲目选择。究竟是何原因催生的“万能业务员”呢?目前,各家育苗公司一般只有几个主打品种,当业务员进村作宣传时,受到种植品种限制,菜农想要的品种他没有,那么他就面临着失去这个市场的危险,同时还有公司制度的约束,这样业务员的收入势必会受到影响。其中一部分就会动脑子如何也得到其他品种的销售权,而种苗公司为了增加销量,当然也会同意让这部分人作代理,只要保证公司提供的种苗没有质量问题即可。事实上,各大种苗公司都默认这部分流动业务员的存在。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流动业务员的行为开始走样,势必会干扰固定业务员正常工作的开展。 

   

育苗厂:行动不灵活 受制于业务员


寿光市某规模育苗厂负责人透露,目前寿光地区成规模,年出苗量在800万以上的苗厂屈指可数,但就是像他们这种持证的规模育苗公司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没有优势可谈,运作管理中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不少空子,使得自身品牌和声誉受损。比如,现在有主打品种的育苗公司,销售种苗的同时,兼营种子,种子销售出去后,为了保护各级种子代理商的利益,允许其更改名称,这样同一品种在市面上名称可能不计其数,加上菜农对各大种苗公司的主营品种不甚了解。这样一些小规模的育苗厂灵活性就强了,当菜农需要什么品种时,他就会购买相应的品种进行育苗,育苗场所设在自家大棚,一大家子一起动手,成本大为降低,那么成品种苗在价格上也有优惠,预订种苗的菜农也可以随时进棚参观,菜农放心。在业务员方面,多数公司只有几个固定业务员,为了扩大销量,增加公司收益,默许了部分流动业务员为其代销,这样只能保证公司提供的种苗质量而不能保证菜农手里种苗的质量。那么就存在一些利欲熏心者,利用品种名称和公司管理上的疏忽搅乱种苗市场。另外,育苗厂每年的订苗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业务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