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薯绮夜蛾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私库皆书 2016-07-21

甘薯绮夜蛾(Emmelia travealis)属鳞翅目,夜蛾科。发生于全国各地。以低龄幼虫啃食叶肉成小孔洞,3龄后沿叶缘食..

甘薯绮夜蛾(Emmelia travealis)属鳞翅目,夜蛾科。发生于全国各地。以低龄幼虫啃食叶肉成小孔洞,3龄后沿叶缘食成缺刻。

甘薯绮夜蛾幼虫
甘薯绮夜蛾幼虫

【形态特征】

成虫头、胸暗赭色,下唇须黄色,额、颈板基部黄白色,翅基片及胸背有淡黄纹;腹部黄白色,背面略带褐色;前翅黄色,中室后及臀脉各有1个黑纵条伸至外横线,外横线黑灰色,粗;环纹、肾纹为黑色小圆斑,前缘脉有4个小黑斑,顶角一黑斜条为亚端线前段,在中脉外有1个小黑点,臀角处有1条曲纹,缘毛白色,有一列黑斑;后翅烟褐色,中室有一小黑斑。卵馒头形,污黄色。幼虫体细长似尺蠖,淡红褐色,第8腹节略隆起,体色变化较大,分为头部褐绿色型,头部黑色型,头部红色型等。头部褐色型具灰褐色不规则网纹,额区浅绿色,体青绿色,背面及亚腹线至气门线之间具不明显黑色花纹,背线、亚背线系不大明显的褐绿色,气门线黄绿色较宽,中间有深色细线。蛹黄绿色。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室中越冬。7月中旬越冬蛹羽化为成虫。成虫产卵于寄主嫩梢的叶背面,单产。初孵幼虫黑色,3龄后花纹逐渐明显,幼虫十分活跃。

【防治方法】

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枝落叶和杂草,消灭越冬蛹:成虫产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防治: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定虫隆乳油1500—2000倍液;0.5%楝素杀虫乳油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30%氧乐·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0.6%苦参烟碱800—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视虫情10天1次,防治2—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