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东莞7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广东媒体暗访发现,在东莞某民办养老院,一张床位,“预售价格”24万元起,可以自住26年,也可以转租、转售或继承,甚至被指和“炒房”一样有“升值空间”,这家养老院的经营模式引起了不小争议。 对此,广东省民政厅回应,衡量一个民办养老机构是否合规,主要是根据登记的性质来看其利润的分配方式。具体说,如果是走工商登记,利润是可以分配的。而如果是走民办非企业路子,利润就不可以进行分配。所以,现在还无法定论,这种经营模式是对还是错。 而争论的大背景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办养老机构依旧“一床难求”,很多民办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却并不是很高。有专家建议,可以鼓励养老领域产业化,只是,养老与变相卖床位之间的界限需要相关部门准确拿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