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A:世界拳击协会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世界的动荡不安,拳击运动也进入了低潮。到了六十年代,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经济的复苏,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拳击运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NBA (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即国家拳击协会(注:成立于1921年,由美国15个州拳击委员会代表参加的纽约“弗拉蒂隆大会”宣布成立)已不适应拳击发展的需要,拳坛上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拳击组织出现来领导新形势下的职业拳击运动。NBA适时顺应了拳坛改革的潮流,1962年变更为世界拳击协会(World Boxing Association简称 WBA),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拳击组织(由于WBA成立时在设置投票权上的不合理倾向,导致多年来该组织内部的几次分裂,从而形成今天拳坛上四大拳击组织并立的局面),总部设在委内瑞拉,时任主席鲍博·埃文。WBA世界拳击协会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性拳击组织,孕育了众多的世界冠军,尤其是重量级,几乎造就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所有伟大的拳王。WBA在经过漫长的三年的前期策划后,终于在1965年5月3日产生了它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量级拳王--埃尔涅·特雷尔。 WBC:世界拳击理事会 1962年,WBA在NBA(国家拳击协会)基础上发展成立后,在吸纳新会员时,为了照顾当时NBA老会员的利益,原来美国各州NBA会员仍在WBA内享有同外国会员一样的投票权。但这些老会员所在州,有些只举行很少的几场拳赛,有些甚至没有拳击比赛,而新入会的会员国都是拳击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每年都有上百场拳赛。权利的不对等,让那些大规模运作拳赛的会员国不满。WBA成立整整一年,矛盾就闹到不可调和的地步。WBA时任主席鲍博·埃文倡议,可以另外成立一个拳击组织,与WBA共同领导世界职业拳击运动。这样,1963年,世界拳击理事会(WBC-World Boxing Council)脱离了WBA,在墨西哥城宣布成立。WBC吸取了WBA在投票权上的不合理教训,规定每个会员国有两个投票名额,出任主席和四位副主席的会员国代表也拥有投票权。从WBC诞生到现在,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事实证明,这种规定更合理、更有说服力。WBC现在拥有156个会员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和影响力最大的拳击组织,它的覆盖率远远在其他三大组织之上。WBC的前期筹划工作经过了三年时间,1965年才开始正式运作。与WBA同样,WBC的重量级拳坛也造就了无数的拳坛英雄。1965年WBC第一任重量级拳王被直接授予了穆罕默德·阿里。 IBF:国际拳击联合会 1983年,任职于WBA副主席的美国人罗伯特·李借在大西城召开美国拳击协会年会(USBA)的机会,准备从WBA分裂出来,把USBA发展成一个能够与WBA、WBC相互抗衡的第三个拳击组织,罗伯特·李的提议,得到了美国拳击协会内部的一致同意。不久,“美国拳击协会——国际联合会”宣布成立,罗伯特·李出任主席,总部设在新泽西州纽瓦克。1984年,“美国拳击协会——国际联合会”正式更名为国际拳击联合会(IBF—International Boxing Federation),成为后来居上跻身世界拳坛的第三大拳击组织。为了壮大声势,IBF拉拢了一批美籍世界拳王纷纷倒戈,投身到罗伯特·李的门下,一夜之间使成立不久的“美国拳击协会——国际联合会”声望大大提高。前WBC重量级拳王拉里·霍姆斯在1984年被授予为IBF第一任重量级拳王。 WBO:世界拳击组织 1988年,WBA再次裂变产生了另一个新的职业拳击组织,即世界拳击组织(WBO—World Boxing Organization),它们的总部设在波多黎各,但冠军委员会却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WBO提出的发展第三世界职业拳击的口号颇得人心,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WBO如今已成为与WBA、WBC、IBF齐名的世界性拳击组织。近年来随着WBA的衰落和IBF接二连三的受贿丑闻,WBO的规模迅速壮大,影响力也日益加强,大有超过WBA和IBF,直逼WBC之势。 1989年5月6日意大利籍拳手弗朗西斯科·达米亚尼成为WBO的第一任重量级拳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