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汴梁醉客】李白、阮籍:古吹台上的古代“潮人”

 d大羊 2016-07-21

中国大古都之一的开封,去过的游客不少,但大多都随导游去游览表演精彩、人声鼎沸的仿古建筑清明上河园,而偏隅老城东南角的一处古吹台却鲜有人迹。




公元744年,大唐潮人李白游历到汴梁开封,风尘仆仆径直到城郊吹台凭吊大音乐人师旷。吹台当时就是一土台,春秋时代的抚琴高手师旷曾在此弹奏演唱,他那时是乐坛大腕,一曲原创《阳春》、《白雪》,台下便有无数粉丝聚集,虽不比如今超女快男的粉丝疯狂,但古人骨子里的追星情结更胜今天,所以愈经沧桑,吹台仍是历代前卫人士必访之地。




李白是带着宦途失意来的,抚今追昔把酒问青天,恰巧遇到了两位文学青年杜甫和高适。三位都是诗坛高手,遂一起推杯换盏吟诗赋曲。老百姓知道三贤汇聚吹台饮酒吹牛,怎肯不留下一段千古佳话,特别是前有大腕师旷情迷小师妹高娥结为连理,后来者自不能屈于人下。李白本以风流倜傥闻名,于是便有了“千金买壁”和客居汴梁十载的传说。话说杜甫当时还是李白的头号粉丝,一见偶像激动万分频频敬酒。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也正在寻求从政的道路;李白虽然离开长安有些失意,但毕竟是朝中老人需要结交,三人一醉方休。半醉非醉之间,李白斗酒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富二代美女来到这里。站在壁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保洁员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鸦,举布欲擦,却被这位美女拦住。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作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




作为一线明星,李白的绯闻多多。坊间爆料,李白在汴居住时的邻居是一带着孩子的小资寡妇,她听说李白是文坛大哥大,便携子崔颢登门拜师,李白指着窗外铁塔让崔颢作诗一首,崔颢吟道:“远看铁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李白虽对孩子失望,但对大人满意,于是十年辛苦教导。一日李白应邀赴黄鹤楼讲坛,受众人怂恿正欲吟诗一首,忽见墙上题诗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由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炒作水准不低于今日文坛。

今日的吹台,由禹王庙、三贤祠、御书楼等建筑构成,禹王庙有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刘树赏摹刻的峋嵝碑,文字奇古,字体怪异,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御书楼位于禹王庙南面,是清康熙皇帝为禹王庙写匾额“功存河洛”的地方。在禹王庙正殿后面,有座御碑亭,亭中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南巡开封吹台时亲笔写的一首诗。三贤祠位于殿东边,始建于明正德十二年,这些都是真正的历史遗迹,游到开封不可不看。




比起客居的潮人李白,开封还有一位不逊于他的大行为艺术家,就是生于汴梁葬于汴梁的土人阮籍。阮籍的啸台在开封的尉氏县,很多开封本地人也从未去过,概因那里只有一个半高的土丘和阮籍墓犹存,并无其他可供游赏的景观。


作为天体教竹林七贤里最牛叉的阮籍,领着几个哥们脱光了裸晒不说,还狂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就太犯官场忌讳了,还好这哥们对当官进步兴趣不大,辞职前把办公室围墙给扒了,说是透明度办公,如今大公司都学会这个了,就是领导们的房间越来越隐私了。阮籍回家后闲着没事,就无事生非,听说邻村一个有才华又美丽的姑娘死了,他跑去灵堂大哭,搞得人家家长迷茫,一问气不打一处来,阮籍也不认识姑娘,就是可怜红颜薄命就悲伤大哭。阮籍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在一个人人都把面具戴在脸上的年代,阮籍如此真实如此洒脱,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做到这一切又需要付出多少勇气呢?我站在啸台上想仿效古人号一嗓子,才发现就这阮籍长啸也不是好来的,即便不在乎路人讥讽的目光,不信你试试,搞不好就成了驴鸣了。



阮籍是骨灰级驴友,他的出游方式深谙当今“在路上”的精髓,不问目的地,绝对自助,独自一人坐上大破车,任由老牛拉行,直至无路可走,遂饮酒大哭。后来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里把阮籍的哭比作穷途末路之哭,表露出了一个有良知的人对乱世前途命运的担忧。我站在这位驴友鼻祖墓前深鞠一躬,默念:“旅行者中,您的境界最高,后人敬佩。”

本期主编:小  细  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