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仇九九 | 工资一年三连跳的人:我是这样和老板谈薪的

 茂林之家 2016-07-21

朋友Colin,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影视公司做美术设计,工作忙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来公司几年之后,Colin的工作量翻了番,但是薪水涨幅还赶不上物价的涨幅。

大学时期睡在他下铺的兄弟是位大神,在某游戏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之所以被称为大神,是因为一年调薪3次的神话至今公司内无人打破。

他自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游戏公司,一路打怪升级,在产品经理岗上积累深厚的经验,是在一把领域精深钻研的好手。后来跳槽来到新公司,因为在前公司也做过类似形态的产品,很短时间内就融入了新团队。

在他入职3个月的时间里,团队项目一路高歌猛进,产品上线后首次达到Apple Store游戏App下载量的top10。

很多人工作数年薪资没有大的调整,究其根本原因,不是笨而是懒。

因为懒,贪图安逸,不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为懒,不去寻找涨薪的N种方法。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仇九九。

1

主动承担更多的职责

进入核心圈层

提到大神,同事的评价都很高:

个人的专业能力很强;

性格好,沟通能力强,即使是在紧张的环境里,他也能从容不迫地带领团队达到目标。  

但最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不是很顺畅,主动提出在各小组之间承担沟通和协调的职责。

在他的努力下,项目组的产品进展十分顺利,作为团队核心人物,薪水自然蹭蹭蹭往上涨。

他能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去审视整体情况,及时发现团队的问题并且主动积极地提出解决方案 。

只有敢于承担更多的职责,才有更大可能进入核心圈层。

反思你自己,是不是明明看到了团队的问题,却害怕揽事儿,只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2

寻求个人的不可替代性

这是薪水高低的决定因素

著名胖子罗振宇(嗯他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曾经说过: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敲10行代码完全不出错的程序员,就比出了错的程序员具有不可替代性。专业能力是衡量个人工作的最高标准。

说白了,同样一件事情别人只能做80分,你能做100分,那20分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如何寻求个人的不可替代性?

第一,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积累本职工作方面的技能。比如,考一些专业的资格证书,这些东西就是能够证明个人能力的指标。

第二,不可替代性来自于经验。技能也要运用于实践中。

第三,有不断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在做眼前的事情,不善于反思总结,而这往往是成长的关键。3

站在决策层审视自己的工作

最大化个人价值

据LinkedIn资深HR透露,在考核一个员工值不值得更好的薪水时,老板不仅看重员工所体现的能力,更看重员工的潜力。

对员工能力的考察,可以参考工作数据。数据胜过一切花言巧语。

“潜力”是很抽象的,包含多方面因素:员工对工作的态度、融入团队的程度、工作的激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会否定期地自我反思进而制定下一年的计划。

如何向老板“推销”你的潜力?

答案只有一个——沟通。

跟老板沟通,了解整个公司的strategy,了解围绕整个公司战略展开的部门整体的规划,了解部门整体规划需要设定的个人目标。

从决策层到执行层,层层细化。把老板的目标拆分,进而找到自己的目标。奔着这个大的方向去努力,才能保证拳不会打偏。

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去看事物才能让老板看到你的价值。4

谈薪不可耻

想就要机智表达出来

中国职场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家都羞于谈涨薪。

有趣的是,薪酬待遇却是中国人才接受工作时考虑的首要因素。LinkedIn之前的一份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找工作都首先考虑“薪资待遇”。

谈薪水并不可耻,毕竟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只是单方面考虑自己的诉求并不明智。谈之前,必须考虑清楚三点:

我涨薪的理由是什么。

我在过去创造了哪些价值。

我所对应职位在市场上的平均薪酬水平是多少。5

正确评估自己

判定自己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如果无法客观地判断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你永远无法机智地和老板谈薪水。

判断自己的位置,有三个指标:

市场上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有多少。

以往的业绩可以PK掉多少人。

公司的品牌带给你的溢价。在公司学习到的东西和获得的资源,都是附加的价值。

这些指标很难找到完全客观的评估标准,你可以试着结识一些猎头,针对你的个人情况做出估价。6

把握最佳时期

用业绩报告和计划说话

所有公司都会设定一个固定周期评估员工业绩,或一年、或一季。这个时间节点,堪称调薪最佳时期。

利用这个机会,把工作的表现用数据的形式呈现在老板眼前,同时构思好未来的计划。跟老板汇报工作和描绘未来蓝图都要有数据,并且越详细越好。

写在最后

真正领着高薪的员工,往往不是那群为了拿高薪而拼命工作的人,而是有着充足的内在动力、渴望成功的人。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Sam Glucksberg做了一组实验。

他将参与者分成两组,对A组说“我要开始计时。看看你们能多快解决这个问题?”对B组则提供奖励。

实验结束后,B组解决问题平均比A组多花了三分半的时间。

商业法则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人们做得更好,你给他们奖赏、红利、佣金,赋予他们动机。

但实验里却不是这样,奖励反而阻断了思考和创意能力。

这并不是实验误差。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这个实验结果一直被重复。外因和内因的激励作用相差甚远。

当你为了涨薪而想要努力工作的时候,其实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一句话,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该有的都会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