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租不起房 这个85后帅哥干脆爆改了1400平的旧厂房

 limaping图书馆 2016-07-21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19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 | 南京大屠杀凶手40%是朝鲜人 | 红卫兵现在都去哪儿了 | 古人拉完屎如何擦屁股 | 古人如何避孕 | 古代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 皇帝三宫六院,一晚上要睡几位美女 | 古代美眉真的不穿内裤? | 一个古帝国养多少军队才够正常打仗用的?

来源公众号每天进步一点点 (ID:jinbudian)

你能相信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是一个废弃厂房的改造前和改造后么?



没错,这就是改造出来的,人要衣装,房子也需要。



2013年,26岁的郭进夫从法国第戎美院当代艺术专业毕业回国。刚回国的那段时间,他一直想弄个自己的工作室,但一穷二白的他总抵不过房租太贵!




他自己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工作室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艺术家,想要拥有一个工作室的这条路却走得很漫长。




即使什么都没有、需要重新装修的旧厂房,租金也要每平方米每天0.6元,更别说那些旧厂房改造创意园区了,这租金对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根本承受不来。


他也曾经在朋友的介绍下,租了一个房子,两个月就被拆迁办强拆了,装修的钱也打了水漂。




经历了种种之后,他在离杭州西溪湿地不远的茶山脚下找到了这个废弃厂房的时候,非常震撼。他说:“虽然它的外表也不华丽,但它能完全满足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美的需求。”




他认为这个地方可以满足他作为艺术家对工作室所有的想象力和激情,它可以变成一个完美的艺术空间,变成一个适合各类初创型艺术家设计师工作的地方,让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也可能产生更多的跨界合作……




想到这么多,他开始兴奋起来,马上就大刀阔斧地开工了。但事情似乎永远不会那么顺利。


这么大的厂房,租下来已经花了很多钱了,再没有多余的钱来进行改造。而原本要合租的人,也纷纷撤退。好容易通过朋友介绍通过众筹才算勉勉强强解决了第一关的资金问题。




为了节约成本,他一手包办了整个空间的设计。但当他把改造图纸方案交给施工团队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很多问题。




他先从处理地面开始,但没想到才铺完没有一周的水泥全部开裂。




请教了无数大神后才知道,在高温天气,要时刻注意地面的水分才行。并且顺序也搞错了,不应该先铺地面,应该先搭建室内钢架结构。




而搭建室内架构时,因为地面的不平整,导致他设立的86根立柱每一根都有它独特的尺寸,几乎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这就拖延了工程的时间。




搭建好钢架之后做水泥地面,然后是刷漆。





老天也在不断跟他们开玩笑,连续阴雨了两个月,油漆施工没办法一气呵成,最终从3天的工期一直拖到两个多星期才全部完成。




刷了好几遍漆才终于显出设计框架时,却已经到了年末,工人都要走,郭进夫费了好大的口舌才把他们留下来完工再走。




接下来开始装玻璃、门窗。


他叫来了30吨的吊车,把墙上砸了一个到顶的口,才把一捆一捆打包在那里堆成了小山的9吨重的玻璃运进去。




而那个用来搬运玻璃留下的缺口,就顺势保留下来,成了新大门。





就这样,原来那个“素面朝天”的废弃厂房,被郭进夫“整了个容”后,容光焕发,焕然一新。


半年的时间,经历了夏天到冬天,从光着膀子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到哈着白气看后山的积雪,郭劲夫的造否改造计划终于施工完成。




它还有了一个新名字——造否。“这个名字,带点痞气,正是这种不服平庸的性格,才有反抗和创造力。”郭进夫这么说。




设计完成的造否中,偌大的厂房空间,被钢结构和玻璃一个个划分开,通透且明亮。



而本来单一的空间,在特意搭出的二层的结构的衬托下,也变得丰富多彩,层次鲜明。



玻璃平台上的会客厅,在铺着白色的鹅卵石的陪衬下,有种简单干净的文艺气息。




露天阳台上的空间巨大,一大群人在这里晒太阳、赏月、谈天、烧烤、喝酒、开party……想想都很带感。



当然,郭进夫一直给造否的定位就是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聚集地,他也一直想让这个地方成为可以满足这个人群初创时期的设备和场地需求,不需要一开始的投入,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创作的地方。




所以他就把厂房大部分的空间留出来,给那些有想法有激情的人,那些受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创作的场地的独立的艺术家。



他在公共空间准备了常用的器材,艺术家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自己的作品。



现在已经有许多青年艺术家入驻这个开放自由的造否空间,开始他们思维激荡的创作。涂鸦、陶艺、烘焙……只要你想,你就能在这里进行自己的创作。


英国圣马丁回来的蔡紫英创立的服装设计工作室“ Ziying Cai ”


好好妈妈钻研的欧式面包品牌“ 面包好好 ”


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的周盈西创立的设计工作室“ Yee Si ”


建筑师冯彦敏和潘知钰创立的“ 木居士 ”工作室


芬兰阿尔托留学回来的王旻佳的设计工作室“ Moi minjia ”


大家一起在玻璃上涂鸦


偶尔也一起做陶艺


从曾经无人问津的旧厂房,到现在的有志青年的聚集地,这之间,其实只差了郭进夫那一种反抗平庸的勇气而已。


郭进夫的自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