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院子的好处是,你可以很自然的发呆。眼前总有一角适合你去凝视,不至于让你的目光在空白处虚化而映照出你内心的空洞。你在院子里发呆,只要把目光投向远处,就会有人相信,你是在认真观察,细细品味生活。因为你眼前有景,有物。院中的你站在清晨的阳光下,或者黎明的微雨中,从背影看,怎么都像一个诗人或哲人。
我常常在院子里发呆,看来是在欣赏院子。可更多时候开头是认真的,到最后就虚假了。我的凝视便不再真诚。就像听一个人说话,刚听了开头,后面实在不精彩,于是装作在聆听,其实心思已经不在了。 我常常是这样,但院子里的生物并不知道。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虽然在守一园已经住了近四个月了。我与它之间,仍然是相看两不厌。都说感情的维系,就靠对方的糊涂,我跟院子之间怕就是如此。 我每天清晨起来,都会站在院子里发呆。有时候看到眼前的一切,都像是有思想的。
比如竹架上的丝瓜藤,它们像伸展腰肢的绿色精灵一样,充满了热情与张力。我看着那细小的绒毛浮在嫩绿的茎上,蜿曲的丝蔓像手指紧紧抓住竹竿向上攀爬。半个夏天过去了,它们已经爬了两米高。我会想,它为什么不甘心匍匐在泥土上。它只是一个葫芦而已。它为什么一定要向着蓝天生长。想来它也是骄傲的,是喜欢自由的。它的灵魂,也要在高处安放。 或者我也可以看看墙上的白猫。它们常常从窗台跃到隔墙上,再跳跃到厨房上面的石棉瓦上。也是慵懒的,伸伸腰,舔舔爪子,在高处静静地看着我。仿佛它才是我的主人。
还有我家的鸽子。它们每天早上都会回来。站在高高的葫芦架上。有时候飞到窗台上吃豆子,有时候又呼啦啦飞向远方。它们从来不肯站在低处,也一次也没有迁就过我。
而我,每天安静地坐在圆桌旁的椅子上。将本应该用来奔跑的双腿搁在另一张椅子上,然后看着眼前的不能动的植物与不愿意动的动物,感受着它们的傲慢。 又或者站起身,将双手捡到背后,犹如老农一般,巡视着每一畦菜地,观察着每一棵豆藤,还有藤下的杂草。搜寻着辣椒树下每一棵青青的辣椒,看哪一根可以摘了吃。又看看睡在泥土上的南瓜,看它今天跟昨天比有什么不一样。
有时候我会很忧郁。为什么我跟这些生物不一样。它们都向往蓝天,向着高处。而我的目光总是沉向泥土。也许我这不是一种年轻的生命状态。当我陷入反思之中时,发呆的感觉就更凝重了。这个时候,院子不存在了。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一个罪人在面对自己的拷问。我听不见鸟语与猫叫,也看不到绿草青藤。这个时候,院子是院子,我是我。
当然,我在院中的生活中也不完全都是这样冷淡与冷漠。院子也常常给我惊喜与温情。比如今天早上,小猫仔跑到院子里愉快地吃着草,我一个人看着它,忍不住发出了轻细地笑声。我也看到雪白的葫芦花开了,迎着雨丝甜美的绽放,让人心胸豁然开朗。我常常拿出手机对着它们拍照,发布到朋友圈,利用它们来收获赞美与钦羡的声音。
可有时候,我看院子,也会感觉到迷药一样的沉寂。鸽子看了我一眼,着急地飞向远方,猫儿从墙头一闪而过,不见踪影,而院子里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在熟睡中,未能苏醒。只有我站在院子中间,想着他,心口剧烈地生疼。守一园毕竟是我的园子。无数次包容了我的泪水,掩饰着我的伤痕。
如果你没有院子,可能无法体会院子的好。为什么人们对院子,有这么持久的深情与眷念?其实很简单。院子给了人适当的自由空间,院子包容了身边人对自由的热情与向往,院子让人自在的栖息,院子包容你所有的情绪,包括冷漠甚至背叛。
我今生想等一个人,栖息在他的檐下,只愿他就是我的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