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知道是否从今年的本一录取数据中是否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从上面的表格不难看出,今年的本一批和本二批切线人数要比去年少,本一文史类少了一千来名,理科少了近一千七百;也就是说,今年文史类福建医科大或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合作)必须要7492以前的考生才能有被录取可能,而去年则只要8548名之前就够了。 3、同理,如果按照今年的本一录取情况分析,文史类8000名次的考生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被师大(闽台)录取的,而去年这个位次的考生则足够了。所以如果要以2015年的录取院校和专业的位次来做今年的志愿填报参考的话,特别是本二批次的考生,应该把自己的排名适当推后,文科推后1200名到2300名不等,理科推后1300名到2500名不等(为何会推后这样的名次呢?以上面数据为参考,并根据今年考生各分数段人数比去年略少而定)。 4、考生在填报本二志愿前,首先要有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情况。比如,自己在本二线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是从本一线掉下来,还是刚到本二批分数线?是否有考虑今后的就业情况?地域位置是否有限制?等等。 如果自己是从本一线掉下来的,则可以考虑往年分数高的院校。以理工类为例: 比如上海海关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大学等沿海城市高校。此类分数段在比较前面的,则需排名往后推1300名左右即可。 如果处于本二中游的考生,则可以考虑一些地方公办院校或较好的独立民办院校。此类考生,排名一般往后推1800名左右,即可。 处于本二线高十几分点或者在临界点的,则可以考虑偏远地方及独立民办院校。此类考生最好报了,直接把往年靠近本二线录取的院校找出来,并逐一比对排名(往后推的排名)即可。 表格来源:淘高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