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包世臣(1775-1855)

 家有学子 2016-07-22

包世臣七十八岁小像,清万岚绘,故宫博物院藏。

 

 

 

 

 

 

 

 

 

 

 

 

 

 

 

 

 

 

 

 

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举人,官新喻(今江西新余)知县,仕途不顺,终归布衣,学知渊博,对经济、文艺有研究。工诗文书画,能篆刻,其书法备得古人执笔运锋之奇,一时称为包体。他对自己的书法极其自负。自言“廿六而后学,四十而后知。”、“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以为“右军第一人”。然而他的书法作品并非如自诩的那样不可一世,他的草书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过他的《小草诗册》却很有特色,确有集碑贴于一人之感。

  包世臣的书法称不上是第一流的,但他留给后人的书法论著却是第一流的。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倡导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学思想的经典之一。另有《清朝书品》、《安吴四种》等著作。

包世臣《楷书警语立轴》纸本楷书 137.5×6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包世臣《录坡公语立轴》纸本行书 135.2×38.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包世臣《楷书坡老语轴》纸本楷书 130×5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包世臣《节临张旭秋深帖》纸本行书 167.5×89.5cm 扬州市博物馆

包世臣《行草书录内史与谢尚书书轴》纸本行草书 132×55.5cm 山西省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