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错别字”

 圆角望 2016-07-22

古往今来,某些公开场合的“错别字”,往往被说成书者有意为之,大有机锋,还杜撰出许多风趣故事,赋予深刻的哲理。这些“错别字”不但不为人反感,反而为人津津乐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错别字文化”。 


那些“错别字”,最有名的当数山东曲阜孔府大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下面一竖一直通到上面,表示“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两个错字贴切地体现出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据传这是纪晓岚的有意而为。 


其实,与传说相左,孔府早就有“富”不加点的习惯。相传在唐末孔门后人孔光嗣成亲那天,恰有神仙路过,把影壁上“富”字的一点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玄机,称孔家不宜过富,要“去一点”。 


“明”,是国内景点出现最多的错字之一。成都武侯祠“明良千古”匾、新都宝光寺的“光明世界”匾、济南市大明湖的门牌,“明”字的左边都写成了“目”。关于“明”字,演绎得更多。有人把它与清初文字狱相联系,说是一些大臣和读书人被吓怕了,怕犯忌讳,特意加上一横。其实“目”作偏旁的“明”字,古已有之,只是一个异体字而已,在当时并非错字。 


西湖“花港观鱼”碑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面的四点变成了三点。传说这个字是康熙“有意错”——康熙信佛,故意将代表“火”的四点变为代表“水”的三点,使鱼能在水中畅游,体现他的好生之德。这显然有拍马之嫌。谁又能笃定这不是康熙一时笔误呢? 


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清代两江总督刘坤一为追念欧阳修而题写的匾额“风流宛在”,“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据说是曲笔点出欧阳修行为不检点,希望其少一点风流,多一点实在。究其实,“流”字少点,古已有之。在古代,书法是极讲究的艺术,因此书家们为了平衡、美观等原因加上一点或减去一横,也不鲜见。 


说到底,古代的“错别字”无外乎异体字、笔误、避讳、结构等诸多原因造成。此间,也可见国人的灵活与变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