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原真实视觉 英伟达这项黑科技将彻底改变VR

 慧然 2016-07-22

使用的眩晕感和对硬件的极高要求,成为虚拟现实(VR)行业发展的障碍。不过英伟达的这项技术,则有望彻底改变这种情况。

过去一年,英伟达股价大涨170%。英伟达的业务包括游戏显卡、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并为世界最快的超级电脑提供芯片。有评论称,英伟达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也将推动VR的发展。

0

一款VR产品如果要让用户使用时感受不到眩晕,画面就要达到一定的帧率要求。而对整个画面按照高帧率渲染,对硬件计算能力的要求则又极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英伟达利用的正是人眼的视觉原理:当你将目光聚焦于某个物体时,周边环境就自动被虚化。过去9个月,英伟达研发副总裁David Luebke和四名研究员就尝试在VR设备中仅对视觉中心区域进行完全渲染,其他区域则保留很低的分辨率。

眼球追踪

要确定具体哪些区域需要完全渲染,英伟达使用的是眼球追踪技术。当用户目光的聚焦之处改变时,眼球追踪软件也同步改变渲染区域。

1

(利用英伟达技术实现的视觉效果:视觉聚焦出清晰呈现,周边则虚化处理。图片来自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对于目前的VR设备而言,要防止用户出现眩晕感,对画面进行渲染时的最低帧率要达到每秒90帧,这意味着在一秒之内,要对400万个像素进行将近100次渲染。

而按照英伟达的做法,仅仅对用户目光聚焦处进行这种渲染,则能节省出巨大的硬件计算能力。“(硬件)表现上的提升,大到根本无法忽视,”Luebke称。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人眼的这种视力聚焦也称“视网膜中央凹视力(foveal vision)”,早在15世纪,达芬奇就已经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对这种原理的研究,此前在VR界也已经有其他团队在进行,比如由众筹网站Kickstarter支持的Fove头戴设备研发团队也采用了类似的系统。

Luebke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超过15年,最初是在弗吉尼亚大学当教授期间,如今则是在英伟达。

此前,由于眼球追踪技术的不成熟,难以同步捕捉眼球的快速运动,用户注意力调整时画面的调整出现明显延迟,从而引发恶心等症状。

不过现在这种难关似乎已经被攻破。SensoMotoric Instruments开发的一个在VR显示屏中追踪眼球运动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以250赫兹的频率精确、低延迟的追踪眼球运动。Luebke称:

史上首次,我们拥有了你的眼球无法超越的追踪器。

新的挑战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英伟达研究团队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计算,在避免用户注意到的前提下,视觉中心周边画面的分辨率到底能降到何种程度。Luebke表示:

周边视力很擅长捕捉动作,它曾帮我们发现丛林中的老虎。

因此,如果视觉中心周边画面分辨率的降低引发了眼球的注意,那么这种尝试就会以失败告终。此外,如果周边变得过于模糊,那么用户体验就像是使用望远镜了。“你能发觉有什么东西不对,即便你不确定到底是什么,”Luebke称。

为解决这个问题,Luebke的团队发现,如果在降低周边画面分辨率的同时增加对比度,那么用户的大脑感官就可以被完全欺骗过去

目前英伟达为大量VR公司供应硬件和软件产品,自身并无依托这种技术的产成品。不过该公司称,希望这些发现能够激发大型VR厂商在未来产品中集成眼球追踪技术。“我们目前在做的工作,一部分就是用于帮助(行业)制定VR之路的规则。”

在VR领域之外,这种技术目前来看似乎还找不到用武之地。以笔记本为例,眼球识别器距离人脸过远,就让眼球追踪的效率大打折扣。而对于VR头盔,因为眼球追踪器距离眼镜只有几厘米距离,就成为最为理想的应用场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文章中还表示,这种技术未来可能会对英伟达显卡产品带来影响,也将让开发者可以调整图像渲染算法,将硬件计算能力集中于处理某些特定像素

(全球资产配置?WEEX等你来一起交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