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香贝贝

 吕瑞芮图书馆 2016-07-22

垃圾车旁跪老爸的大学生与不认亲妈的贾探春

2015-10-10 书香贝贝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泰国的青年卡朗纳隆(Klanarong Srisakul)刚从名校朱拉隆功大学毕业,他的父亲辛苦开垃圾车,帮助他完成上大学的梦想。学成之后,卡朗纳隆在网络上发文感谢努力赚钱供他念书的爸爸,更是身体力行跪在垃圾车前向父亲磕头。这温馨的一幕让人直呼好感动。的确,在愈发浮躁的今天,这种正能量实在是难能可贵。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但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各种价值观激烈碰撞,金钱在许多时候成为唯一的成功标志时,这句话常常颠倒过来,变成“母不嫌儿丑”,不论子女遇到何种困难,成长中面临着怎样的挫折,许多父母不离不弃地加以援手。但是不少子女却嫌弃一手养大他们的父母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没有拼爹的资本,不认,辱骂甚至殴打农村来的父母,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场景。

其实,不认穷爹娘的现象自古就有,文学巨著《红楼梦》里头就有这么个人,才学容貌皆无可挑剔,唯独有一点让人鄙夷的地方,那就是不认亲妈,这个人是谁呢?熟悉红楼梦的朋友大概已经猜到了,没错,她就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府三小姐贾探春。

在红楼梦中作者对探春给出的评价概括是一个字‘敏”,贾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赵姨娘是贾政的侍妾,在书中,她是怎样对自己的亲妈赵姨娘的呢?

她曾和宝玉说过不认生母赵姨娘,只认老爷、太太的一段话。令我们对这位三姑娘的好感打了折扣。探春和赵姨娘每每同时出现,从来没有上演过宝钗和薛姨妈那样的母女情深的温馨场面,总是在发生冲突,不像是母女更像是仇人。

可以肯定的是,探春总是以赵是亲妈为耻。在书中的第五十五回探春当家中,探春亲舅舅赵国基死了, 赵姨娘只是希望探春能拉扯拉扯赵家,多赏一些银子,作为探春的亲生母亲,她的这一点要求也自然的,并非不合乎情理。但是探春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呢?“谁说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 “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的姑娘们拉扯奴才了?”

别说赵姨娘了,就连一般的读者也听着刺耳的很!你没身份,没地位,你就不配做我的亲妈。这种理论,让人倒抽一口冷气,和现在的某些不孝子是多么相似!

再举一个例子,在第六十六回为“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中,赵姨娘气不过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来糊弄儿子贾环,与芳官等一群小戏子打架。探春得知后,毫不客气地职责她这位生母:“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你瞧周姨娘,怎不见人欺他,他也不寻人去。我劝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儿,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作粗话。”又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服。这是什么意思,也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这哪像是女儿对母亲说的话,倒真像主子教训奴才或长辈教训小辈,厌恶和鄙视溢于言表。我可以想象赵姨娘此时的心情,一定好像掉进冰窟窿里,再也暖不起来了吧。

也许有读者要反驳了。相对于那些正儿八经的贵妇人,赵姨娘的为人处世的确粗俗不堪,处处丢探春的脸,这也怪不得探春不认她!这种观点就有点唯利是图了。血浓于水,亲情不应该用利害去衡量。至少在全书中,我们没有看到过赵姨娘大骂探春是白眼狼的场景,没有看到赵姨娘到处告状拖探春后腿的场景。相反,面对不认自己的亲生女儿,她选择了忍耐,在“天儿怪冷”的时候,私下去探春住处看她。舐犊之情战胜了一切委屈。

最后,就用台湾作家董挽华的书评结尾吧:“我们真要替她惋惜,(在这场争吵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探春被私欲和自尊交织成的一张冷酷外衣给严密地捆缚住了——她不再是一个伶俐剔透的女儿了;若说她是一个政治家,此时她倒像个最冷酷刻薄的政治家。”或许,她无奈,或许,她有苦衷,但是这不是不认亲妈的借口!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