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书摘 | 昆虫的骨骼及神奇的触角

 Purefact 2016-07-22



今天BOBO还是依照《昆虫Q&A》这本书,将带领大家了解昆虫身体构造的一些知识。昆虫有没有骨骼?想必大家第一印象里会给出“没有”这个答案,但是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接下来BOBO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昆虫有没有骨骼?


昆虫有骨骼,但它们的骨骼和人类的很不一样。
 
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骨头都是长在身体里面,以皮肤包住,叫做内骨骼。昆虫的骨骼则是长在身体外面相当于我们皮肤之处,因而叫做外骨骼,昆虫的消化、神经、循环系统,以及相当于我们内脏的各个器官,包括肌肉,都在外骨骼里面,受到外骨骼的保护。另外,外骨骼还提供肌肉的附着点,使昆虫能表现出各种敏捷的动作。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外骨骼还能抑制体内水分的蒸散,防止病原菌入侵。分布在兰屿的球背象甲,外骨骼特别发达坚硬,鸟类啄食它后无法消化,因此鸟类看到球背象甲根本不想吃它。

昆虫的触角有有什么用途?


昆虫的头上有一对触角,有长有短,最长的应是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华莱士白条天牛的雄虫,体长约8厘米,却具有长达20厘米的触角;分布在中国台湾的蓬莱狭胸白天牛,体长仅3至3.5厘米,触角竟有10厘米长。相较之下,蝉、蜻蜓的触角就短小得像跟毛。昆虫的触角不但长短不一,形状的变化也多,有像蝴蝶的球杆状,蝗虫的短杆状,蟋蟀、螽斯的长丝状,金龟子的鳃叶状,蚂蚁的弯曲膝状,家蚕雄蛾的羽双栉齿状,长花蚤的栉齿状等。



这些触角可不是装饰品,而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器官。例如华莱士白条天牛雄虫相遇时,会互相较量谁的触角长,触角长通常表示体型大、力气也大。触角短的在触角长的示威下,会知难而退。蟑螂在休息时会像我们手拉手似的,互相接触丝状触角的末端,来确认同伴的存在,但触角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感觉,触角上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器,用于寻偶、取食等,雄蚊触角的环节上甚至还有轮生的毛,作为它的听觉器,用来寻偶。



昆虫的触角之所以有这么多功能,和昆虫体型小有关。动物的体细胞的大小不受身体大小的影响,直径大约10微米,体型娇小的昆虫因为细胞数不多,一个细胞或器官必须兼负数种功能,这种现象也发生于触角。触角的功能不容轻视,昆虫的神经细胞只有10至20万个,是人类的百万分之一,昆虫把98%的神经细胞都用在感觉上,这就是昆虫能够表现出多种优异反应的原因之一。而人类用于感觉的神经细胞只有千分之一而已,其他都用于思考、记忆。

《昆虫Q&A》简介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普专项资助图书,由昆虫学界泰斗朱耀沂博士主笔的《昆虫Q&A》几乎涵盖了昆虫学的所有内容,第一章讲昆虫的演化及历史,第二章谈昆虫的形态及功能,第三章写昆虫的生活习性,第四章说昆虫趣谈,第五章述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第六章论昆虫应用。
 
通过作者的丰富学养及生花妙笔,140则令人好奇的问题及其解答,汇集成一本可以学习、可以典藏、可以省思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