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甄嬛传》小主生活过的宫殿内景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7-22

【社会历史】丽嫔的启祥宫(太极殿):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

【社会历史】齐妃的长春宫西配殿:此宫明代为妃嫔所居,天启年间李成妃曾居此宫。清代为后妃所居,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居住长春宫,死后在此停放灵棺。同治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一直在此宫居住。

【社会历史】齐妃的长春宫:照片中的洋娃娃是宣统皇帝之淑妃的。

【社会历史】华妃娘娘的翊坤宫:照片中为末代皇帝溥仪身边的太监张谦和。

【社会历史】重华宫:重华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历为皇子时,初居毓庆宫,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后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赐名“乐善堂”。弘历登极后,此处作为肇祥之地升为宫,名重华。

【社会历史】坤宁宫: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社会历史】坤宁宫:这方“位正坤元”匾额,是雍正元年所制,四周配以金漆九龙边,雕有云龙九条,气势威武。雍正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挂于坤宁宫,《国朝宫史》:“(坤宁)宫左为东暖殿,世宗宪皇帝御笔匾曰:“位正坤元”。右为西暖殿,御笔匾曰:“德洽六宫”。二殿与昭仁、弘德二殿相对,俱康熙三十六年建。”

【社会历史】养心殿东暖阁: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社会历史】养心殿明间:电视剧《甄嬛传》雍正皇帝工作的地方。

【社会历史】体顺堂:养心殿后寝宫东耳房。明代已建,称隆禧馆。雍正后稍有修葺,一直未名,清咸丰始名曰绥履殿,后曾改曰同和殿。光绪初年改曰体顺堂,堂前挂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体顺堂匾。

【社会历史】皇极殿明间: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社会历史】钦安殿: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后拆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