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市】为啥A股能专治各种不服?

 北书房2014 2016-07-22

最近与刚回国的某机构量化投资大咖聊天,偶得一段子:海外股神投资A股,赶上股指巨震,亏得一塌糊涂,便去庙里求教大师。大师先是沉默不语,片刻后,将面前木碗里的骰子一个一个数出来,扔到地上——“我懂了!大师,您的意思是让我看准机会,逐级加仓、徐图缓进?”“错!我是让你不要进赌场。”


这个段子告诉我们,A股专治各种不服是出了名的。同样的道理,家有股民,不用赘述。




那么,为啥A股如此让投资者琢磨不透?炒股要了解影响股市的最基本因素。目前看,影响股票市场涨跌有“三驾马车”:经济增长、资金的流动性、股市市场自身的特征。这三个重要原因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政策因素。一旦有重大的政策出炉,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这三方面因素,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股市。


那么问题来了,股票是洋玩意儿,熟悉理论和规则的“洋股神”为啥玩不转A股?答案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不重视第二和第三个因素,简言之,“老外”在拿捏国内的资金流动性和A股市场的特征方面,还欠火候。


笔者曾经请教一位“海归”量化投资的投资总监,她回国后也反映对A股水土不服,根本原因是“老外”们都很看重宏观经济基本面,看重企业的经营状况等,但是很多时候A股在资金流动性和市场特征等方面,具备更多左右市场的爆发力。因此,这位“海归”量化投资总监最终决定把短期资金面的因素和市场因素等作为她设计模型的重要权重因子,降低了经济基本面因素和企业个性化因素。




作为一名合格的A股投资者,你不仅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更要熟悉资金的动向和股市的特征。


所谓资金的流动性,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考察:基础货币的投放,基准利率的高低。此外,还有商业银行货币再造工具等因素。


我国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一直比较充足,但在今年上半年还是出现了“小插曲”。今年上半年,基础货币余额环比有所调整。如果后续基础货币持续投放的余额下降,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可能加大。




再看基础利率因素,按照一个“牛熊”周期作为考察范本,当基准利率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时,历史上进入到证券市场的资金往往会涌入权益类市场。而当基础利率水平较高时,可能权益类市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一般资金会选择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等。比如,2014年下半年的行情开启之前,出现过多降息。当基准利率较高时,投资者会比较倾向于选择非权益类市场。而当多次降息之后,尤其是基准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时,资金加速涌入权益类市场。回过头来看,这也是2014年下半年那一轮行情开启的重要诱因——金的流动性推动A股市场“走牛”,这样的行情有时与基本面的关联度并不高。


当然,目前对资本市场有这样和那样的担心,但目前总体看对资金流动性来说不要过分担心。


再看A股的市场特征。眼下A股什么股票最烫手呢?只要市场有机会的时候,规模小、高估值的股票,一般更容易受到投资者青睐。喜欢“炒小”、“炒短”、“追涨”已经是当下A股市场与成熟国际市场区别的标签之一。这里面有散户为主的因素,有国内机构投资者亟待成长和成熟的因素,也有投资习惯的因素。有人做过统计,A股市场的平均换手率位居各国股市前列,在相对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面前,几乎没有现场调研、相对不熟悉经济基本面的散户投资者往往具有很大盲目心理、从众心理和短期心理。夸张一点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茬韭菜”在什么时间喜欢哪个主题,这也是很多时候A股的投资概念股看起来比较散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今年年初VR、量子通信、大宗商品等热点概念板块交替出现。仅是大宗商品领域,先是钢铁、煤炭“起舞”,再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表现活跃,后面还可能原油和化工行业的表现。事实上,这些行情的表现背后,不排除有部分基本面因素,但更多的是短期资金面的作用和市场情绪的渲染。正因为如此,相对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和“洋股神”一般很难预测广大散户的心理,无论对资金流的监测还是对市场情绪的监测,几乎都成为“事后诸葛亮”。


从这个角度看,眼下所谓的热门股: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概念股、消费升级概念股,还有到化工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转型概念股,您会觉得靠谱吗?不服,可以让A股试一试。

 


作者:星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