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滋滋 | 多年后,我最后悔的是执着于一见钟情

 茂林之家 2016-07-22

我曾经有过“一见照片钟情”的经历——介绍人传来图片的第一眼就感觉对方是自己的type,按朋友的话说,“还没见到人呢,就已经喜欢人家了”。

第一次见面后,我在回家的地铁上收到他的信息,“是你吗,让我等了这么久”。

我们感谢生命中遇到这么棒的人,可以在生活里演一出偶像剧。

可这种情况维系了不到一个月,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在感情里习惯傲娇的我破例秉持“温良恭俭让”而一忍再忍。可是委曲求全只让我们的关系又苟延残喘了半个月,在表白前就先被告知关系终结。

四个月后他晒出戴着婚戒的牵手照,从高冷腹黑进化为温暖善良的炫妻狂魔。

这段经历让我学习,一见钟情并不会因为开头的美好热烈而一定被温柔对待直至善终。

不仅是爱情,故事还会发生在你自以为很上心的专业、工作、老板上……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一见倾心?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美滋滋,就职于某知名内资律所,主要从事诉讼及公司业务,同时获得心理学学位。

1

承认吧

我们都是外貌协会

“美好的事物常常能带给人愉快的感受。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相互吸引大多来源于外在,并且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佟大为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表演学院有这种说法:爱情每天都在发生——当你在第一次接触一个异性时,都是依据择偶标准评判。而评判的标准显然只是外表。

人如此,工作也是一样。

第一次看到一家公司的海报、听到它的新闻或者路过它的工作环境,往往决定了你对这家公司的评价和感受。

更残酷的是,这种看似肤浅的选择其实是我们的本能使然,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会进行进一步调查。

比如,我的同学在确定自己要做律师后,开始准备找实习机会。在进行了最初检索并咨询了师哥师姐后,认定了两家最喜欢的律所。

结果,她在第一家遇到了该所著名的奇葩而落荒而逃,而第二家律所的笔试通知在她已经实习了三个月后才姗姗而至。

她说,有些擦肩而过真是命啊。

现在她很满意自己的工作单位,当问及当时为何对那两家律所有执拗的好感时,答案竟然是那两家律所的网站做得最专业,LOGO看起来有文化有深度,配色温暖干净符合她的审美,加上前辈们反映口碑不错就盯上了。2

相似

让我们互相吸引

我的同事执着地相信“夫妻相”,不仅她和她老公长得很像,最有意思的是她老公和前任长得更像,她至今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一贯冷静理性的她提及此事,竟然声调上扬、咬牙切齿:“滋滋,你知道吗,那个人简直是女版的我老公。”我大笑。

的确,夫妻相并不是毫无科学依据,它结合了我们所说的前两点,即看脸+相似,叠加的结果。

我们常常会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相似的地方包括家庭背景、地域、价值观、学校专业甚至是兴趣品位。

因此,你会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老板在无意识招聘的时候会选择来自于某一特定省份或学校的候选人,甚至某知名公司曾出现大面积招聘某几个星座雇员的情况。

而我整个高三把北京师范大学当作我心心念念的梦想,结果我以一分之差被拒绝并且为此付出了复读的代价。

为此我深深感慨,“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错阳差”。

而时过境迁,当年莫名其妙的执念竟然只是源于熟悉心理学,以及喜欢我毕业于北师的高中语文老师。

但那一次开始我意识到,毫无意义的执念并不值得被宣扬或同情。3

那些喜欢我们的

我们往往更喜欢

没有一个人会拒绝冲你微笑的人。

即使是大街上偶遇搭讪,你在自我保护的同时,还是会对对方报以好感;若恰好是个姿色不错的男人,那绝对会被温暖回馈。

我们对别人或者别的公司的印象往往受制于对方对我们的反馈。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也由此无法做出理智判断,比如两个老板即使资质有一定差距,我们宁可选择一个虽然不出众但却重视和在乎自己的人当领导。反之亦然。

最后的话

那么,为何你每一次一见钟情的甚至认为命中注定的,都会毫不留情地离你而去?

我思忖原因有三:

第一是刻板印象的弊端。

刻板印象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观感。刻板印象反映在生活方方面面,包括对于职业、宗教、星座、政党所带来的一切评价。

当我们按照经验去给对象贴标签时,很容易得到不准确信息而影响判断。

第二是想象困境。

“一见钟情的确很大程度上建立于人们对对方的主观期待和想象当中。你感受到的种种命中注定的巧合,其实只是大脑有意识的挑选了信息暴露给你。这也很有可能会使我们陷入想象的困境中。当对方的事实行为与我们的期待/想象不一致时,我们会有一种'Ta竟然会是这样的’的不一致感”。

第三是激情退却。

如莫文蔚唱到,“激情过后的那一点点倦”其实非常伤人。一见钟情会带给人们更高的情感强度,它充满激情,往往可以让我们对对方有更多的美好想象和正向期待。也正因如此,相应的失落和痛苦感触会更加强烈。

如此这般,我们是否还期待“一见钟情”?

世间最玄妙的莫非“关系”,它是你无法通过一己之力控制的。“世界之大,林林总总,相聚相离,说到底天注定的成分更大一点。”

如今,当自己和身边人纠结于一段感情的起承转合、一份工作或者一个老板的选择去留,我都更信奉用一颗坚定而平和的心在这分分合合之中处变不惊而游刃有余。

至于“一见钟情”——如你仍葆有初恋般的热情,这份纯净真正是命中的恩赐。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你相信一见钟情么?》,特此致谢。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美滋滋,就职于某知名内资律所,主要从事诉讼及公司业务,同时获得心理学学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