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头们扎堆搞金融交易所去了,下一个蓝海么?

 桃花背 2016-07-22

7月15日,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立,这是一家由百度发起设立的的资产交易中心。根据其官方愿景,是希望围绕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展开业务,打造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屈指算来,这是继平安陆金所、蚂蚁金服网金社之后,又一个巨头涉足资产交易这个行当。为什么在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互联网金融之外巨头们还要纷纷布局交易所或交易中心,或许是敏锐的嗅觉让他们发现了下一个蓝海。

▌ 藏在互金业务背后的交易所

所以互金行业巨头的『交易所』概念,当然绕不过陆金所。

2011年,陆金所在上海成立,很快就凭借有平安系担保的P2P业务而声名鹤起。当然,伴随知名度提高,很多人也注意到了陆金所的全称: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当时看来就做P2P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却挂了一个『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名头,可见平安系的马明哲早早就布了交易所的局,并在随后不断在陆金所的架构上去逼近。

至于去年才诞生的网金社,因为主要股东是中投保、恒生电子、蚂蚁金服三家而饱受关注。其背后运营实体是浙江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陆金所以上海陆家嘴为前缀,网金社则是以浙江为前缀,并带有『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概念,获得浙江省金融办批准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牌照。除此以外,蚂蚁金服于去年底还入股了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而此次百度倒是不再藏着掖着,新公司直接以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为名,注册资本1亿元,并且拿到了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牌照。

▌ 互金交易所,从C2C到B2B

说起这些巨头的交易所实践,自然要从最早的陆金所说起。

陆金所以P2P业务起家,所以差不多在P2P规模超过1亿元后没多久就推出了P2P债权转让的功能——持有人可以转让持有的P2P变现,而新用户在等不到新的P2P产品上线前提下也可以买转让出来的产品,这就有了『交易』的味道。

最初陆金所的转让,是由陆金所官方定价,计划经济的味道颇浓。后来针对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了加价的功能,随后又增加了减价的功能——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选择转让的用户可以选择贴息1个月折价或者加息1个月溢价出售。当然,这个过程中因为功能推出有些突如其来,甚至还出现市场从习惯溢价出售到习惯折价乃至折价下限出售的小恐慌,目前整体处于贴息5天左右的水平。

至于网金社,同样也在随后的P2P业务同时增加了同类功能,只不过称之为『变现』。目前来看,网金社虽然拿着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牌照,但主要业务还是针对白领的P2P业务,而与『交易』沾的上边的,也就是这个『变现』业务了。

当然,真要说『变现』,其实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出自蚂蚁金服的招财宝,虽然其从未打交易所的概念,但在2015年上半年,其『变现』模式吸引了无数投机者的眼光。和陆金所将所有转让产品一个个陈列可挑选不同,招财宝采用的是转让与预约购买者自动撮合,所以还会在官网实时公布变现利率——这就有交易所拆借利率的味道了。

事实上,在2015年年中的那段日子,我还真每天早上起床就看招财宝变现利率的每日变动,比看股票行情都勤快——如果玩过招财宝跨产品变现套利的玩家,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陆金所、招财宝和网金社的这类P2P转让交易,显然是C2C业务。那么其价值何在?至少有三个方面:

其一,传统P2P产品必须持有至到期,流动性差。有了转让交易,持有人有了流动性的出口,更愿意持有长期产品——当时陆金所的P2P产品期限为36个月,比大多数同类平台来的长。

其二,提升平台交易规模。相比传统P2P需要找到借贷方再匹配资金方才能完成一笔交易,P2P转让可以将一笔借贷通过不断转让的方式不断制造出新的交易额——这在考核P2P平台『累计成交规模』时大有好处。

其三,交易收费可成为新利润。传统P2P,对资金方和借贷方一次匹配,只能转一次服务费;P2B则是赚一次利差。但是通过转让或变现的方式,每一次转让都可以收取可观的服务费,目前陆金所和招财宝都按照0.2%收取。以陆金所2个月可转让一年可转让6次,理论上1款P2P通过转让最高额外可以制造1.2%的转让服务费利润;而招财宝借款类产品次日即可变现则潜力更大。

以陆金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最近7天成交13.8万笔,平均金额52957元,这意味着每周P2P转让规模即达73亿元,如果全年能保持这个水平那么推算下年交易规模就是3798亿元,按照0.2%服务费就是7.6亿元收入——当然,实际数据陆金所并未公布,以一周数据推论全年数据,会有偏差。

当然,基于P2P或者P2B债券的交易服务,受限于P2P本身的用户和规模,体量有限。所以在此之外,交易所架构从C2C向B2B转化就是新趋势。

▌ B2B金交所狂揽牛人

相比C2C类交易平台面向的是普通P2P的投资人,B2B风格的主要面对的是机构投资者。

要说此类业务,还是绕不过陆金所。

虽然绝大多数人熟悉的是陆金所LU.COM品牌下针对零售客户的平台,但其实在2014年陆金所就推出了针对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平台Lfex,主打大额债权交易、信托转让等。

作为机构交易平台,交易规模大是其先天优势。按照2015年平安的年报,陆金所依托Lfex这个B2B平台的机构交易额是8787.80亿元,占了陆金所总计1.5万亿元交易额的57.61%——而在陆金所零售业务还未全面铺开的2014年比重则更高。

当然,平安系绝对是交易所狂人,除了陆金所Lfex外,平安系在去年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还先后拿下了前海金融交易所和重庆金交所,并放入大陆金所的架构下。

而此次百度设立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从其经营范围主要是『各类债权、私募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服务项目的设立、发行、挂牌、转让、证券化、资产包重组、托管和结算等提供场所、设施及配套服务』以及相关表述来看,应该和平安系的几个交易所一样,也是以B2B为主。

B2B的金交所,真是近期的大热。

这不仅在于平安、百度这样的巨头杀入,更在于一流人才的涌入。

微众银行前行长曹彤于去年年底加盟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后者自称是国内首个以提供资产证券化专业服务为主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原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担任前海金交所的董事长;华润银行原行长宋群则是加盟吉林北方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公司担任公司总裁;广发银行大连分行原副行长李烁加盟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担任总裁,此次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总经理张旭阳也是百度新挖来的副总裁,在此之前张旭阳担任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更是中国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者和资管界的『灵魂人物』。

▌ 金融交易所为何诱人

巨头扎堆交易所,业内牛人杀向交易所,为何『交易所』如此诱人?

◢ ?◢ 金融资产交易强监管是蓝海

虽然巨头们入股的这些『交易所』、『交易中心』达不到上证所这样证监会监管的级别,但是每一个成立也需要省级或计划单列市金融办批准,这可不是随便拉班人马就能开张的互联网金融所能比拟的。

而且从目前来看,一个地区往往就先批一个,所以这就有『跑马圈地』的味道了。而且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针对机构用户,也不似针对普通用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那样需要烧钱补贴招揽用户,这点至少就不算『红海』了。

其实,从各家切入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心的投入,也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个蓝海。虽然蚂蚁入股天交所并未透露金额,但是去年平安入股前海金交所的花费却是清晰的,65%的股权作价3.07亿元,这意味着整个前海金交所当时估值4.72亿元。而此次百度成立西安百金交,注册资本1亿元。

对于这些巨头,几个亿,有时候不过是一场大型市场活动的花费——想想专车、外卖行业烧掉的资金吧——几个亿就能拿下牌照有限的交易所,即使只是为了布局齐全,都是笔好买卖。

◢ ?◢ 政策导向需要增长潜力惊人

这些年,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债券转让、不良资产处置、存量资产盘活等业务的需求巨大,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各地都欢迎金融资产交易所这样减少中间环节还能提供融资流动性的模式。

曹彤在从微众银行行长离职之后,在2015年9月就强调过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潜力:

金交所的业务为什么好?因为现在银行业务都一样。为什么大家还做金交所?因为市场太大了。任何一方参与进来,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一样了,仍然还有机会,因为是市场前期。

市场前期,意味着巨大的潜力。别的不说,只要看看中国平安在拿下重庆金交所时所接受的承诺要求你就知道这行当的潜力了:2016年、2017年、2018年重庆金交所规模分别达到5000亿元、1万亿元、2万亿元,并做出相应保证。平安敢做出三级跳的承诺,自然是对大环境有充分的认知。

此次百度在西安设立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不出意外应该与平安重庆金交所的定位类似,主打中西部的地方融资平台。百金交此次公布的短期四大业务类型是融资租赁收益权产品、小额(再)贷款公司贷款资产收益权产品、定向委托投资计划产品、直接债务融资产品,而第一类就是企业降低成本的大热业务,后两项也剑指此类业务,。

◢ ?◢ 连接自有业务,有利交叉转化

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作为债权等交易的设计者,在对资产流向的把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

就像平安拿下了重金所之后,旗下的陆金所上就增加了标记为『财富汇-重金所』的新资产来源可供销售。

当然,对于百度,或许也可反过来操作。这些年百度在教育贷款上业务开展的还算不错,累计了可观的放款量。这部分资产,完全可以放到西安百金交的平台上转让,提前锁定收益并剥离风险。百金交披露的四大业务中的有一项小额(再)贷款公司贷款资产收益权产品就正适用于此。

◢ ?◢ 可充当创新业务的合规试验田

创新,可以视作各类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重要主业。

以百金交为例,就可以包括:组织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开发、组合设计、咨询、信息交流等服务。

从目前的金融格局来看,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大型金融机构,创新往往稳字当头,尤其在2015年的股灾之后;而普通监管外的互联网企业,又过于野蛮生长。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作为省市监管面向机构为主的载体,反而更有金融创新的环境优势,可以积极尝试一些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目前来看,最受关注的当属区块链。基于区块链,以往一些无法交易的资产可以被登记跟踪,就有可能纳入金融资产交易所的范畴。比如传统上碳排放权的确认需要漫长的过程,这也导致碳排放交易在中国一直流动性很差,但如果有区块链介入,则排放权确认就会快捷许多,随之而来碳排放权的交易活跃度也能提升。诸如钢材抵押、光伏产业同样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技术。

曹彤从微众银行行长转战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副主任,可谓是这个技术在金融资产交易所领域最著名的倡导者。当然,百度在6月就投资入股了美国的区块链技术公司Circle,不排除下一步也将借用百金交的平台,探索区块链在金融资产交易领域的价值。

价格不贵,想象力却惊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巨头们扎堆交易所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一众号称要切入金融的互联网巨头们,蚂蚁和百度已经早早的占坑了,那些旗下已经有XX金融的TMT大玩家们,谁会是下一个?

EarlETF(ID:Seekingbeta_earl)是由张翼轸撰写的原创投资理财微信公众号,是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5000万人群。详情搜索“wemedia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