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暴雨,600多年历史的它全身而退...

 汕头能率 2016-07-23


北京城从19日起迎来了暴雨袭击,随着雨量持续加大,四九城排水系统纷纷告急。不过,这当中却有一座600多年的古建筑全身而退。


安全起见

10分钟学会洪水、激流自救方法

赶紧转给你身边的朋友吧




猜到了吗?

看看下面网友的对比照

就知道啦


这是600年前的建筑


这个估计也就10年多


它比青岛的下水道早500多年


故宫


青岛的下水道


隆重介绍一下

这个射兽


去过故宫的各位都会看到

但你不一定知道它叫什么


蚣蝮(音:八 夏  ba xia) 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好水者: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




其实我们不比别人差

只是我们走的太匆忙



当其他地方积水到膝盖时,天安门广场并由午门一路向北,会惊奇地发现,紫禁城里的地面几乎没有什么积水。那么,这些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藏到哪儿去了呢?



作为历经明清两朝盛世的皇家住宅兼办公区,官员在宫外还能坐轿子,可一旦进了宫门,就只能走着了。那时候上班是非常注重仪容的,工作服都是飘逸的长袍,脚上是绣了精美图案的官靴,地上的积水别说半米,就是十厘米高,一脚下去大家就都很难看了。然而,我们不必为古人担心,事实上,无论下多大多久的雨,紫禁城的地面上从来都不会蓄积雨水,这要归功于设计巧妙而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是它们避免了雨水积聚对建筑物的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不便。



排水之高超


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所谓的排水系统就是紫禁城广场四周墙根下那浅浅的水沟。其实不然,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和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纵横交错,主次分明。这是一套布局复杂,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都很高的完整系统。正因为精妙的设计,它才可能保留至今并仍在发挥作用。紫禁城排水系统的年头,比紫禁城本身还要久远,自元朝新建大都开始,到今天已经在地下埋藏了700多年。



元大都的主要设计者是刘秉忠、赵秉温等,他们在对元大都进行平面规划时,以中国历代都城的设计为依据,结合《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都的思想,充分利用原有的条件和地理特点,做出一整套完整的布局,并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逐步施工。



他们先在地下按照自然地形的倾斜和规划坡度铺设下水道,装置排水闸井,再在地面上根据分区布局的原则进行全面设计。排水工程分为明渠和暗渠,明渠就是我们能看见的,比如排水沟;暗渠则如蛛网,密布于地下。从建成的长度来看,暗渠较多。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徐苹芳带领考古队员进行元大都考古发掘时,在北京西四十字路口附近发现了元代的排水渠。如今,这段下水道依然埋在西四的道路底下,入口处就在西四十字路口西北角的新华书店里。考古发掘的这段排水渠,是元大都南北干道两侧的排水渠,用宽1米、深1.65米的石条砌成。渠内石壁上还有当时一位工匠留下的字迹,显示刻字时间是“致和三年”,工匠的名字是“石匠刘三”。


图2


雨水顺着宫殿光滑的屋顶迅速流下,形成一道水幕。这是一场不小的雨,然而瓦上不存水,地上不见积水(图2左图)。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都留有坡度,雨水逐层向下流,台基的每一层都有排水孔和排水龙头(图2右上图)。这龙头的巧妙设计,不仅实用,更让排水成为特别的景致(图2右下图)。


故宫博物院退休工程师蒋博光曾撰文说,明、清两代北京城内的主干明沟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御河,即今北河沿至南河沿大街,一条在今天的北新华街,另一条在今白塔寺街和太平桥大街。外城的主干沟则主要是龙须沟和三里河。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起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并改造城池,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全部落成,明成祖朱棣下令正式迁都北京。从此以后,除去在明朝中叶又加建了一个外城城墙之外,紫禁城全城的总体布局直至1949年北京解放为止没有重大改变。


紫禁城外朝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站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你不得不仰视,这是因为巍峨壮观的三大殿都坐落在高高的汉白玉石底座上。这底座也叫须弥座,须弥座共有三层,总高达7米多,在每一层的四周都有许多精雕细刻的螭首(俗称“龙头”),各个惟肖惟妙、神气活现。


和太和殿一样,紫禁城里一些等级高的宫殿,都建筑在汉白玉石的台基之上,在晴好的天气,这样的排场充溢着高高在上的皇家气息,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在雨中,却是另一番奇观了:只见天上豪雨如泼,飞檐流水如瀑,须弥座四周上千个龙头昂首四顾,嘴中喷流如注……漫天的雨幕与整座建筑已然一体,每一个弯曲的角度,每一条漂亮的弧线,似乎都是为雨而生。


原来,这种设计并非仅仅为了凸显天子威严,它的实用功能也非常强,功能之一就是迅速排出雨水。每当天降大雨的时候,三大殿屋顶的水迅速地流向须弥座上,这大量的雨水,一部分通过石阶和丹壁迅速流向台基下面,另外的雨水则通过四周龙头的排水孔和两个龙头之间栏板上的排水孔排出。


三层龙头共计1142个,这些龙头是殿顶、台面的主要排水管。龙嘴里有一个又细又长的小孔,下大雨的时候,大量的水涌向龙头后面的入水孔,而因为小孔外小里大,又细又长,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压迫雨水从龙嘴出水孔喷涌而出。喷出的流水,在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景致和气势各不相同。


台基上的雨水逐层向下流,汇集到院落地面。院落正中南北走向的御路或甬道,其断面多呈“熊背”式样,即中间略高、两边稍低的形式,工匠以此构造作为院落的分水线。降雨时节,雨水首先顺地面坡度流入四周的排水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台阶石料上打出的“沟眼”穿过,或直接通过设有“钱眼”形状入水口的雨水石板汇入暗沟。


当你有机会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不妨注意一下广场四周的排水沟,如果在晴朗的日子里,这浅浅的排水沟简直不会引起人们丝毫的兴趣。不过可别小看这浅浅的沟槽,排水的功能非常好。排水沟由青石凿成,遇到配殿的台阶,就在石料上开凿半圆洞,和排水沟吻合。关于紫禁城排水沟,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据说宫里一个小太监偷偷把《清明上河图》盗出库房,逃跑时怕被人撞见,慌乱中便将画卷藏在某处宫殿的排水孔洞里,准备日后再夹带出宫。不料天不从人愿,当日就下起瓢泼大雨,而且一连下了三天。排水沟里的《清明上河图》被水浸泡,取出来时已经糟烂不可收拾——当然,这后来很容易被证实为假造的故事,因为《清明上河图》从未被水浸泡过。


全部紫禁城的雨水最终都依次通过支线、干线排入内金水河。蒋博光总结了故宫大体的雨水走向:将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内金水河河水从神武门迤西的水闸流入,经寿安宫西墙外,南至武英殿东折,经太和门前,过文渊阁前,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


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北京的水系流向是向东南流。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紫禁城的设计与北京的地形走向完全协调一致,也是北高南低。经测量,紫禁城北门神武门绝对高差46.05米,南门午门绝对高差44.28米,竖向高差约2米。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这近2米的高差,让雨水自然而然地从高处向低处流,而无需任何其他手段来驱动,可谓非常环保。


图3


紫禁城中的雨水最终排入内金水河,然后向外流入外金水河。上图为天安门前汉白玉石桥下的外金水河。紫禁城排水系统源自元大都,在营造元大都之前,当时的设计者结合北京全城水系,进行了合理的总体规划(图3左下图)。今日的紫禁城,依然沿用着几百年前的河道沟渠,其布局有序而巧妙(图3右下图)。


图4


图4是环绕紫禁城的筒子河,画面中间的建筑是紫禁城的角楼。筒子河是紫禁城的护城河,全长3.5公里,水面宽12米。以神武门、午门为南北轴线,东、西华门为东西轴线,筒子河划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部分,西华门和神武门门前路面下各有涵洞将四部分连通。历史上,筒子河是紫禁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介绍仅限专业级



太和门前内金水河涵洞



排水沟槽及“钱眼”



东筒子排水滴子



三大殿台基排水龙头

 

故宫排水系统简介: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瞬间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这些被排出的水,通过北高南低的地势泻入内金水河流出。故宫的排水,正是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沟,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纵横一气的排水设施,能够使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

  

据沈阳一位古城建筑专家介绍,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两套系统。明排水是通过铺地做出泛水,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据其介绍,承德避暑山庄也是这样建设的排水系统。归纳起来,一句话,整个系统,通过明暗等手段,到达一个目的:汇总往外排。

  

排水系统经历600年

  

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57年后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京城崩圯”。

  

而后,水灾不绝。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万历三十五年(1607)闰六月,顺天府大雨如注,昼夜不止,经二旬。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

  

上述史料显示,在明朝英宗时期,虽九门城垣塌决,但是紫禁城显然比元大都岿然淡定,没有出现“雨坏”局面。而万历年间的20天连续大雨,长安街出现积水,但故宫没有大面积积水情况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的紫禁城的排水系统经受了考验,原因到底何在?

  

城外三道防线预防洪水

  

据专家介绍,从地势上看,北京北依燕山,东临渤海,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水向东南流。从紫禁城来看,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差约2米。其排水设施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形特点而建。

  

专家称,这套排水系统的总特点,是将东西方向的雨水汇流入南北干沟内,然后流入内金水河。

  

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经过精心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每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外安排了完整的排水系统,减轻了城内的负担。

  

紫禁城外至少有三道防线:一是明内城护城河及大明濠、太平湖;二是西苑太液池和后海;三是外金水河和紫禁城的筒子河(护城河)。这些河渠一方面可用于城市供水,另一方面汛情之下亦可用于排水,先在外围保证不至于大量雨水和山洪流入紫禁城。

  

排水主干道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内河。在紫禁城西北角楼偏东的南河帮上,有一石砌券洞,便是内金水河流入宫内的进水口,设有控水闸,可以控制水位高低,遇汛则可以关闭。

  

按照专家的说法,内金水河所引为西郊玉泉山水,因西在五行中属金,“金生丽水”,故名金水河,“由神武门西地沟引护城河水流入宫内,沿西一带经武英殿前,至太和门前金水桥下,复流经文渊阁前至三座门,从銮驾库东南出紫禁城。”

  

内金水河全长2000多米,河帮、河底通用白石铺砌。河道曲折蜿蜒,或隐或现,传流整座紫禁城。不止用于美化环境、欣赏鱼藻,在兴建施工时,它是建筑用水的来源,而平时也是作为城内井水之外,消防用水的来源。

  

紫禁城内大小90多个院落,通过本院的排水沟道,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就近排入地下暗沟,最后都汇流于内金水河,再至东华门南隅的水闸流出,与外金水河汇合。

  

御路甬道加暗沟,汇总内金水河

  

紫禁城占地面积72公顷,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遇雨首先流入四周房基下的石水槽,亦即明沟。台阶或建筑物之类的障碍物则都开有券洞,亦即沟眼,方便地面水穿过障碍物。地面或明沟的水再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入水口多为方石板镂雕成明清铜币(大钱)形,即外圆中方镂成5个空洞,可以进水,称作钱眼。

  

以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四周栏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从1142个排水孔喷出,呈现“千龙喷水”景观,逐层下落,流到院内,使得台面无积水。台基四周设有石槽排水沟。

  

前三殿、后三宫都有一条南北向的御路。东西六宫等院落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御路、甬道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顺其地势,雨水能够直接从中间向两边排水。

  

如当太和殿的御路确定后,为使排水流畅,在铺砌地面前还要确定水流方向并找好坡度,将雨水汇集到东西两侧的排水明沟,又称荷叶沟内,引入院东南角的水沟门,经泊岸下的暗沟流入内金水河。

  

东西六宫诸院落基本为前后两进,院落之间有长街相间隔。甬道把院落分成两个排水区域,后院向前院排水,为使排水顺畅,预先需要确定前后院的水流落差坡度,俗称泛水。雨水自前院东西两侧水沟门经明沟,流入长街的暗沟内,再经支线汇入干线总汇于内金水河。

  

因为殿宇楼阁、假山亭台、鱼池花木的存在,御花园是故宫排水最复杂的地方。具体做法是先以御路将御花园分为东西两个排水渠,其间再细分若干小排水渠。以每个小区域的最低点作为暗沟的入水口。暗沟相互连通,再与园外干沟贯通,形成地下排水网络。

  

多条纵横沟渠内外排水

  

在故宫北城墙内、红宫墙外,即东西联房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大干沟,深约1.5米,宽约六七十厘米。上盖长方形石板,每隔20多块石板就有4块石板,两边凿出四个豁口,对在一起则是16个小洞,以便雨水漏入。沟西端与城隍庙内的金水河相通,雨水则泄入该处。东端则沿宫墙向南延伸,成为南北纵向干沟,雨水流入清史馆的金水河段。

  

除此之外,还有3条南北纵横直接进入内金水河的沟渠。一条在东六宫冬眠和宁寿宫的夹道里,北通神武门内的纬沟,往南绕过御茶膳房往东,再往南注入文华殿东面的内金水河。其中又经分叉,西穿奉先殿南群房。由西南墙角穿出。自箭亭东侧往南,由文华殿西墙外注入内金水河。

  

第四条南北沟渠自乾清门院内的西南角穿出,横过内右门穿入养心殿南库,然后由南库穿出隆宗门外,往南折,至武英殿东面的断虹桥处注入内金水河。

  

另外,东一、东二、西一、西二长街等小巷内都有短距离的南北向纵沟,分别接通乾清门内和乾清宫后向东、西泄水的纬沟和各宫廷院落的纬沟,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和某些小沟的中间高、两端低的自然跌落,迅速将雨水汇总,排入内河,流出宫外。

  

【资料来源】

原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处李宏伟《故宫为什么不积水》、中国国家图书馆王铭珍《紫禁城的防汛》、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蒋博光《紫禁城排水与北京城沟渠述略》、故宫博物院展览宣教部桑颖新《紫禁城的排水》、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萧正文《紫禁城内雨水如何排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