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人的两大追求,都与美女相关

 Sunny0cl6ltlu4 2016-07-23

“红袖添香”、“小红低唱“,你的首选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非读书人的最高憧憬。千百年来,读书人公认的人生最高胜境有二,一个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一个是小红唱歌我吹箫,两大胜境都与美女紧密相关。
◎红袖添香夜读书
红袖,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添香,为夜读的书生点烛添香。意为书生夜读时有美女陪伴。典出宋代词人赵彦端《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寿简斋先生》诗中也有“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句子。

据谈迁《枣林杂俎》:长安镇有个名叫赵慈的书生在临平山读书。长夜寂寞,就作了一首歌妓诗消遣,未久竟然有一位白衣美女来敲门。美女名唤素娥。赵慈让她坐下,素娥称赞他的诗做得好,赵慈就请她唱和,素娥随口吟道:


歌侧云鬟尚带羞,声声犹唱八甘州。歌来无力眉常敛,弹到伤心指半柔。肠断花前丝续怨,魂销月下梦陪愁。惹人无赖轻归去,今夜谁能伴锦裯?
赵慈留她陪宿,素娥笑着点头答应了。素娥夜夜为他添香伴读,后来又带赵慈到她的住处。环顾室内,家中物品都是白色。赵慈在素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临走时,素娥说:“如果想我,随时可来。”自此以后,赵慈诗文日进,才思泉涌,朋友们都惊讶不已。问他原因,赵慈笑而不答。
清代作家蒲松龄《聊斋》中的故事多与“红袖添香”有关。大多数书生未必有赵慈的结局美满,但他们宁愿受狐妖迷惑而误入歧途,也不愿选择单调寂寞的长夜苦读。
◎小红低唱我吹箫
   “小红低唱我吹箫”的男主角是宋代词人姜夔。他精通音律,善吹箫弹琴,尤擅长作曲。南宋光宗绍熙二年,姜夔去吴县拜访好友范成大。时值冬天,在赏梅游览后,乘兴创作了中国词史上著名的咏梅二词:《暗香》、《疏影》。范成大赞不绝口,让姜夔谱写新曲,令家中最擅歌唱的侍妾小红“肄习之”。果然是美若梵音、超凡除尘。范成大见小红美妙的歌声与姜夔动人的箫声极为融洽,当场将小红赠给了姜夔。
姜夔怕范成大反悔,当即携小红从吴县返回吴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客船行至吴中垂虹桥时,雪越下越大,身材与小红同样单薄的姜夔冻得直打哆嗦,此时忽生灵感,想出妙招。他让小红低声吟唱他新谱的曲子,他则倚舱吹起了洞箫。客船在细浪推涌的长湖中缓缓前行,漫天雪花飞舞,小红清亮的歌声和着姜夔悠扬的箫声,在天地相接的白色世界里任意飘荡。物我两忘、全身心投入演唱和吹奏的小红、姜夔一时忘却了寒冷,感觉到无比的快乐。

想想看,那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画面啊!


神奇的音乐使一对志趣相投的知音爱人心头平添暖意。安抵湖州后,姜夔以一首绝句《过垂虹》记载了这次难忘的旅行: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典雅、隽永、温馨、浪漫的画面就此定格,并成为永恒的经典,令后世文人无限神往。


“红袖添香”与“小红低唱“,前者是灵与肉的结合,后者则浸润着艺术的浪漫。朋友,如果二选一的话,你的选择是?
 
 
——————

【楚楚辞典】
 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疏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