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罗私享会.041【升级你的操作系统】

 小猪电子业 2016-07-23

成功的偶然背后,依然是有必然的部分,那就是先把自己搞定。尤其是如何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所以,对我接受的秘训,可以用三个词语总结:

1、认知

2、思维模式

3、格局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每一个人的认知、思维模式和格局的差异呢?


因为我现在还在读社会心理学在职硕士,所以我现在就很清楚,每一个人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文化,对一个人的思维等起着决定行的作用和影响。


而这些固有的思维和认知,就会造成我们思维中的一些障碍、盲点。在我所接触的这套知识系统里面,这就被成为叫做——积习, 长久以来而形成的习惯。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和能力,就是被一个又一个的积习所限制的。所以,一个人的成就是由他的心胸宽广度决定的。



回过来看认知、思维模式和格局:

1、认知


认知的背后,实际上是只是的累积,也叫作见识和阅历。

这个其实是三个层次中相对比较简单的。比如,我把罗胖到现在每一期的罗辑思维视频都听了一遍,所以我获取了很多的一些知识。当我有了这些知识之后,就能够对这个领域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见解,发表一定的看法等等。



这个依旧还是一个比较低的层次。所以,就需要来到第二个层面来看问题:

2、思维模式

这里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个人同样听了某一个讯息、知识,比如说罗辑思维的某一个节目,虽然他们听到的东西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会造成他们的认知最后是有很大差异的呢?

那这个背后就是思维模式的差异、立场的差异所造就的。立场我们往往很难改变,那么就要看思维模式的差异了。


所以,我把秘训中感悟到的一些模式,应用在我其他朋友身上,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跟踪的时候,同样能够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非常有效。


当然,改变这些思维模式,是需要一定的训练的。

在我的思维框架的底层代码中,主要有这些:

1、NLP的前提假设

2、NLP的理解层次

3、思维导图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4、道德经,抄读

5、孙子兵法,读了有100遍

6、等等


那么,这在秘训之后,结合我本身比较偏向于战略思维类型的特质,就让我的系统思维能力变得很强。所以,我越来越发现,我是很容易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的(意思就是,在这个我所感兴趣的领域,在知识和认知层面超过90%的普通人)。


这也让我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每切入一个领域的时候,就很容易通过系统性思维框架的方法,让新的领域的知识中和原有知识系统能够挂钩的时候,快速地破解新知识的系统和结构,然后短时间成为一个小小的专家了(至少够用、能混、能吹得头头是道吧)。


所以呢,我的NLP在心理辅导和治疗领域的能力,是听了李中莹老师的NLP执行师录音半个月之后基本具备的;而我的系统排列的能力,是直接通过参与他的工作坊等,当面“拷贝”过来的,很短时间内,我的系统排列应用水准就远超过那些跟着他混了2/3年的。背后就是有模式的破解和复制能力的存在。



3、格局


格局这个东西,太难改变了;但一旦改变,可能也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一般来说,可能500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的命运能够改变,都很不容易的。这样的人,一般去算命的话就算不准了。

那么怎么改变格局呢?


我所认知的,有两种方式:

1、高大上的方法,快速的——发大愿

假的没用,要真的大愿,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然后格局就会马上变化。

2、潜移默化的方法,可能更有效——身份设定

问自己“我想成为一个什么身份的人?”

“这个身份的人,应该是什么形象的?他每天应该是什么样的言行?他应该每天做什么?他每天思考的是什么?”


焦点所在,能量随行。所以,我的心思就全部聚焦在这个点上的,而利益是排在这个使命之后的,当使命达成的时候,钱是顺便的事情。


最后呢,关于今天的话题最后总结一个实用点的吧。


所有训练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形成【习惯】。而所谓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里面的高效能习惯,其实也就是“有好的效果的一些思维、行为模式,容易达到好的效果。”而任何的习惯,都是需要通过训练去达成的。当有效的思维、行为模式,不断地得到重复的时候,最终就变成了我们的一种不需要思考的本能,最终就形成了能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某一个领域的精深训练,《思考,快与慢》中的快思考,最终形成的就是不需要任何思考的能力,最终成为本能。而这些拥有某些方面能力的本能习惯的人,就是我们眼中的专家和天才。




知识共享,理性打赏。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然后静静等待,时间的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