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 受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影响 在金石君的脑海中 唐伯虎一直是这样一副模样:
“英俊潇洒、智勇双全、气语不凡、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风趣幽默、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台词) ▲唐伯虎作品《牡丹仕女图》 妥妥的风流才子一枚 有才、有财、又痴情 这样的设定 正是无数闺中少女倾心的对象 然而 历史会告诉你 伯虎并非影视剧里那般潇洒 ![]() ▲唐伯虎画像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 让金石君来数数伯虎的“黑历史” 考试“作弊”、宿妓喝酒、裸奔、画春宫…… 伯虎 这真的是你吗? ▲唐伯虎作品《步溪图》 在伯虎现存的作品中 经常会有这样一方印出现 ![]() ▲南京解元 不要小瞧了这一枚印 从这一方印中 可窥见伯虎一生中的大起大落 解元即乡试第一名 也就是说 伯虎中过举人 (科举时代称乡试考中为中举) 弘治十一年(1498年),28岁的伯虎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在他的《领解元后谢主司》一诗之中写道: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28岁便一试中举 而且还是以第一名的傲人成绩 这简直是赤裸裸地“拉仇恨” 来看看他的小伙伴们 文征明九试应天(没过) 祝允明五试应天(过了) 果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文征明(左)与祝枝山(右)已哭 值得一提的是 其实在乡试之前 伯虎就已经名动四海 那时 伯虎年仅十五、六岁 就取得了“童髫中科第一” 成为苏州府府学附生 有了“秀才”的头衔 一时间“四海惊称之” 又是第一名 感觉接下来就是中“会元”、中“状元”的节奏了 只可惜 一切皆因考试“作弊”而破灭了 弘治十二年(1499年),伯虎与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徐经是位巨商之子,为人十分豪爽。在京城等待会考期间,带着唐伯虎拜访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也包括当时的主考官大学士程敏政。由于后来的考试唐伯虎十分出色(如果不出意外,那一年,伯虎很可能就考中“会元”),也由于考试前徐经带着唐伯虎到程敏政家串了门,那些嫉恨才华的人终于抓住把柄,向有关方打了小报告,于是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一同被打入大牢,受尽冤屈吃尽苦头。后来由于没有真凭实据,虽然重获自由,但被终身取消了科考资格。 ▲唐伯虎作品《落花诗册》 《落花诗册》共30首,唐寅作落花诗那年三十五岁,离科场被黜之事不过五年,刚刚经历过人生的低谷,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落花诗》是唐寅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一,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酒。 从前声名在外 身边人恨不得捧他上天 而身败名裂之后 方见人情冷漠 连自己的老婆都与他翻了脸 改了嫁 伯虎的遭遇也当真是够惨的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 伯虎是因为“不检” 才招致横祸的 为什么说伯虎“不检”? 因为伯虎根本就是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boy 1、据说,在听从父命入了府学后,伯虎顽性不改,竟与小伙伴在学校水池里赤裸嬉戏,放到现在都接受不了的事,在明代,如此不合礼教之事,明里暗里不知道要被数落多少年。 2、再看乡试前的录科考试中,他居然和小伙伴宿妓饮酒,当时的主考官极为厌恶,差点让他“挂科”,没有资格参加会试,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若不是有人求情,伯虎的“中举”之路断然不会走的那样顺利。 ![]() ▲唐伯虎作品《王蜀宫妓图》 这放荡不羁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被取消科考资格后 伯虎这不羁的性子越发显露了 他漂流四方 纵情于酒色之中 甚至画了春宫 但要金石君说 这越是不羁的人 就越不想让别人窥见他的伤口 也不知道 当伯虎目睹“南京解元”这一枚印时 内心里忆起的是他曾经的辉煌 还是苦闷于当下的落魄 “南京解元”那样的辉煌历史 料定伯虎是忘不掉的 于是 当一个人向他伸出橄榄枝时 伯虎欣然接受了 ![]() ▲《唐伯虎点秋香》中林威饰演的宁王 这个人就是宁王 他看中伯虎的才气 想要招伯虎做幕僚 而伯虎去了没多久就发现宁王要造反 为了脱身 堂堂才子 成天装疯卖傻 (据说还吃*) 又脱了衣服在大街上裸奔 宁王无奈 只好放他还乡 唐伯虎因此逃过一劫 科举的失利 又被迫了裸奔保命 伯虎再也经受不起打击 就寻了桃花坞 筑了桃花庵 作《桃花庵歌》来聊以慰藉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伯虎的境界 一般人 当真领悟不来 ▲唐伯虎作品《梅花图》 许是出于对才子的同情 亦或是对于伯虎的向往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杜撰了《唐解元一笑姻缘》 即“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来源 冯梦龙与唐伯虎生活的时间隔了不过五十余年 不是不清楚伯虎的人生遭遇 之所以让这位才子“点秋香” 大概是因为唐解元的命运太过坎坷 不妨在小说中圆他一个美满人生吧 最后 如果您想看伯虎作品中都用了哪些印 请在金石印坊微信公众号中 回复关键词“唐伯虎”获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