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与激痛点学说初探

 严医生j117ka14 2016-07-23

针刀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与激痛点学说初探


权伍成 张秀芬

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理疗科 邮编100037


朱汉章教授创立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为广大的针刀医生们所学习和运用,为人民群众解除了无数的顽疾,在骨伤科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和骨性关节炎类疾病的治疗上独树一帜。

针刀医学的四大基础理论中以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尤其重要,下面就将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与激痛点理论进行比较,希望能够对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针刀医学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是抽象而概括的[1]

1、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范围

在朱汉章教授著的《针刀医学原理》中将慢性软组织损伤归属于运动系统疾病(作者认为,在后面的章节中有所扩展,但最有效而且最有特色的病种还是运动系统的慢性软组织损伤),而且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严重损伤(断、裂、破损等)而造成的瘫痪和废用的疾患排除在外。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概念只限定于四肢、躯干和内脏器官等痛、麻、胀、酸、肌肉轻度萎缩、功能障碍的伤科疾病范围内。

2、动态平衡失调的定义

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动态平衡失调论。

何谓动态平衡?何谓动态平衡失调?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躯干、四肢的活动在其功能范围内是自由的,可以完成它应当完成的动作,这叫动态平衡。慢性软组织(包括内脏器官)损伤,使得罹患肢体和器官轻重不同的功能活动受到限制,也就是说罹患肢体不能在其功能活动范围内自由完成它应当完成的运动,这就叫动态平衡失调。在《针刀医学原理》第四章第六节下的定义就是:人体器官在正常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以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就叫人体的“动态平衡”,反之则叫“动态平衡失调”。

动态平衡失调不仅是指宏观的四肢、躯干外在的动态平衡失调,而且主要是指内在的动态平衡失调。人体内部各种软组织在人体活动的时候,都在自己特定的范围内作相对运动,运动方式有的是点的运动,有的是面的运动,有的是线的运动,有的是综合的运动,这一运动错综复杂。只要存在什么因素限制了它们的相对运动,不能在它特定运动轨迹上自由完成自己的运动,就叫动态平衡失调。这就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第一位的主要的病理机制。

当这些软组织(主要是指肌肉)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发生粘连、挛缩或瘢痕,肌肉和其他组织就不可能在体内自由伸缩、滑动。这是一个点的病变,限制了软组织纵向的线的运动。这是动态平衡失调的内在含义。当患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后,这些肢体就不能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自由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这就是动态平衡失调的外延。

3、四大病理因素——粘连、瘢痕、挛缩、堵塞

动态平衡失调是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进行的总体概括和把握,它是最根本的也是第一位的病因。因为我们不管治疗哪一类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只要将它的动态平衡恢复,这个疾病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治疗。而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有四大病理因素,即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我们要想使动态平衡恢复,首先就要将这四大病理因素消除。

对于挛缩,是这样解释的:软组织损伤以后,大多数因自我保护机制而不敢舒张,而多是处在收缩状态,当自我修复完成后,该组织就变短了,当急性期过后,人体要进行正常的动能活动,该组织就不能舒张到正常的长度和宽度,因而就限制了人体的功能活动的范围,所以就成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从上述的阐述中不难看出,针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的新理论的核心是动态平衡失调,而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朱汉章教授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理论和学说中将其概括而成经典的理论,使其能够正确地指导临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理论来自临床,又指导临床,从针刀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是先有针刀的疗效而后才慢慢丰富和完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的。我们站在朱老师的肩膀上,怎样才能将针刀医学向前推动?就是要将针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并与现代的科学和医学相结合,使之能被更广大的医学界人士及普通患者所认可和接受。那突破点会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是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方面,更加具体的说是肌肉挛缩的病理机制。

动态平衡失调这一宏观概括是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患在动态下的组织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的变化为基本内容的。那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一宏观概括不断用组织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的方法来深入研究,将其最根本的病因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进行详尽的阐述,这样就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二、激痛点学说

1、激痛点之定义[2]

自从Travell 等人于1942 首次提出“激痛点”的概念以来,激痛点经常用于描述肌肉痛性损害。目前许多学者把激痛点(扳机点)(Trigger Point,简称Trp)定义为:在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性索条上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点。在各种文献中将其翻译成激痛点、激发点、扳机点、起发点等等。

2、激痛点之临床特征

其常见的临床特征为:

①按压激痛点可以诱发出局部疼痛和/或牵涉痛,这种疼痛与患者主诉的疼痛感受相似,按压亦可加重已存在的疼痛;

②快速按压激痛点可诱导出局部的肌肉颤搐反应,该反应是索条内部及围绕索条的肌纤维的快速收缩,快速用针刺入也能诱导出该反应;

③索条及周围相关的肌肉紧张性增高;

④由于疼痛,存在于肌筋膜激痛点附近的肌肉可能变得无力,但并没有明显的萎缩;

⑤存在肌筋膜激痛点的病人可伴有自主神经现象,包括血管收缩、竖毛反应、出汗、寒冷、过度分泌等现象。

肌筋膜激痛点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因机械刺激而产生的牵涉痛和局部肌肉颤搐。一般认为,具有自发性疼痛或对运动有反应性疼痛的点称为活性激痛点,而把仅在按压时有疼痛或不舒服的敏感点称为潜在激痛点。

体查时很容易检查到发生在四肢上的条索状激痛点。对有激痛点的患者来讲,在伸展受累的骨髂肌至总长的2/3时,患者或许会感觉到激痛点的存在。有时,受累的骨骼肌可变得非常紧张,使得患者无法察觉到变紧的结块,即使是发紧的条索状物也无法察觉到。有时触摸这些受累的骨骼肌会异常坚硬[3]

这与针刀医学中所描述的软组织的挛缩是一致的。

3、激痛点之影响[4]

激痛点除了引发疼痛及牵涉痛外,会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肌肉缩短,缩短了的肌肉又会拉紧不同结构组织,所以肌肉缩短是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亦是引致其他软组织及关节痛症的主要原因。肌肉缩短使附着肌肉的其他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增加肌腱的损伤;如肌腱炎、腱鞘炎,如果腱内有籽骨,则会引致软骨磨损和疼痛,若脊椎旁之肌肉缩短,则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脱出,肌肉缩短可引起肌肉排列的改变和关节活动异常,从而又可引起关节疼痛及退行性变化,肌肉对神经的压迫可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所以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上根据痛处位置来定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等,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肌肉缩短所致。

从上述阐述中不难看出,国外学者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也认识到了挛缩是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理因素之一,肌肉挛缩导致动态平衡失调,最终出现各种各样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激痛点的形成过程,虽然各学者说法互不相同,但学者们公认一共同点,便是激痛点是构成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关键,也是临床诊断的依据,所以有必要对激痛点深入研究。

4、激痛点之治疗

关于激痛点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激痛点和消除基本因素及诱因。可采取局部物理治疗、按摩、针刺,局部注射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王岩松[2]认为对单发的激痛点(扳机点)或伴有局限性肌筋膜病变的患者,可试行局部封闭治疗,病变部位的“弹拨”、“理顺”、“镇定”手法被认为是相当有效的措施。当以上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针刀剥离或射频热凝治疗。当激痛点(扳机点)是多发的并伴有大面积肌筋膜病变时,软组织松解术会收到良好的疗效。

有关激痛点[5]的生理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产生的原因等的现代研究也越来越多,日趋丰富。基于激痛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十分显著,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针刀与激痛点之关系

从上述文献的描述及临床实践和观察中,我们发现,针刀治疗的很多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与国外学者所说的激痛点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李殿宁主编的《针刀诊断与治疗精要》[6]中也载入了关于激痛点的相关内容,将激痛点与针刀治疗相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临床实践中摸索发展出来的针刀医学,若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进一步充实自己,完善自身。关于激痛点的发生机制存在争议,都尚处在假说、学说阶段,激痛点学说在病理生理学方面对肌肉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肌肉损伤类疾病的研究创造了很好的基础,而针刀治疗挛缩引起的激痛点的疗效明显比一般的物理治疗或者针刺、封闭治疗有效而且肯定。若在激痛点学说基础上,将针刀治疗作为干预措施,运用现代科学仪器(如超声影像或者CTMRI)来客观证实针刀的治疗效果,观察激痛点前后的病理变化,则对以针刀的临床评价研究及更进一步的机理探索将会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汉章. 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2-145.

[2] 王岩松,姚猛.肌筋膜扳机点的研究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63230-231.

[3] 李义凯.肌筋膜及扳机点.颈腰痛杂志,2002223180-81

[4] Gunn CC. Dry-Needling for chronicmusculoskeletal pain syndromes- clinical observations. Acupunctue – TheScientif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901(2): 235-240.

[5] 彭增福.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中国针灸,200855349-352.

[6] 李殿宁主编.针刀诊断与治疗精要.华夏出版社,2007.33-2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