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台辣椒种植

 灵犬莱西 2016-07-23

辣椒是家庭种植常见品种,只要了解辣椒的基本习性,其种植就变得简单,成功率较高。辣椒在长江沿线及华北各地都是一年生植物,每年冬季枯死。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海南、广西、广东及云南的南部,可以露地越冬,二年春暖又可发生新芽。在四川、贵州、江西等地一带,冬季利用保温措施防冻,也可以老根越冬。老根越冬的辣椒,因其结果早于新苗,在保护地种植技术普及以前,它是一种较能获得经济效益的辣椒,也好吃。

辣椒有哪些种类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属于茄科、辣椒属。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为”辛辣椒”、“微辣椒”甜辣”。按照果型,分为五种:

 1、樱桃类辣椒:叶中等大小,圆形、卵圆或椭圆形,果小如樱桃,圆形或扁圆形,红、黄或微紫色,辣味甚强,制干辣椒或供观赏,如成都的扣子椒、五色椒等;



 2、圆锥椒类:植株矮,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多向上生长,味辣,如仓平的鸡心椒等;


3、簇生椒类:叶狭长,果实簇生,向上生长,故亦称为朝天椒。果色深红,果肉薄,辣味甚强,油分高,多作干辣椒栽培,晚熟,耐热,抗病毒力强,如贵州七星椒等;


4、长椒类:株型矮小至高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中等,果实一般下垂,为长角形,先端尖,微弯曲,似牛角、羊角、线形。果肉薄或厚,肉薄、辛辣味浓,供干制、腌渍或制辣椒酱,如陕西的大角椒;肉厚,辛辣味适中的供鲜食,如长沙牛角椒等;




5、甜柿椒类:分枝性较弱,叶片和果实均较大。根据辣椒的生长分枝和结果习性,也可分为无限生长类型、有限生长类型和部分有限生长类型。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是墨西哥红辣椒辣。中国最辣的辣椒是云南景颇族地区出产的涮辣椒。据测定,它的辣度至少相当于朝天辣椒的10倍,只要把它在汤里涮几下,汤就染上辣味,一只涮辣椒可用上多次。


辣椒的生长阶段
辣椒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四个阶段。

①发芽期,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一般为10天左右。发芽期的养分主要靠种子供给,幼根吸收能力很弱。 

辣椒出芽时间较长,特别是早春温度不高育苗,最好浸种催芽,否则,出芽困难。

辣椒出芽需要暗光环境,故催芽要避光,播种要盖土。出芽后土壤不宜过湿,特别是温度高时,幼苗易患猝倒病。为此,需要育苗土事先消毒灭菌,或者充分翻晒。同时注意控水、通风、光照良好。

  

②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第一个花蕾出现为幼苗期。需50~60天时间。幼苗期分为两个阶段:2~3片真叶以前为基本营养生长阶段,4片真叶以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③开花坐果期,从第一朵花现蕾到第一朵花坐果为开花坐果期,一般10~15天。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特别突出,主要通过水肥等措施调节生长与发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达到生长与发育均衡。 

  

④结果期,从第一个辣椒坐果到收获末期属结果期,此期经历时间较长,一般50~120天左右。结果期以生殖生长为主,并继续进行营养生长,需水需肥量很大。此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促进秧果并旺,连续结果,以达到丰收的目的。


 

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辣椒性喜温暖,害怕寒冷(尤指霜冻),又忌高温和暴晒,喜潮湿又怕水涝,比较耐肥。具体是:

    1、温度:辣椒喜温不耐霜冻,在15~30℃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白天23-28℃、夜间18-23℃,低于15℃,植株生长缓慢,难以授粉,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发育不良或柱头干燥不能受精而落花,即使受精,果实也不能正常发育而干枯;所以,高温伏天,当气温超过35℃辣椒往往不坐果,盛果期适当降低夜温,有利于结果,即使降至8-10℃,也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夏季结果期间,如果土壤温度过高,尤其是强光直射地面,对根系发育不利,严重时能使暴露的根系褐变死亡,且易诱发病毒病。总之,辣椒整个生长期间,温度范围12-35℃,适宜温差为10℃,即白天26-27℃,夜间15-16℃,低于12℃就要覆膜保温,超过35℃就要浇水降温。


    2、光照:辣椒喜光,但又怕曝晒。光照过强,容易引起日烧病;光照偏弱,行间过于郁闭,易引起落花落果。种子发芽需要黑暗条件,但植株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光照。秋延后大棚辣椒育苗期必须进行遮荫,以免诱发病毒病和日烧病。辣椒属于短日照作物,但对光照时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日照长短,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及良好的营养条件,都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


    3、水分:辣椒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其植株本身需水量虽然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很发达,故需经常浇水,才能生长良好。一般大果型品种需水量较多,小果型品种需水量较少。辣椒在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同,种子发芽需要吸足水分。幼苗期植株露水不多,应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如果土壤湿度过大,根系就会发育不良,植株徒长纤弱。初花期,植株生长量大,需水量随之增加,但湿度过太还会造成落花。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水分供应不足影响果实膨大,如果空气过于干燥还会造成落花落果,因此,供给足够水分,经常保持地面湿润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4、土壤与营养:辣椒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上均可种植,但以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肥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砂壤土为宜。土壤酸碱度要求中性或微酸性。

    从辣椒的整个生长期看,对N、K需要量大,需P较少,N、P、K的搭配比例为1:0.5:1。辣椒幼苗期因植株幼小,吸收养分较少,但肥质要好。初花期,植株逐渐发育长大,但需肥量不太多,此期应避免施用过量的N肥,以防造成植株徒长,推迟开花坐果;盛果期,是N、P、K肥需求量最高的时期,N、P、K的吸收量分别占各自吸收总量的57%、61%、69%以上。N肥供枝叶发育,P、K肥促进根系的生长、果实的膨大以及增加果实的色泽。辣椒盛果期的施肥宜在采收前1-2天施用,一般每采收1次施1次肥。


5、整枝管理:辣椒一般不用过多整枝,家庭种植,只需注意简单整枝即可。习惯上把主茎上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椒”;—级分枝上结的2个果称为“对椒”;二级分枝上结的4个果称为“四门斗”;三级分枝上结的8个果称为“八面风”;再往上因结的果较多,称为“满天星”。这种类型的辣椒;在第一花下面的主茎与叶腋间的均可抽生侧枝;俗称之为“鸡毛腿”,栽培中应将其及早摘除(俗称打杈)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需要注意的是,门椒生长时,往往秧苗尚不够强壮,此时应早摘门椒,以免果实拖累秧苗营养生长。即便损失一个门椒,只要秧苗生长健壮,后面可结更多果实。


6、辣椒最常见的虫害:蚜虫和椿象。其中,蚜虫危害最甚,需要及时处置。如果在坐果前出现,用吡虫啉(一元一小袋)按说明化水喷叶,效果好,由于离采摘期时间很长,完全不必担心残留问题。如果已经坐果,此时可以用刷子蘸吡虫啉化水涂抹虫害处,通常嫩芽部位为主。对付椿象,家庭种植以手工捉即可。一般无需打药。



辣椒无土栽培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由于辣椒根系浅,再生能力弱,如果水培,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液增氧;

2、相对而言,辣椒采用基质培、二培(水培和基质培混合培)比较合适,成功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