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连手城乡互助:结对助学的跨越式发展 此次与武汉美网快乐帮合作,由丁锐老师牵头与汉中市团委联系与各县团委协作,各县团委已经填报走访申报结对助学人数近800人,县团委组织志愿者就近走访核实家庭贫困真实原因,试行志愿者签名负责制度(应公布抽查结果并拟定奖惩办法),扶贫社在组织志愿者到各县分片抽查以求监督和提高信度。 这是为了适应迅速扩大结对助学范围的新的尝试,最近丁锐老师已经开始牵头组织志愿者到各县抽查核实。扶贫社坚持诚信团结和雪中送炭,结对助学不分地域和社团,竭诚合作可直接与丁锐老师商洽。谢谢! 凡是结对助学,请与现在扶贫社统筹走访的丁老师qq 33329165联系,洋县范围应直接找县团委。 有多种渠道帮助,最重要的是通过镇村委民政办,向县民政局按照孤儿列入发给每月生活费800元,由国家财政支付。 如果孩子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多年无联系,祖父母年纪大无劳力,应属孤儿范围。 结对助学只是帮助上学,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政府出台救助孤儿办法,是非常好的政策。 从2010已经实施。 最好由村干部上报镇民政办,但估计村干部与他家关系不好,村干部只要据实上报不花任何费用。村干部不管的话, 你把走访情况和照片请村委签字,可以直接向镇民政办反映情况,民政办向县局上报就行了。政府办事,上下级必须衔接,民间只能反映情况,而且忌讳民间干预。你走访资料,对政府只是参考,只可用于助学。 全国都有,协税镇2010已经落实了,开始每月600元。 据我们所知,贫困家庭与村干部关系好的几乎没有,有些优惠政策村干部就是不管,举手之劳救助贫困也不做。 凡是离家三年以上,毫无联系的,按照法律就算失踪,可以注销户口的。 我们通过镇民政办,把乡镇爱心超市优抚券发到村委,许多村贫困家庭就是不知道,贫困村民和村干部普遍关系不好,原因固然很多,但是风气不好是主因,选举走过场是根本,干部不需要对村民负责,只要讨好上面就行。 也有一个孩子,表现出来非常可怜,上小学自己一人做饭,很多义工可怜孩子。邻居说这孩子无父无母,义工去看望孩子,村民说这孩子是公家的,送去东西邻居接手,实际上邻居是他婶婶。孩子确实母亲走了,父亲在外打工不回来,造成孤儿假象,实际上暗地与家里联系。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8月11日刊登记者专稿说,吉利控股集团曾于今年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的当天捐赠5000万元,资助1000个贫困学子的大学4年学费。与以往资助不同,该基金会特别组织团队深入贫困地区,对推荐、报名的贫困学生实地查访,进行甄选。前不久,记者跟随工作组千辛万苦,只为寻访两位深藏在大山中的贫困学生。 以下是记者随访的一张支出清单:从成都到重庆再到万州一个往返,交通费约450元,食宿费100元;从成都再到康定、炉霍一个往返,交通费约440元,食宿约200元,共计约1190元。然而这只是该项工作开支的一小部分。事实上,工作人员为核实一个孩子,要翻山越岭、舟车劳顿,期间所花的精力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记者不免想: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如此查访一两个贫困生是否必要?为何不能把查访工作,交给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去做?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显然有所顾虑。“吉利大学曾经办过一个宏志班,免费招收革命老区的贫寒学子,但其中一些学生出手阔绰,品学不优,根本谈不上贫困。”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说。而这些学生,正是当地一些政府部门推荐的,后来发现,这些学生多与有关部门的领导有某些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