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钝感和敏感

 雪原2030 2016-07-23



钝感

 

有时候会有钝感,比如对当下纷纭事件,对季节。

 

对当下的纷纭事件。

有人应声附和,有人风云般地犀利评论。

小姑娘我没有盲从的喜好,也没有风云般犀利评论的能力,就保持着“钝感”。

我想等我体验了世界,有评论的能力,可能会评点啥真知灼见来。

而现阶段我所能做的是,上我的班,看我的书,挣去看世界的钱。

渐渐明白,除了当下的这一刻是能确定、能掌控的,其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因此,不管世事如何变幻,做好眼前事,把握住所能把握的。

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踏实、心安。

 

对季节。

此刻我坐在书桌前,窗外树上的知了在叫。

蝉声提醒我现在是夏天。

这么迟钝,是不是因为这个夏天还没有吃过西瓜和冰淇淋,并且很少次大汗淋漓。

怎样才算感受到夏天的味道?可能是吃了无数个桃儿都不如吃一次西瓜来的真切。(写完去吃)


 

敏感

 

敏感一词多和孩子、少女联系一起。作为少女,怎么没有敏感的时候呢。

症候来时,是何时?

何时,不晓得。可能是随时。

总之,眉头一蹙,眼泪秒秒钟出来是有过的。

然而,现在常常会感动,却极少多愁善感了。我以为,多愁善感是一场自我消耗。消耗精神气,又不会改变什么。

越大越懒,懒得多愁善感,懒得在意,懒得生气。

精神气要都留着用来做滋养自己的事,留着开心。

 

其实,敏感更应该和某个领域创造者、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元气也是一样,以后会写写元气)

我们熟知乔布斯的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但他还有句“创造力,就是连接。”(对这两句话,我点了又点我无知的脑袋表示不能更同意)

连接,要求创造者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就要有敏锐的感知力。观察,发现,质疑,论证,打破,最终创造出新事物。


而要求对事物与事物或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敏锐的感知力,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求创造者是位通才。

翻翻过去艺术家、科技创造者的履历或生平,会发现他们都有很强的求知欲,爱好广泛,同时又专精于一项技艺。

曹雪芹是写作者,但对金石、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都有研究。

达芬奇是画画的,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又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


自古优秀无别法。保持好奇,保持敏感,同时肯下笨功夫学习。(也是勉励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