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时光

 吕瑞芮图书馆 2016-07-23

畅 游 湄 江

2016-07-02 读书时光

作者:严清秋

湄潭,是大自然赐给贵州高原的一颗璀灿明珠。

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漫山茶林,鸟语花香。在大山深处、湄江两岸、湄潭小城里有着许多许多的秀美风景:中国西南最大的万亩茶海;浙大西迁旧址;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壶;度假胜地仙谷山小镇;樱花如云的茶坡;国际温泉大酒店;新农村建设胜地田家沟、七彩部落……

在湄潭所有的美景里,最美的风光是湄江河。她发源于大山深处,带着大山的灵气、大山的质朴、大山的真诚。在湄潭高原的山川、田坝、村庄、城镇间蜿蜒曲折、弯来绕去,像一条长长的碧绿丝带,一路上将湄潭的所有风光激活、点缀。她是湄潭所有风景的核心,是湄潭的灵魂。

下面,我们一起乘上游船,顺流而下,去领略一段她的美丽吧。

我们的出发点,是一个人工堤坝,清清的湄江河水从坝上飞奔而下,形成一条美丽的瀑布。大坝里的水清彻见底,湄潭自来水厂从这里取水,供10余万湄潭县城市民饮用。说湄江河是湄潭人民的母亲河,一点不假。水坝的旁边,是我的母校湄潭中学,依山傍水,书声朗朗,一代代学子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起飞,为湄潭家乡,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游船出发了,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古朴的石桥,这座桥叫七星桥。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古代,湄潭县城内外的人们出入县城过河十分艰难,遇到下雨涨水,曾经淹死和冲走过很多人。清代乾隆五十二年,内县城大善人何士衡出面牵头建桥。在那样一个时代,要在宽宽在湄江河上建这么一座石桥,由于工程量大、技术上是十分不易,财力也就花了上万两白银。建桥耗尽了何士衡的财产,最后他坚持靠乞讨、募捐,于乾隆五十六年建好了这座桥。

离开七星桥,一个数亩大小的河心岛屿出现在眼前,这座岛叫万鸟归巢岛。岛上生长着茂密的一大片树林,树上是许多鸟儿的巢。每天清晨,各种鸟儿成群结队地飞出去,黄昏时分又成群结队地回到岛上栖息。与河流上游普陀寺的晨钟暮鼓遥相呼应。大家看,这会儿正有一群白鹤从岛上起飞呢。

我们的游船缓缓行驶,清清的湄江河水从船身旁静静流淌,空中不断地有各种鸟儿飞过,河面也不时有鱼儿跃起,两岸是湄潭县城干净整洁的街道,道旁大树参天,湄潭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城市。

最后,一座树木葱笼的青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座青山座落在湄潭县城的中心。整座山被森林密密地覆盖着,山脚是一长排临江而建的亭子,与河对面的“小江南”遥遥相望。我们能看到湄潭市民们在亭子里品着湄潭特产的翠芽,惬意地聊着天,一片休闲舒适的景象。山顶,一栋高达50余米的茶壶形建筑高高屹立,这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壶”了,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建筑。这栋壶,其实也是一栋高达15层的大楼,它外形气势磅礴,里面有酒店、餐厅、会议室等各种设施,真不愧为“天下第一”的美称。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船到这里,这一段难忘的旅程就结束了。湄江河根据水流落差,梯级建坝,整个县城内湄江河近20公里的行程,分为很多段。领略了这一段行程,还有很多美景在后面呢。

|读书时光(美文心语)作者原创投稿作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