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僧人一般沉静:平和心如何能拯救你的心智

 时间变成水 2016-07-24

读者Trina在一条留言评论中写道:

“Leo,我很欣赏你应对批评言论的平和心态,尤其是那些以“你(或你的作品)就是假货/胡说/白痴”开场的评论言语,这些争论甚至都没有牢固的理由前提。你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尽管博客名称中带有“禅境”二字,自己并不是佛教徒,但我认为你对佛教中’舍’(upeksa,对罪恶者漠然待之或保持中立)的概念有很好理解。”

对于并不知道这些概念的读者,“舍”或“平和心”是佛教中的“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之一 — 它们也被称作“四无量心”(其他三个是慈、悲、喜)。

Trina的留言很好指出了我对“禅境习惯”博客的文末评论,以及网上其他地方批评言论的态度,还有我对每日生活的态度。虽然我并非总能取得成功(自己也像其他人一样会生气或被激怒),平和心的确是我在努力实践的生活理念。这里有个小窍门:你对平和心练习得越多,自己就会越擅长此事,你也将变得更加快乐和理智。

若你留意我在其他博客上所发表文章的文末评论,便会看到一些针对我和我文章的极端负面言论(包括但不仅限于:我希望你断子绝孙;这个作者肯定是蠢货;这个家伙绝对是白痴)。不过,作为回应,我有几种选择:

1. 我可以用相似的负面言论去回应,导致增大自己与评论者和整个网络社区之间的敌意。我会因此感到非常愤怒和消极,在所有人面前看起来无比糟糕。人们倾向于用负面眼光评判消极人士。

2. 我还可以忽视那些评论,这是有效选项,但会让那些评论得不到回答。若其他人并不知道那些评论的错误本质,这种做法并非总是个人最佳选择。

3. 我也可以回答那些评论,但保持积极心态。这是我在所有情况下努力做出的选择。若有评论者认为我是个蠢货,好吧,我很可能无法改变对方想法。但如果他给出错误观点,我应当说清此事,同时感谢对方让我有机会阐明自己的文章。

这种做法的好处包括:a)你能阐明一个错误评论;b)你在网上看起来像个积极人士;c)你不会陷入负面感受之中;d)通过在互动过程中保持积极态度,有时你还能赢得对方的赞同。这种事在我身上发生过几次,自己甚至因此和不少人发展出良好交往关系。

这种在遭到攻击时也保持积极态度的处世哲学,可以应用在生活各个部分,而非只用于回应留言评论。我会用它每天应对各种人士。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使对方拒绝提升到你的觉悟水平,那也是他的问题,而非你的。

你如何能拓展平和心?下面就是我始终愿意给出的建议:

  • 学会冥想,即使只学一点也行。这是个很深的话题,我不打算在此详说。但基本而言,即使最简单的冥想做法,也能为你带来平和心态,还有实现平和心的生活视角。

  • 学会超脱自我,成为一名观察者。请尝试这种练习:想象自己正离开你的身体,悬浮其上,不断升得越来越高,直到你能从上向下审视自己、这个世界和周围人群。你只是个观察者,不会牵扯在当前情形之中。作为观察者,你不会生气或出现情绪波动... 你只是不带评判地进行观察。这种练习能帮你脱离周围事物的热闹状态,用更宏大的视角看待当前情形。

  • 深呼吸。若你发现自己正对某件事感到愤怒或有情绪反应,请深呼吸,后退一步。当你处于情绪化状态时,通常最好不要做出回应 — 你很可能会在以后反悔。如果一封邮件激起我的情绪反应,我经常把它留在那里不做回应,晚点再去处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在现实生活里和某人发生争论 — 请告诉对方你需要暂停一分钟,呼吸些新鲜空气,退出当前情形。之后你常会发现,自己能带着完全不同的解决途径回到争论之中。

  • 做个不粘锅。让事情自动滚落。请理解这世上总有人充满愤怒,表现粗鲁,或当天不顺。他们的问题无需变成你的。如果对方表现刻薄,你无需也跟着表现刻薄。请让他们的愤怒、恶评和刻薄,像鸭背上的水珠一样自动滚落。只有当你允许那粒愤怒的种子在自己体内落地生长后,对方才可能与你交战。只要你能让它自动滚落,忽视它,并保持微笑,事情常会变得越来越好。

  • 请寻求理解。如果某人对你说出刻薄话语,不必把它当成个人侮辱,请理解你并非对方世界里的中心 — 他们通常经历了一个糟糕早晨,或正面对婚姻危机,或无法很好理解眼前问题。人们表现愤怒和粗鲁总有原因 — 若你能理解这一点,事情处理起来就将轻松容易得多。

Leo Babauta(里奥·巴伯塔)

2007.04.06

www.stevepavlinachina.com

微信公众号:聪明人的个人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