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怎么培育人才

 为赢 2016-07-24

下为稻盛和夫讲演正文,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有部分删减。

在这个大会(第24届盛和塾世界大会)结束之前,我想讲一讲“培育人才”这个话题。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提出,培育人才是他们面临的经营课题。

培养内部人才:笨蛋战术

我经营的京瓷公司在成长到一定规模以后,我就感觉到,只靠我一个人,已经无法照管整个公司了。我从内心渴望这样的搭档和伙伴:他们理解我的思想,同我能力相仿,热爱公司,能为公司废寝忘食、努力工作。

但是,这样的人才实际上很难找到。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当然不会喜欢笨人,总是希望把聪明的、优秀的人才培养成出色的干部。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一心想留住的优秀人才,可能是因为头脑好使吧,他们很快就看不上手头的工作,不久就辞职而去了。

而留在公司里的人,我的用字可能不当,都是我原来并不看好的那些“愚笨”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对经营者的要求就是:通过锤炼那些留在公司里的平凡的人,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培养成合作伙伴,也就是培养成公司得力的干部。

一般来说,经营顾问们总是建议说:“要想培养人才,就应该更加放手,让部下独立去干”。实际放手委托部下做事,结果却把事情搞砸了。有实际经营经验的人,决不会说这些轻松漂亮的话。

 “要把公司搞好”“要提升业绩”,经营者自己必须站在最前头,以身作则,拼命工作。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依靠的人不多,更要率先垂范,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是引导企业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看着劲头十足、干活麻利的社长的背影,学习模仿、潜移默化,企业必须营造这样的氛围。尤其是向着新的事业领域进军,开创新局面的时候,都要在各方面培养出“一骑当千”的猛将。

常言说“经商即育人”。哪里都一样,谋求开展新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选派什么人去当现场的指挥官。如果派第一把手有困难,至少要派社长下面的二把手,真正有实力的人。但是,领导级别的人才派出去了,大本营的力量削弱了,那也不行。我考虑的办法是:把第二、第三把手留在大本营,拜托他们管好家里的工作。由我亲自出征,奔赴海外,去开辟新的据点。

因此,我出征所带的兵卒,就选择那些能力较差的、不够成熟的人,我称之为“笨蛋战术”。

当然,必要时我会回到大本营,关照那里的工作,然后再去前线打仗。在这过程中,原本那些在本公司被埋没的人,不够活跃的人,被我带到前线,与我同甘共苦、一起战斗,从中受到锤炼。

实际上,采用这种战术,第一把手要承受极大的辛劳,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但是,这样对培养人才有很大的好处。过去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的人,一下子精神焕发,干劲培增,干出成果。

这个“笨蛋战术”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稳守大本营,一个是培养人才。之所以能这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本营持续维持着高收益,能给新据点提供充分的补给,能让不成熟的员工在前线有锤炼的机会。

如果不在工作中将自己逼入绝境,就不可能打开困难的局面,也不可能让自己破茧重生。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进展,当事人已经束手无策。这时候最高领导人就要拿出勇气,做出撤退的决断。进攻的命令,谁都能下。但失败了要下撤退的决断,这事只有最高领导人才能做。事情到了最后的最后,领导人要有背负一切责任,承受一切责难的决心和勇气。

培养外部人才:提升人格

为了让公司获得飞跃性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光靠公司内部培养是不够的。这时,从外部得到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对企业领导人能力的一种考验。

最初的关口是企业老员工的抵制。这种事情多了,就会成为公司内部纠纷的种子。这时候,我会经常给老员工们讲这样一番话:

“既然我们有缘创立了京瓷公司,如果我们想把它做得更大更好,必须引进人才。这些中途进来的人才或许要位居诸位之上,请你们务必理解接受。一方面想把企业做大,同时却反对新人位居自己之上,不存在这样的选项。想把公司做大,就必须这么做。”

因此,在取得同甘共苦的老员工们认可和理解的基础上,从外部吸收新鲜血液。接着,必须给这些外来的、有才能的人才讲哲学,提升他们的人格。

往往越有才能的人,越以才能、知识为傲,看不起别人。从一开始,他们就有“自己是接受邀请才进公司的,入职是给公司面子”这种意识。同公司的关系,好像他们是居高临下。抱着这种意识做事,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哪怕社长提醒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认真听进去。这样的话,公司内部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常言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意孤行,可能造成重大失误。

就我而言,不管他多么重要,多么必不可缺,只要发现他的人格有问题,我就会毫不留情,严厉批评他、矫正他。但是,那些中途进公司的人,其中大多数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另外,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持有某种固定观念。所以只是轻描淡写说几句,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因此,为了改变那些偏执顽固的人的思维方式,我要‘拔除’他们的固定观念。好像冬天穿的衣服,从外套、上衣到内衣,要一件一件全部脱光。对方会拼命抵抗,他们不肯脱衣,就是不想剥离他们的固定观念。但是,将这些伪装全部剥去,他们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那种难看的样子。在真正的自己如实暴露出来后,我一贯提倡的思维方式才能作为哲学,装入他们的身体,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就是说,在“培养内部人才:笨蛋战术”这一判断基准之下,“要谦虚不要骄傲”“拥有坦诚之心”“怀有感谢之心”,通过掌握这些做人的基本的价值观,让这些具备才能的人提升自己的心性。

选择接班人:5个条件

企业必须基业长青,像接力赛一样,必须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个人。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不管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公司的干部,从企业最高领导人看来,总会觉得不放心。特别是领导人是创业者的话,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他们总想寻找同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的人才。

但是,这种充满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却不容易找到。一旦接班人选错,公司很快就会没落。 我对接班社长有5个条件要求:

1.必须在心中持有判断、决断所需要的基准

作为最后的决策者,后面不再有人。但这样的判断决断真的对吗?这时候就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甚至感到某种悲哀,接班人必须具备承受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

为了承担这种重大的责任,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持有判断、决断的基准,把这种基准作为心中的坐标轴。这个所谓基准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么一句话。因为社长手里握有极大的权力,所以必须排除一切私心,从“为员工”“为公司”,进一步讲“为社会为世人”这种“利他之心”出发,对所有的经营问题做出判断。

我曾经对京瓷的干部提出过以下要求: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希望大家要依据哲学进行判断。不妨想一想,‘在这种场合,如果是稻盛和夫,他会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在这基础之上,对事情做出决断。

2.对企业负有无限大的责任感

经营者要背负巨大的风险,所以常有人抱有不满:“要承担这么重大的责任,要付出如此的辛劳,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才合理”。

不要因为自己的辛劳而发牢骚、鸣不平,要意识到责任和使命感,并为此感到愉快和充实,认真掌握好经营之舵。

3.把自己的一切都倾注到公司中去

所谓组织,本来是没有意识和生命的无生物。经营者向它注入了意识乃至生命,它也如生物一样变得生动活泼。

如果社长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思考企业的事情,企业这个组织就是活的。 “即使牺牲自己的事情也要时时思考公司的事情,这就是自己的工作”。

4.为了追求员工物质和精神的幸福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当上经营的最高领导人,就会受到来自周围的吹捧和奉承,不知不觉之间,就会觉得自己挺伟大的,因而傲慢起来。

但是,如果不肯为了员工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没有人愿意追随他。同时,正因为社长比谁都更努力,才有资格严厉地批评员工、提醒员工。

5.受到员工尊敬的人

具备高尚的人格、卓越的见识,社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

具备上述五条的人,我认为就是符合了挑选接班人的条件。具备优秀的人性、人格、人品,当然,还应该具备实用会计学的知识,具备拓展事业所需要的充分才能。

要有德君子,不要有才小人

究竟是“能力重要还是人格重要”这样的争论,自古就有。中国《资治通鉴》依据才和德的关系,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里又说,可能的话,就应该选择才德兼备的圣人,或者德胜于才的君子。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人,那么与其选择有才能的小人,不如选择无才无德的所谓“愚人”。

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够选到德才兼备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至少要选那种才能虽不突出、但品格高尚的人。这样的人当接班人,才能让公司基业长青。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能不能得到这种具备优秀人格的人物,或者说能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完全取决于各位经营者你们自己的器量。俗话说“破锅配破盖”。领导人器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能召集到什么样的人才,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企业的发展规模有多大。

因此,各位经营者自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人品、人格、人生观、哲学、思维方式,扩展自己的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和接班人,让事业取得稳定的发展。这就是我常常讲的“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经营者,一定要在你们各自的企业里,努力培育人才,这才是经营者留给企业的最大的遗产,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

演讲者:稻盛和夫 翻译:曹岫云

编辑:铺小旺

◇  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就版权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铺小旺(微信ID:pupuwang001)协商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