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 | 两起潜在后果严重的乙炔气瓶着火事故

 伴乐一生 2016-07-24


导读

安全一直是任何工业生产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明显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从源头控制,甚至可以提前预防,可是对于不明显的安全隐患呢?小七告诉大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不知道隐患!


事故案例一



2004年7月6日13时50分左右,某企业合成车间的一次水总管道由于穿孔,需要补焊,车间安排了停工,由2名维修工配合焊工实施这次补焊作业。

 
15时20分左右,作业现场的乙炔气瓶上部突然起火,伴随着黄色火焰,冒出一股浓浓黑烟。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焊工竟不知所措,几乎惊呆在那里,而配合焊工作业的一青年维修工却表现得头脑清醒,遇惊不乱,他径直跑到距着火点15m外的灭火器材柜旁,提出一具小型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灭火器开关,瞬间将火扑灭,从而使得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


现场勘察情况


施焊单位是一个使用乙醇的防爆车间。施焊对象为车间西墙外、距地面2.5m高操作平台上方的架空一次水总管道。

上述操作平台开有一个长3.5m、宽3m,用于电动葫芦起吊作业的预留孔。乙炔气瓶、氧气瓶放置在操作台下,一楼的地面上,距离该预留孔西边水平距离为1m。动火部位在预留上方偏北,距其北边沿的水平距离为0.5m。 


预留孔下方的地面上,放置一个3t的卧式计量罐,该罐的一个圆形封头与乙炔气瓶相对,距离为1.8m。 


乙炔气瓶低压表的连接丝扣附近有乙炔气不完全燃烧后留下的较深的一片炭黑色。 


同时查明,由于该车间安全员错误地认为动火对象是一次水管道,且周围设备进行了清洗,便自作主张,未到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办理动火作业证。


事故原因分析


1、作业前,焊工忽视对施焊所需设备、工具的安全检查,未发现乙炔气瓶的安全附件低压表出现泄漏点。


2、实际上,放置在操作台下的2个气瓶与动火点的水平距离只有1.5m,违反了有关在动火作业中,乙炔气瓶放置点与焊接地点之间水平距离不小于10m的安全规定。

 
经现场模拟实验后证实,作业时,高处焊接作业产生的部分高温焊渣,落到预留孔下方的计量罐圆形封头上,经反弹后,溅射到对面的乙炔气瓶上方,点燃了低压表连接丝扣处泄漏出来的乙炔气体。 


上述两点,是这起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 


3、车间安全员未办理动火作业证,也未在动火前做全面的安全检查,属于失职和违章作业行为。 


由于负责动火审批的企业安全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不知道车间动火的信息,未到动火现场,这样一来,车间即失去了安全技术人员指导和监督、检查。这是乙炔气瓶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禁令》中有关在禁火区动火的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的安全规定。


2、按有关规定,在动火作业中,乙炔气瓶放置点与动火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0m。

 
3、在施焊作业前,对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工具、相关设备、作业现场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保证动火安全措施逐渐落实。


4、鉴于这起着火事故发生后现场员工的不同表现:有的临危不惧,或立即去打厂内消防电话报警,或提起灭火器灭火,而有的不知所措,这一现象反映出员工在心理素质和现场抢险、救护技能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事故案例二


某车间工人进行切割作业时,割炬熄灭,尝试几次仍然不能打燃,于是电焊工让看火人员查看乙炔气瓶是否没气了,看火人员发现乙炔气瓶处有光和浓烟,于是立即报警,并拿灭火器灭火,但未能成功。接到报警后,消防队立即赶赴现场将明火扑灭,但仍有气体从乙炔气瓶中泄出,消防人员继续喷水驱散泄漏的乙炔气体,15分钟后该气瓶内的乙炔气体自然泄漏完成,现场险情解除。被烟熏黑的乙炔瓶体及墙壁:



 

具体着火原因


割炬使用过程中熄火,焊工没有用专用工具清理割嘴,反而开大氧气阀想吹掉堵物,结果使氧气倒流入乙炔管内,再次点火所产生的火花造成混合气体在乙炔管内爆燃膨胀,导致乙炔管在与瓶头回火阀的连接处爆开。


经验教训


1、操作经验不足:


发现割炬回火熄灭后,未按照正常的操作关闭切割氧气,反而开大氧气阀来吹堵物,没有意识到此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2、未安装回火阀


应在瓶头位置和割炬处安装回火阀,由于现场提供的回火阀接头与割炬不配套,无法正常安装,因此此处并未按照要求安装合格的回火阀。割枪与气管线之间未安装回火阀,导致回火进入乙炔管;


3、工具使用不当


割炬使用过程中熄火,焊工应使用专用工具清理割嘴,但他却反而开大氧气阀想吹掉堵物,结果使氧气倒流入乙炔管内,再次点火所产生的火花造成混合气体在乙炔管内爆燃膨胀,导致乙炔管在与瓶头回火阀的连接处爆开。



所使用割炬结构图


安全措施


要落实热工作业措施。热工作业要求气割作业要安装回火阀,但因现场没有找到适合尺寸的回火阀可以使用,而将该措施忽略旁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