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制工具把蜂蜜摇出来
查看蜂王培育情况 有这么一个小老板,因兴趣,四年前买了两箱蜜蜂自己养着玩,如今,养蜜蜂却成了他“甜蜜的事业”,并给他一年带来十万元的收入。他就是40多岁的福建省建瓯人林明。 养蜂基地寻蜂王 11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林明位于永宁西偏卫生所附近的住处。此时,他正在屋顶查看蜂王培育生长的情况。记者注意到,屋顶有二十多个养蜂箱,许多蜜蜂在周围四处飞。林明拿着一块停满蜜蜂的蜂窝正在仔细地寻找着什么,脸上、手上并没有用东西遮盖。他说:“这里是我的蜂王培训基地,正在培育近二十只蜂王。” 蜂王长什么样?见记者一头雾水,林明打开一个蜂箱,从中取出一块蜂窝,在仔细观察后说:“看,这只身子比较长的就是蜂王。”顺着他手指的位置,记者果真看到一只蜜蜂的身子比其他蜂长一点,该蜂屁股后面还有一点白的东西。林明说:“已经和雄蜂交配了,再过十多天就可产卵。一天能产2000多枚。”随后,他指着一只个头相对较胖的蜂说,这是雄蜂,负责与蜂王交配,而其他相对细瘦的都是工蜂,负责采蜜。 蜂王是怎么培育的呢?据他介绍,把蜂王产的卵放在一个特制塑料壳里,培育十多天,再把塑料壳安放在蜂箱里,给它喂蜂王浆,十多天后就能成新蜂王。为提高产卵率,一般来说,蜂王产卵一到二年就要换掉。换蜂王也很简单,把老蜂王关在一个特制的小箱里就行,否则,老蜂王会命令工蜂杀死新蜂王。 因兴趣 “甜蜜”变成事业 听老林说得条条是道,记者还以为他是一个老养蜂人,不料,一问,他居然说养蜂才四年,且是因兴趣使然。 原来,老林是做服装生意的。前些年,认识一个养蜂人,此人常会给他一二斤蜂蜜。2012年,他向此人买了两箱蜜蜂,自己养着玩,同时向他学了一些养蜂技术。2013年,两箱蜜蜂变成12箱,有了一些收成,2014年,增加到40箱,养蜂成了家庭一项重要的收入。今年,由于服装生意不好做,他把服装生意交给妻子,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四月份,在龙眼、荔枝开花时,为赶花期,他带着60多箱蜜蜂到漳州住了一个多月。结果收获蜂蜜2400多斤,收入六七万元。 前几天,为赶本省又一个大花期,他把50多箱蜜蜂运到莆田,赶枇杷的花期。他说:“目前,因时间问题,仅在本省跑一下。而福建就两个大的花期,其中,漳州的春蜜多一点,而秋蜜少一些,但应该也有几万元的收入。平时,蜜蜂放养在石狮宝盖山下一个水库旁,采一些野菊花之类的蜜,也有一些收入。” 在辛苦中收获甜蜜 老林告诉记者,养蜂要有兴趣,不怕被蜂蜇。由于自己从小生长在农村,被蜂蜇是常有的事,养蜂后更是如此。前几天,一下子就被蜂蜇了七口,可能是有了免疫力,不会肿。但十多天前,去抓野蜂时,被蜇了四下,结果半夜发烧,还是很危险的。 他说,这些都没什么,主要的辛苦是在转场的时候。据他介绍,由于白天蜜蜂在外面,转场要在晚上进行。4月份,他到漳州放蜂时,晚上12点多才到目的地,还要再把蜂箱挑下来,的确累,但一想到很快就有收成,这些辛苦都值得。 记者注意到,他收获的蜜比较稠,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卖的是熟蜜,这种蜜是蜂在采蜜后,用翅膀扇了几天,把水分扇干后,再用白蜡封起来。因此我们收蜜时,要把白蜡割开,再把蜜摇下来。这种蜜虽然产量低,但有营养。而市场上许多人卖的是水蜜,即蜜蜂采蜜后当天就摇下来,这种蜜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也因蜂蜜质量有保障,目前,他家产的蜜供不应求。 老林说,养蜂虽是他无意中涉及的,但市场前景好,他将继续扩大规模,因为他已把养蜂当作自己的事业,好玩,又有收入! (记者 许长财) 作者:许长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