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的夏季,河西区挂甲寺街的几个昆虫迷小朋友偶尔在课间捉到几只蝴蝶,当宝贝一样带回家收藏留念。有的人夹在书里,有些则直接把标本装在瓶子里,结果不久蝴蝶就变得残缺不全、惨不忍睹了。近日,市自然博物馆的青年志愿者为来自挂甲寺街15个社区的青少年演出了科普剧,自然博物馆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展示翻制模型过程。青少年还在自然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蝴蝶园,深入了解相关蝴蝶知识,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作蝴蝶标本。
日前,挂甲寺街与市自然博物馆本着“优势利用,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馆街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签订了《馆街合作共建协议书》,建立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也为青少年提供科普实践提供更大空间。
“你们知道地球上的蝴蝶种类有一万多种,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呢?”“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上有各种花纹”“都有触角”“身子软软的”“翅膀上有粉……”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看来个个都是昆虫迷。“那为什么做标本,蝴蝶不容易腐烂呢?”这个问题难倒了同学们,他们面面相觑。
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蝴蝶是节肢动物,它有外骨骼,比如说翅膀上的纹路就是一种外骨骼,再比如虾、蟹等都是外骨骼的。而我们人是内骨骼生物,骨骼外包裹着肌肉等,肌肉容易腐烂。”回答问题的同时,志愿者给大家看了一段制作蝴蝶标本的短视频,马上就有孩子们迫不及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标本盒和展翅板,跃跃欲试了。
把蝴蝶身体放进沟槽,翅膀一侧用透明的硫酸纸片压住。用镊子夹住前翅基部边缘往蝴蝶前方提拉。等位置对了,用硫酸纸轻轻压住,用昆虫针在翅膀周边固定住。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侧的翅膀也固定住。前翅提到多少高度合适呢?把两片前翅后缘连成一条直线就好啦。
这样蝴蝶标本制作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放置在阴凉干燥环境几天或一两个星期,等待蝴蝶身体干燥僵硬。蝴蝶彻底干燥后,身体和翅膀位置就定型了。接下来,就可以撤昆虫针和硫酸纸了,美美的蝴蝶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太有意思了!”“这是我自己做的第一个标本呢!”看着美美的蝴蝶标本,挂甲寺街的孩子们大呼不过瘾,他们已经开始期待着下一次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撰文/孙岩朵 通讯员 苏鸿峰 摄影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