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 南昌路,旧名环龙路,只有14米到15米;它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全长也不过1.7公里左右。旧时,这里分成两条路,陶而斐司路(Route Dollfus)和环龙路(Route Vallon)。 陶而斐司路,是今天的南昌路东端重庆南路与雁荡路之间的一小段。而环龙路(Vallon),则是今天雁荡路以西的南昌路大部分路段。 “Vallon”则是法国飞行员的名字,1911年,法国人Vallon来到上海做飞行表演,但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突然熄火,Vallon原本有跳伞的机会,但他为了避免飞机坠落伤害到围观的群众,硬是将飞机开向空旷处,最终虽无人伤亡,但Vallon却随机迫降身亡。 为了纪念他,法租界当局在顾家宅公园(今复兴公园)内,为他建立纪念碑。1943年,汪伪政权接收法租界,将两条路统一以江西省会南昌改名为南昌路。 人们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其实,行走在法租界的马路上,我们往往因为一条路,更加深爱我们身在的城市-上海,上海的优雅底蕴深藏在这些马路里,一条条的马路藏着一个个弄堂,一个个弄堂里藏着一幢幢优美的建筑,一幢幢建筑里藏着一个个曾经的故事。。。 南昌路就是这样一条马路,南昌路的美并不属于那种一见倾心的,需要细细琢磨,探索,发现和品味,如果你有心慢慢的去审视南昌路,会发现深藏着美丽的建筑细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条路上有经典的Art-Deco建筑-南昌大楼,南昌大楼建于1933年,呈V字形耸立在南昌路茂名南路口,旧名阿斯特屈来特公寓(英语:Astrid Apartments),又称环龙公寓。 南昌大楼由永安地产公司投资,外国建筑设计师列文设计,于1933年建成在当时的环龙路(今南昌路)。 南昌大楼楼高8层,在旧上海也算得上高层大楼。它的外墙以奶黄色和淡绿砖贴面,建筑多处细节均以装饰艺术风格图案妆点。尤其是顶部尖塔上的图案,融入了太阳、闪电、山川、云朵等元素,构成一幅极具欣赏性的装饰艺术大作,于整栋大楼犹如冠冕上的宝石。 因其保姆楼和公寓楼分开和主仆分明的设计,南昌大楼当时也是被称为“等级森严”。1994年,南昌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这条路上有西安事变的主角之一,杨虎城的故居,可是现在,有几人路过会知道? 这条路上有曾经的法国总会,现在的科学会堂,里面有漂亮的彩窗。 这条路上,有一个名为上海别墅的弄堂。 这条路上,有浪漫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故居,在搬去延安中路四明村之前,徐志摩和陆小曼就住在南昌路上,南昌路和茂名南路路口还矗立着徐志摩的好友,诗人泰戈尔的铜像,每次路过南昌路,脑海里总是浮现两位诗人的诗句:最是你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天空没有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条马路路,有很多优美的建筑细节和立面装饰。 这条马路上,深藏着很多美好的建筑和漂亮的门窗。 很多人因为喜欢一条路,而在喜欢的马路上,寻寻觅觅自己的居所,不知道,你会这样做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