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

 江山寻梦 2016-07-24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心血管疾病方


高血压方

名方:

阳和息风汤

(江苏常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徐迪华经验方)

方药:黄芪30-50克,附片8-9克(先煎),天麻、熟地、山萸肉、茯芩、泽泻各15克,钩藤30克,川牛膝10-12克。

用法:前沸后用文火(小火)再煮20分钟,分2次服。

主治:高血压Ⅱ-Ⅲ期伴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或有闭塞性动脉硬化,出现心肾阳虚证候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暖,肢体浮肿,夜尿增多,舌淡胖而紫、脉弦劲,检查显示舒张压明显升高、左心室扩大)。

验方:

决明子粥

方药:决明子18克,粳米100克,冰糖15克。

用法:将决明子置于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却加水适量煎取药汁与粳米同煮成粥,再加入冰糖稍煮即可。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

主治:老年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习惯性便秘。

荐方:

1.仙人掌银耳山楂羹

方药:仙人掌100克,银耳、山楂各50克(干果30克即可)。

用法:仙人掌去皮后切成小丁,银耳、山楂浸泡一夜,洗净切碎,以常法熬炖银耳,将酥烂时放入仙人掌、山楂和冰糖,熬至汁糊成羹。早晚各食小半碗。

功效:健脾和胃,行气活血。

主治: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的辅助治疗。

点评:仙人掌、银耳、山楂是药食两用保健品,带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高。仙人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有机酸及微量元素;银耳含有多糖和钾、钙、磷、铁、镁等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山楂含酒石酸、枸檬酸、山楂酸、齐墩酸、槲皮素、内脂、苷类、解脂酶、黄酮类及糖类等。

中医认为,仙人掌具有消肿解毒、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的功能;银耳具有润肺滋阴的功能;山楂有消食化积、活血化淤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药均具有降血压、调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因此,本方适用于轻度的高血压、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症患者,如果中或重度患者,还常到医院诊治。

2.高血压食疗5方

(1)海带决明汤:海带30克,草决明15克,水煎,吃海带、饮汤。

点评:海带性寒、味咸、无毒,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通行利水等功效,可治痈肿、宿食不消、小便不畅、咳喘、水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从海带里提取的褐藻酸钠盐,具有降压作用。日本科学家用60度的水浸泡海带,再浓缩浸出液,给高血压患者服用,使其血压降低。科学家还把海带析出物甘露醇硝化制成治疗冠心病的药。决明子又名草决明,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代研究发现,决明子有降压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此方对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2)冰糖酸醋汤:陈圆100-200毫升,加入冰糖,搅动溶化成冰糖酸醋汤,每餐饭后饮1匙羹。

点评:醋具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以及防腐杀菌的作用。日本学者曾总结食醋的四大功效:一是防止和消除疲劳;二是降低血压和血清总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三是具有杀灭和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感冒的发生;四是有助于人体对食物中钙、磷、铁等物质的吸收利用。中医认为醋味酸入肝,有轻度平肝作用。所以该方有益于高血压的防治。

(3)荸荠海蜇饮:荸荠、海蜇皮各50-100克,浸洗,除去盐分,煮汤饮用,每日2次。

点评:茡荠、海蜇皮合用,古代称之为雪羹汤,是一款经典食疗方。该方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原来用于治疗阴虚内热的咳嗽、痰黄而黏稠、口燥咽干等症。近年也有不少用该方治疗高血压的报道,推测主要取其养阴清热的功效,针对高血压的阴虚阳亢体质,有改善症状的作用,疗效如何还需要考察,但是对于体质改善无疑有益的。

(4)芹菜葵瓜子:剥食葵瓜子,每日早晚各1把,同时取新鲜芹菜榨汁,早晚各饮半杯。

点评:葵瓜子仁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和成长,保护皮肤健康,并能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疾病的发生,对高血压患者是有益的。新鲜芹菜性寒,有清肝作用。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芹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芹菜中含有丰富的钾,这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对于血管硬化、神经衰弱患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芹菜还能够利尿,可促进人体组织内过量水分的排泄,对高血压有辅助治疗作用。芹菜叶中含钙、铁、钾等的量较叶柄要丰富得多。

(5)醋泡花生米:花生米浸入醋中一昼夜,每日早餐后吃10-20粒。

点评:研究发现,花生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和转化,具有降低血总胆固醇的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花生米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可防治出血性疾病。而花生米仁和花生壳有降血压、调血脂的作用。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如果与醋同用,效果会更好。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动脉硬化方

名方:

补脑汤

(浙江名医魏长春经验方)

方药:黄精、玉竹各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脑动脉硬化,脑中风后遗症以痴呆、健忘,眩晕为主症,经脑血流图、脑电图、多普勒、CT检查,证实为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者。还可治疗脑梗死、神经衰弱(以健忘、失眠为主症)、血管神经性头痛阴血亏虚、风阳窜络者。

验方:

1问荆荷叶茶

方药:问荆、荷叶、绿茶各20克。

用法:将上3味混合后开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每日2剂。

功效:动脉化淤,利尿止血,清热利湿。

主治:动脉硬化,血脂异常。

2.槐花木耳粥

方药:槐花10克,黑木耳20克,米65克。

用法:槐花以小布袋装好,黑木耳用清水浸发,切成宽1厘米条状,与洗好的米共煮,水开后文火煮至米粒开花即可。加芝麻油及少许盐调味空腹服用。

功效:调脂护脑。

主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痔疮出血。

点评:槐花含有芦丁,能柔软小血管,使之富全弹性不易破裂;黑木耳调血脂,长期食用有助于清除有害脂肪。此粥长期食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或保持小血管的功能,对预防脑血栓等脑血管意外的有一定的效果;对痔疮出血也有较好疗效。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冠心病方

名方:

1.辛芎二黄汤

(南京中医大学孟澍江教授经验方)

方药:细辛4克。川芎8克。生蒲黄15克,姜黄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寒邪盛者加半夏12克,薤白10克,桂枝6克,还可配合服苏合香丸。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属胸阳痹阳、痰淤互结者。

注意:中气不足者不宜服。

2瓜蒌薤白半夏汤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英教授经验方)

方药:全瓜蒌12克,薤白、半夏、郁金各10克,桂枝、陈皮、远志各5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出现痰浊痹阻者(表现为胸部痹痛、呼吸不畅、苔白脉细)。

注意:无明显痰浊证候者不宜服。

验方:

1三七花茶

方药:三七花6克,生三七粉1克。

用法:三七花用开水泡15-20分钟,冲服三七粉。每日1剂,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淤。止痛降压。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2.檀香川芎田七粥

方药:檀香12克(布包),川芎9克(布包),黑木耳20克,田七粉5克(后人),米25克。

用法:先煎川芎、檀香(只煮5分钟),取液备用;黑木耳与米共煮粥,粥成拌说田七粉和川芎、檀香液即可。空腹服用,食时加入适量花生油和少许盐调味。

功效:活血化淤,止痛护心。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点评:川芎活血化淤,扩张血管;檀香可止心痛;田七不仅能减少心肌耗氧量,而且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从而增强缓解心绞痛之效;黑木耳可预防血管硬化及清除有害血脂。此粥气味香浓,初服时有的人可能不易接受,但服几次以后,强烈的檀香、川芎气味反而对患者有一种安抚作用。

3.益气开痹汤

方药:生黄芪45克,丹参、全瓜蒌30克,党参、川芎、玄胡各15克,菖蒲、远志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

用法:浓煎2次,得汤液约5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祛淤化痰。

主治:冠心病。

4.愈梗通淤汤

方药:党参、生黄芪、紫丹参各15克,全当归、玄胡索、川芎、佩兰、陈皮、半夏各10克,广藿香12克,生大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功效:祛湿补肾,活血补血,清热燥湿。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5.银杏叶丹参汤

方药:银杏叶、瓜蒌、丹参各15克,薤白12克,郁金、甘草各10克。

用法:加300克水共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豁痰散节,化淤上痛。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点评: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与胸阳不振引起的痰滞、血淤有关。薤白、瓜蒌通阳豁痰,丹参活血化淤,郁金理气止痛,银杏叶降血黏度,诸药合用共起豁痰散节、化淤止痛作用。

6.养心定志扬

方药:茯神(或茯芩)、菖蒲、延胡索、远志、川芎、麦门冬、丹参各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五味子6克,太子参、龙骨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主治: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心律失常主

名方:

1.养心安神方

(上海市名老中医朱锡祺教授经验方)

方药:太子参、麦冬、丹参、百合各15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大枣7枚,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磁石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心阴,生心血,益心气,宁心神。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律失常。

加减:心悸甚者,加生铁落30克;梦多心烦者,加景天三七(又叫细叶费菜,有散淤、止血、安神的作用)30克,柏子仁12克;苔少口干者,加石斛15克,天花粉30克;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2-4.5克;若心率不快,舌不红者,用党参15克替换太子参,去磁石、龙骨、牡蛎,加仙灵脾12克。

2.养心解毒肠

(江苏高邮中医院主任医师郭建中经验方)

方药:太子参、麦冬、连翘各15克,炙甘草15克,生地30克,桂枝5克,丹参、板蓝根各20克,银花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主治:心悸,证属外感时邪,热伤心肌者(出现脉结带、胸闷、心悸、头昏、肢倦)。对心肌炎出现的心悸常可收效。

3.甘麦大枣汤

方药:甘草、茯神,远志、生地、五味子各15克,浮小麦60克,大枣10枚,党参、黄芪各30克,当归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心益气,滋阴安神。

主治:心律失常。

验方:

1.太子参方

方药:太子参15克,沙参、生地、丹参、龙齿、焦三仙、茯芩、夜交藤、芦根各30克,炒枣仁20克,麦冬、五味子、银花、连翘、竹茹、合欢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窦性心律失常。

2.川芎方

方药:太子参30克,川芎、赤芍、麦冬各15克,丹皮、五味子各10克。

用法:上药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窦性心律失常。

3.温通复脉汤

方药:党参、黄芪各10-15克,柴胡、白术、当归、制附子、炙甘草、陈皮、干姜、升麻各10克,肉桂1.5-3克(后下),净麻黄、细辛各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制成丸剂服用,每日3次,每次3克。

功效:益气补阳,温经散寒,提高脉率。

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以心动过缓为表现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加减:温而无燥,口干者可加石斛30克,知母、黄柏各6-10克,以制其燥,欲其温阳益气不助火;有血淤征象者,可加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活血通淤;有咽干、牙痛“上火”征象,不宜用大辛大热药者,药量酌减。或以巴戟天10克、仙灵脾30克、补骨脂12克温润药取代肉桂、附子及麻黄。久服者,更应注意阴阳寒热消长情况。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早搏方

验方:

1.黄芪当归饮

方药:黄芪30克,苦参、柏子仁各15克,当归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养心安神,益气养血。

主治:早搏。

2.甘参地黄汤

方药:甘松香、苦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生地黄30克,黄芪、党参、丹参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养心安神,滋补肝肾。

主治:早搏。

3.五味百合汤

方药:丹参30克,五味子6克,麦冬、玉竹、百合、当归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活血通脉,补益气阴。

主治:早搏。

荐方:

鹿衔草汤

方药:鹿衔草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功效:祛风除湿。

主治:早搏。

点评:早搏是由于心脏受到窦房结以外部位的错误“指令”而提前收缩。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搏。早搏本身没有独立的危险性。鹿衔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畡劳嗽。近年来有一些报道认为鹿衔草有治心律不齐的功效,有单独使用的,也有用苦寻、鹿衔草、炙甘草各10-15克水煎的。不过,有报道说鹿衔草长期用可以避孕,想要小宝宝的朋友,还是不用本方为好。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血脂异常方

验方:

1.菌陈泽泻茶

方药:菌陈、泽泻、葛根各5克。

用法:用开水冲泡后去渣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饮。

功效:平肝调指。

主治: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2.赤小豆山楂粥

方药:赤小豆60克,红糖、山楂各30克,米50克。

用法:赤小豆浸泡半日后,与山楂、米、红糖共同煮粥。温服。

功效:调脂。

主治:血脂异常,肥胖症,高血压,水肿病,脚湿气,令积停滞,肉积不消等症。

注意:慢性脾胃虚弱,经常大便稀薄的中老年人不宜服用。

3.滋肾养肝肠

方药:何首乌20克,枸杞、仙灵脾各12克,黄精、草决明各15克,桑寄生、灵芝、槐米各10克。

用法:滋养肝肾,调脂化淤。

主治:肝肾两虚型血脂异常者。

4.调指灵汤

方药:何首乌、决肯子、枸杞各15克,泽泻18克,生大黄6克,荷叶、蒲黄各10克,生山楂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补肾健脾,化痰祛淤。

主治:血脂异常。

5.醋糖姜饮

方药:鲜姜500克(洗净切成片),冰糖250克,白米醋1瓶。

用法:上药泡在一起,1周后饮用。每天早、晚各饮1匙,同时吃8片姜。

功效:活血化淤。

主治:血黏血稠。

6.益气化淤通痹汤

方药:麦冬、当归、党参各15克,川芎、赤芍各12克,桂枝、降香、炮附子、五味子各10克,丹参25克,生苡仁、生槐花各30克,三七粉2克(开水冲服)。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二煎沸后煎3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350-5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每剂分两次服完,睡前温服一半,余者第二日早饭后两小时温服,连服两剂停药1天,服药过程中停服任何中西药。

功效:益气养血,通阳化淤。

主治: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血脂异常等。症见心前区疼,头痛,口干,心烦易怒,脉弦劲,舌质红,苔薄白偏干,证属心肝气阴两虚、气滞血淤者。

加减:该病为虚中实证,虚为气虚,实为心肝血淤。虚多湿邪阻遏,如舌苔润白腻者,可用高丽参加白蔻温化湿邪;血淤必生热,如舌质嫩暗红者,可佐人半边莲,赤芍改为生白芍以敛肝阴;兼有肝气不疏者,佐入妙香附、炒枳壳;郁热之邪凌心犯脑形成失眠者,佐入少量的黄连,肉桂,因方中已有桂枝,仅加入少量的黄连以清心脾之郁热。

7.绞股蓝茶

方药:绞股蓝15克。

用法:将绞股蓝洗净,放入茶杯中,冲人白开水200毫升,加盖泡15分钟,趁热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午饮完后,下午重新用绞股蓝15克泡1杯)。

功效:搞疲劳,增强免疫力。

主治:血脂异常。

8.菊花决明子粥

方药: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先把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食。每日1次,5-7日为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降压通便。

主治:血脂异常。

注意:大便泄泻者忌服。

荐方:

花生壳调指汤

方药:花生壳100克,大枣5个,黄精、首乌各15克。

用法:加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调节血脂。

主治:血脂异常。

点评:血脂异常在中医属痰浊、湿浊、肥胖等范畴,花生壳可调血脂,大枣补中益气,黄精补气健脾,首乌补益精血,同时调节血脂。四药合用,既可健脾益气,化痰除温,又可调节血脂,因此对治疗血脂异常有一定疗效。本方对由于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所致的血脂异常症较为适宜。同时,还应配合饮食治疗,避免过食肥甘油腻之物。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雷诺氏症方

验方:

温经通脉汤

组成:炒白芍、当归、川桂柭、红花各10克,炙黄芪15克,炙甘草、北细辛、木通各5克,川芎6克。

用法:水煎服用,每日1剂。本方连服1月有效,连进3个月可控制病情。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雷诺氏症(肢端血管痉挛症)。

加减:本症以手指遇寒麻木甚至苍白,进而紫黑疼痛,甚则经久不愈为特征,此属中医血痹厥寒之证,脉沉细者可加附子10克。

血栓性脉管炎方

验方:

二参归银方

方药:丹参、玄参、金银花各30克,当归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血栓性脉管炎。

风湿性心脏病方

验方:

1.桑椹糖

方药:干桑椹200克,白砂糖500克。

用法:将白砂糖放入沙锅内,加少许水用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加入干桑椹碎末,搅匀,再继续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锅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把糖分割成小块。随量服食。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肝肾阴虚,心悸怔忡,头晕目眩,视物模糊,便秘。

2.梅花粥

方药:梅花5-10克,粳米50-100克。

用法: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梅花、少许砂糖同煮为粥。早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天。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肝郁气滞,胸闷疼痛,心悸气短。

3.莪术猪心饮

方药:莪术25无,猪心1个。

用法:将莪术、猪心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熟,放入少许调料调味。食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气血不足,淤血阻滞,胸闷胸痛,心悸不安,气短,睡眠不安。

4.党参泥鳅汤

方药:活泥鳅100克,党参20克。

用法:将泥鳅洗净弃头尾及内脏,入少许食盐及姜腌制15分钟。锅内放油烧七成热,入泥鳅炒至半熟,入清汤或开水,加入党参同炖至熟烂,加入姜末、盐等佐料,起锅前再加葱花、味精。每日1次,佐餐食用。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脾虚有湿,心悸气短,身体困重,大便不实。

5.黄精粥

方药:黄精50克,粳米100克。

用法:黄精用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与黄精放入锅内,加清水,武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成。晨起作早餐食用。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阴精亏损,心悸怔忡,气短乏力。

6.参归山药猪腰汤

主药:猪腰1个,山药30克,人参、当归各10克。

用法: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切片备用。人参、当归放入沙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再加入猪腰子、山药、略煮至熟后加麻油、葱、姜。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服7天。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气血虚,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自汗,腰痛。

心血管疾病方(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