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练达气沉丹田

 瀞舒凝兰 2016-07-24




        说:“如何才能练达气沉丹田?”

        本人在最近一年练拳实践中,一直就何为气沉丹田进行反复练习和体会,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段时间练拳,突然感觉到丹田处内气充盈,丝凉丝凉,舒坦释然,转跨发劲时更是松脆利落,劲力十足,好像立马可以把一只老虎打死一样。这就是太极拳家说的气沉丹田,力源于丹田,通达周身,挨着何处何处拳的道理吧。



        自己认真思考着如何才能练到气沉丹田的问题,既可以自己总结提高,也可以给初学者引引路。何为气沉丹田?拳书有说,丹田是人体肚脐眼往下往里一寸半的位置。此位置有前列腺和膀胱等人体器官,也是人体髋骨盘的中心。气沉丹田就是人感觉在丹田处有内气充盈,或鼓荡,或回旋,发劲时气走全身。何为气,这里我认为应该是人对自己身体内部物理运动的一种自我感觉,是意念的聚集,是劲力的引子。气沉丹田是一个人功夫修炼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产生的一种自我感觉。



        如何才能练达气沉丹田?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行。即招熟、练出下盘功夫、松柔懂劲、扣臀松沉跨、虚领顶劲、逆呼吸。这些功夫都掌握后,气沉丹田的功夫才能水到渠成。由此可知气沉丹田是刻苦修炼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技巧。

        一、招熟。就是要求初学者必须经过反复练习, 按照师傅的要求把太极拳套路动作完整无误打出来。这一步最基础,一个人如果连套路都无法很好打完,哪里谈得上会太极拳呢?以陈式太极拳83式为例,一般人都要练一年至两年才能招熟。

        二、练出下盘功夫。我说的是我们要坚持反复练习,把我们的身体力量特别是下盘力量练出来。这是功夫的基础。少林寺电影里,我们常看到刚进寺庙修炼的人,首先要站桩提水,这就是练出力量的过程。没有足够的力量,我们连一些基本的下蹲动作都做得吃力,更谈不上完成复杂的动作了。这个阶段和招熟是可以同时完成的。

        三、松柔懂劲。人体的劲复杂多种,就算很有名的太极拳家也不敢说自己什么劲路都懂。 可以说我们的太极拳修炼的过程是一个懂劲的过程。 我这里说的懂劲特指初步了解人体的力量来源和劲路走向。我们的拳练到一定程度后,师傅就要求我们把拳打松打柔,之后我们就逐渐能感受到打拳的力源自大地,通过大地的反作用力将劲力传到下盘跨部,然后通过跨部发到需要的身体部位去。这个劲力的运行传导不但是力到,更要意念到,即是我们的意识能感知力的走向。以上三点是必经的步骤,是要求我们刻苦练习的,没有捷径可走,可以说没有三年的功夫一般人很难做到。以下三点则是修炼的技巧和要领,虽然也需要不断修炼才得,但更需要习练者的悟性,没有一定的悟性,怕是多年修炼而不得。

        四、扣臀松沉跨。这其实是练功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发劲的技术之一。为什么要扣臀?首先扣臀能让丹田部位的内部空间增大,确保内气在丹田内有足够的空间,与扣臀相反的是翘臀,翘臀使丹田部位变扁了,体积变小了,内气自然不易聚集。另外扣臀可使人体的腰椎尽量挺直,使得丹田的劲能快速向上身传导。松沉跨,就是要求我们练拳时特别是下蹲动作时跨部要松和沉,跨就是髋骨和股骨的连接处,即股沟。从生理上讲,一般情况下人体下蹲,会有臀部和大腿部位的肌肉收缩和股沟处的肌肉伸张两部分力产生,而练过松跨的人,股沟处的肌肉几乎是放松的,没有多少伸张力,只有臀部和大腿部位的肌肉的收缩力在作用。这就是松跨的生理原理。能松跨,沉跨和转跨就水到渠成了。转跨是发弹抖劲的基础。

        五、虚领顶劲。这是要求习练者头部悬直,目光平视有神,脖子伸直,松肩,坠肘,含胸。给人气宇轩昂的感觉。虚领顶劲和扣臀这两个动作掌握了,人体的任督二脉的线路就通顺了,无阻滞无折弯了。为内气运行打下基础。

        六、逆呼吸。马虹老师的《丹田内转论》里,对逆呼吸的方法讲解的非常清楚,我这里不再多讲。简单点说,逆呼吸就是呼气丹田鼓荡,吸气丹田收缩。我们在套路的练习中运用逆呼吸法进行呼吸的练习,只要坚持不懈,很快就能感到气沉丹田时内气在丹田处鼓荡,就能感觉到内气随着意念可在体内游走。到了这一步,气沉丹田基本就练成了。当然,除了上面这些要求和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还要注意精神要集中,套路动作要慢练,用心去感觉去体会内气在身体内的运动变化规律。体不体会得到就要看个人的专注和悟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