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城望族冯氏

 caihs 2016-07-24

生活|便民|美食|折扣。这里,不仅仅只有古城

千年望族慈城冯氏

小编在慈城生活工作,发现姓冯的人特别多。

后来有兴趣了解了下慈城冯氏,

原来冯氏在慈城是望族,

在慈城,冯家可有‘冯半城’这一说法。



  太湖路 

冯家“发源之远,簪缨之盛,本支之盛”,

在族谱上有详尽记载。

其始祖可以上溯到汉。

据《慈溪县志》记载,

汉献帝建安年间(196年~219年),

冯氏先祖从婺州迁至慈溪之金川乡(今慈城)。

  太湖路 

千余年来,

冯氏后裔从政、治学、经商传家,

使慈城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

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

收编了200余位冯姓名人,

其中慈城冯家有14人。

在浙江有“南浔刘家,

慈溪冯家”的说法。



寻根   冯俞宅

有一个远嫁湖南的冯家女儿,

回到慈城,在一间老屋前来回徘徊。

出嫁时,

娘家的陪嫁箱子底部,

压着一副“大树将军后,凌云学士家”的对联,

到了慈城,她终于回到了久在梦中的家。


2014年5月14日,

74岁高龄的冯昭奎老先生

从北京来到慈城太湖路5号,

探访冯君木故居。

冯昭奎的爷爷冯君木

是民国著名国学家、文学家。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

荣誉学部委员的冯昭奎是第一次来慈城,

故居的一切让他深思凝望,

驻足长留,感慨万千。





冯昭奎是第几拨前往慈城寻根问祖的冯氏后人,
慈城是冯氏后裔影响最大的聚居地,
来此寻根的冯氏后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寻根,要有根基,

乡愁,要有载体,

这些慈城是否都保存了这些文化的密码呢?


答案 ,当然是肯定的。

2006年,聚集在太湖路、太阳殿路历史街区的冯岳彩绘台门、冯宅、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房等古建筑,连同孔庙一起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些高耸的马头墙,

那些广阔又深邃的庭院,

那些星罗棋布的石窗砖饰,

无不述说着冯家千年望族的荣耀。

冯俞宅


冯俞宅马头墙


如此众多的明清古建筑,

并且以一个家族的形式留存,

不仅在宁波独领风骚,

在浙东也是罕见的,

自然这也成了冯家作为千年望族的一个例证。



俗话说“冯家屋,俞家谷”,
旧时,
太阳殿路南边有一条小河,
河的南岸就是俞家的仓屋,
用来存放收租的粮食,
一排长长的仓屋从花园弄直至小东门城墙附近,
足足有几十间房子,
可见俞家每年有多少田租粮可入库。

在老慈城人的记忆中,
太湖路东侧俞宅高高的围墙后面,
似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宅门前地上铺着一块块红石板,
房屋中间开了畚斗大门,
旁边有一扇石窗刻着一个“禄”字。


作者:牛 Unc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