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电影看五遍才能找出真凶

 不二BPANDA 2016-07-24

昨天说了部国产悬疑片。


真·悬疑粉云舅看完,一脸不服气:


就介个,来来去去才仨主角,算啥。


我偶像罗伯特·奥尔特曼拍的片,七八十个人物,照样玩得溜,人家那才叫“妙片”。


Sir有点懵:等等,奥特曼?


然后脸上留下了他的巴掌印。



好吧,既然这么牛,今天就请云舅出马,让他给你们好好说说。


这个“每部片都绝对值得看五遍以上,还能看出新花样”的牛逼导演。


这是被打肿了脸的分割线


今天云舅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导演。


罗伯特·奥尔特曼

Robert Altman



(1925-2006)


很多人可能摸不着头脑。


一句话简单介绍——


他是这个世界上拍群像戏拍得最好的电影大师。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二能实现戛纳金棕榈、威尼斯金狮和柏林金熊奖大满贯的导演(另一个是谁你们猜)


他提名五次却从未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是奥斯卡的历史污点之一。



最后奥斯卡给了他一尊终身成就奖


奥尔特曼说:


有人说看过我的电影,但他们却只看过一遍。


不错,他的电影,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那种巨型派对片,比如1978年的《婚礼》、比如2001年《高斯福庄园》。



《婚礼》


一上场就二三十多个角色,简直快把观众逼疯。


当你发现眼前不断地闪出新人物,而每个人物都没有介绍自己并熟得像一家人一样互相打招呼时——


你千万不要退缩。


这是看奥尔特曼电影的关键时刻,你只要两眼一闭,两腿一伸——


就忍过去了。




再看一会儿,人物自己会清晰起来。


这时就到了渐入佳境、慢慢变得情难自控的境界了。



接下来眉开眼笑眉飞色舞,自是不在话下。




奥尔特曼最厉害的,不是他表面上的电影手法。


他的群像戏之所以强大,更多是因为他把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放到了他的电影里。


是那种有点“游戏人间”式的老辣思考,是那种看似冷眼旁观但又游戏其中,把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一展现的境界。




今天云舅就让你讲一部他晚期的代表作品——


高斯福庄园

Gosford Park




做为资深推理小说粉的云舅,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推理题材中的类型模式,叫“暴风雪山庄”。


说的就是一群人聚集于一座建筑物之内,出于各种原因无法跟外界联系(最常见的就是被暴风雪围困),而在这个封闭空间里,杀人命案就在眼皮底下发生,谁是凶手?


这种模式自从推理界人称阿婆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无人生还》中使用之后,几十年来被各类推理作家用得不亦乐乎,你看都看腻了。



去年BBC拍摄的《无人生还》


《高斯福庄园》的故事从表面上看,也正是这种模式。但影片包含了非常多的变奏,也就是被“奥尔特曼”化了。


在他的手下,最俗套的题材也能变成一部极具艺术逼格的杰作。


《高斯福庄园》片名点题,所谓的“暴风雪山庄”,就是这个庄园。


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也没在正片里出现过“高斯福庄园”这个词。


也许从这一点开始,奥尔特曼就已经把影片打上了自己的黑色幽默标签。


影片第一个镜头就很特别,摄影机从一个水坑升起来。




为什么是一个水坑?


水坑里就只有水吗?


当然不是,水里还有一个小庄园的倒影。




为什么要从污水坑里拍庄园?


因为本片背景是建立于英国贵族在一战后的没落时代,贵族们不光鲜的时代。


除此之外,水坑还显示当天有雨。


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下着这场令人不愉快的雨水。


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极为重要,它能确定全片基础。


而导演奥尔特曼一开始就拍水坑,明显已把这片子设定得非常不小清新,有种写实的尴尬感,区别于印象中英式风格高大上的《唐顿庄园》之类。



《唐顿庄园》


摄影机升起后,我们看到了伯爵夫人的住处。




跟普通人比这也算是个大屋子,但跟后面的高斯福庄园,它就完全被秒出几条街。




建筑的色调也是白褐灰,小气破旧,水渍遍布。


一个词:没落。


另外,自己家门口就有这么大一个水坑,却没钱修补,可见主人财政上也是摇摇欲坠。


虽然没落,但她还是有专车接送,可谓死而不僵。


这辆开过水坑的汽车,也是让镜头向上升带出环境的叙事动机——


你也可以说,就算没这破车,老子也能把镜头升起来,你管得着吗——


所以,差的导演就是喜欢硬来。


这个升镜头,前景一直是一颗老树,枯枝下的庄园(影片后面也出现不少类似镜头),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你看,光是第一个镜头,云舅我就读解出这么多含义,你当大师级别的导演,真的是吹出来的咩?




这辆车子接上了伯爵夫人和女仆玛丽,开往高斯福庄园。


这个女仆是影片的核心角色。




她其实在第一个镜头里就出现了,那个时候她在远景中是个小人影,出场非常不起眼。




再加上她衣着灰土,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还一直被雨浇的乡下口音妞。


如果你不看到最后几场戏,可能没有人能够猜得出,她是 “名侦探”——


所有推理故事中必备的角色,就像福尔摩斯、波洛一样。




但这个土气的女仆如何能当上这个角色,正是奥尔特曼和编剧设计的又一条“反骨”。 


像奥尔特曼的大多数“群戏片”一样,本片人物众多。




尤其在大家开始进入高斯福庄园时,加上奥尔特曼标识性的多轨对白声音重叠,观众的混乱已经达到了高潮。


主人家是威廉老爷和西尔维娅夫人。




来做客的嘉宾除了一开始的伯爵夫人外,还有女主人的两个姐妹的家庭。




还有堂弟演员,及好莱坞制片人等等一大堆人。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仆人,这些仆人也有大量的戏份。




更让人崩溃的是,庄园里等级制度森严,起居空间分为“楼上”和“楼下”,楼下的仆人们在彼此称呼的时候,用的是自己楼上主人的名字——


当然他们各自还有真名。




这还没完,人物彼此之间关系也有亲有疏。


有人在打招呼的时候亲切回应,有人只是漠然点头。


每个表情都有所指,每个动作都有含义。




这种同时出现的超大信息量,足以让刚看本片的观众们头晕脑胀。


但你一旦错过,又不能完全欣赏到潜台词。


比如画中庄园主威廉老爷抱着的爱犬,可谓神憎鬼厌,几乎人人私下都要骂上两句,踢上一脚。




但只要它抱在老爷怀里的时候,所有人都笑脸相迎,视之为宝。


那些笑容和鄙视的表情,都是一闪而过,需要仔细分辨。




比如庄园的女管家威尔逊,第一次发现有位仆人名字叫帕克斯时,她和老姐姐科洛夫那惊谔的表情,也是瞬间即逝。




这个关键信息很容易就淹没在其它的信息里,但你直到最后才发现——


这些细节直指最后的真相。


可以说,影片在一开始就已经进行了凶手的暗示。


而且导演奥尔特曼说过:


我的电影本来就要多看几遍。


所以当你在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导演的每个细节都埋伏着用意。


毕竟,相比他在《婚礼》里的四十多个角色,《高斯福庄园》已经算“心慈手软”了。




接下来,摄影机颇有些欢快地穿梭于楼下仆人的楼道中(意味着底层人民的活力)


这时候影片给出了又一个重要的推理元素——


一瓶毒药的特写。




导演并没有特意指出会是谁下手、用哪瓶毒药下手。


相反,他的意图是描绘每个人的情感和经历,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


或者说,凶手是谁并不重要,影片关注的,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


这正是奥尔特曼对传统谋杀题材的改造。


下面这两个镜头是一前一后紧接着的。



从色彩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楼上”贵族与“楼下”仆人的些许区别。


老爷们的衣着一率是浅灰色系,款式低调奢华但千篇一律(每吃一顿饭就要换一套衣服)


他们的客厅墙面是红色,环境光线充足。




仆人的服装是深灰、黑色系。


他们的墙面是浅黄绿色,人物面部较暗,因为整个仆人区域是缺乏窗户和自然光线的。




像这样的灯光、服装、道具细节的用心处理,在影片中可谓比比皆是。


在“楼上”的贵族餐厅里,宾客的座位顺序是按规矩精心排列的,一男一女交叉而坐,有礼貌地进行对话。




有趣的是,在“楼下”狭窄的仆人用餐区,虽然人挤着人,但他们的座位顺序也是按照主人的爵位大小进行排列,等级观念深入骨子




但是,仆人们的对话场面就自由散漫,口味重得多。


高斯福庄园虽然主仆阶级划分严格,但其实导演在表现他们的时候,并没有特别遵守英式仆人“鞠躬尽瘁一丝不苟”的形象。


片中的女仆各种碎嘴八卦爱议论这点就不消说了。


——西尔维娅夫人一定很兴奋。

——哦,我不这样想,因为她是头势利的母牛……



就连庄园中两个看上去忠厚老实忠心耿耿的老男仆,也时常有自己的一些自私小习惯。


比如偷看主人报纸、偷吃客人果汁等等。




奥尔特曼并没有用一种人为想像式的“服务阶层”形象,来套用到影片。


片中二十多个角色,个个性格鲜明,心怀鬼胎。


当他们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甚至同一个镜头时,真有“眼睛不够看”的感觉。




随着导演对人物群像的强烈关注,影片甚至让观众完全忘记了,还有悬疑情节存在。


影片把重点放在了各类人物与老爷关系的恶化上,开始产生了一系列,在表面上对老爷不利的人物。


也就是终于开始要进入推理的核心——


受害者部分了。


老爷马上要被宾客或仆人中的某一个人杀死!


就在这时候奥尔特曼,又玩了一招变奏,让老爷的堂弟——


一个演员唱起了他主演电影的插曲,一首接一首。


这些入耳的流行歌曲,引发了“楼下”仆人们的围听。




和“楼上”打牌贵族们的不屑。




但这一幕的重要用意,是用甜美反衬一桩谋杀的进行


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在呈现看似光鲜的贵族生活底下的残酷真相。


书房里,凶手那把刀刺入的声效,与客厅里歌手轻快的弹奏,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这就是导演在追求一种奇妙的平稳感


在影片进行了快80分钟的时候,谋杀案才发生,暴风雪模式也才刚刚开启。


但这个“暴风雪”,很快滑向黑色幽默的调子——


普通的暴风雪模式,是庄园里的人没法跟外界联系。


但高斯福庄园内是有一部可用的电话,却被好莱坞制片人一直霸占着不放。




而这位好莱坞制片人的新片题材,正是一宗发生在庄园里的凶手案——


这让影片的内容,变成了一宗戏中戏。


而这宗现实发生的谋杀案,其实又是一桩“双重谋杀”。


可以看到,虽然导演奥尔特曼致力于“暴风雪山庄”的变奏,但这个故事,仍然保有一定的推理和悬疑含量,并不是白开水式的罪案设计。


接下来,人们好不容易迎来一个侦探


此侦探在派头上倒是也非常有“名侦探”的气质,深蓝的背景光,神秘的侧光,身材高大的他抽着烟斗,颇有点福尔摩斯的风采。




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滑稽角色,徒有其表。


编导把这个人物设计成:永远都没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名字的家伙。



每次自我介绍到一半就被打断


所以影片直到最后结束,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侦探的名字。


从这一点来说,又像是奥尔特曼对传统推理题材的“戏弄”。


在谋杀案发生后,影片迎来了第一个晴天。




似乎在暗示威廉老爷的死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影片好像在营造一种奇怪的慵懒氛围


不光是片中人物对这桩谋杀案不太上心,连观众也缺少那种被强烈悬疑牵着走的感觉。




这也正是导演奥尔特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体现。


电影的后段,当侦探对每个人进行看似专业实则“无效”的盘问时,我们也慢慢得知了每个人背后的辛酸故事,和威廉老爷的真面目。




片中的侦探其实对解决凶案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反而由一个旁观者,慢慢得出了结论。


这个旁观者就是开始的女仆玛丽。


玛丽也并不像传统的“名侦探”那般理性、冷静地做出推理,她只是恰好听到了关键的信息,并把它们整理到了一起。




整部《高斯福庄园》,可以说是在用十几个故事线来隐藏住了谋杀的动机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影片虽然是以这个作案动机出发,却更着力于衍生出的事件,与交叉的人生。


所以凶手是否落网不重要,案件本身也变得不那么重要。


最后,众人纷纷离开高斯福庄园。


影片缓缓结束于一片抒情、悠扬但又带点忧郁的钢琴声中,镜头下的天空第一次如此晴朗怡人。




但观众的情绪却是如此五味杂陈。


这几十个人聚集在高斯福庄园的三天两夜,像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


谋杀案只有一件,但讲述的事与人,却是千姿百态。




这种具备极高境界与思想含量的电影,没有个几十年的人生和创作积累,真的拍不出来。


这样外表光芒不露、内里牛逼闪闪的电影,你只看一遍,够吗?




最后,听动心了的,A站就能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