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是个大坑。

 王老轨的资料 2016-07-25
公众号置顶
宝宝们~求置顶⊙ω⊙

置顶完截图发给进步君可以参与新书match抽奖哦!今天准备了几十本书送给大家哟


文| 虞莹
自|Elaine职场会客厅(Elaine_Salon)

这个世界,是有才干的人展现自我的世界。

如何表现卓越?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有人说靠经验,有人说凭天赋,还有人会提到“一万小时定律”,相信普通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就能达到专业级别的水平。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一万小时定律”的认知来自于一本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对于成功的渴望,使人们对于“10000小时成就世界级水准”这个概念印象深刻,并且跃跃欲试。从那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设计自己的一万小时计划——

“坚持要做的事情,量变会引起质变。”
“我还没有成功,因为我还没那么坚持。”
“每天专注3小时,你也可以成为XXX。”

真的吗? 一万小时真的可以让我成为一个卓越的专家?后天的天才?

一万小时,对于人均寿命73.5的普通中国人(2015年世界排名83位),来说,是完整一生的六十四分之一。如果除去低龄、懵懂的前18年,再减去每天8小时睡眠,一万小时就相当于人们能够自控、清醒时间的三十二分之一。
 
不管你打算做什么,投入你人生的三十二分之一,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投资。

和任何投资一样,你必须要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做好分析,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策略,并且有毅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你的策略。所以你必须要了解这些: 

1

10000小时定律的真实含义是指
“10000小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一万小时定律,最早是1973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总结而出的。他们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而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在广泛参与的国际化竞争中,10年是达到世界级专家的经验下限。在这两位专家之后,其他学者如埃里克森又对其他领域的天才成长进行研究,印证了同样的规律。
 
神经学家丹尼尔利瓦廷分析了这些研究,并且聪明地将其归纳为一个吸引人的数字:10000小时。他表示,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000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10000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一周练习20小时,总共持续10年的时间。

问题是:勤恳练习了10000小时的人大有人在,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成功。如果一个人一生专攻一个领域,在大学毕业二三十年后,其专业领域的训练和工作量要数倍于一万小时。这些人都是卓越的专家吗?显然不是,众多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中并无特殊优异表现,不管他们拥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花了多少时间。

要想成为专家级选手,10000小时练习是最低底线,但10000小时练习并不能保证你可以成为专家级选手。因此,10000小时的练习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

10000小时定律的研究对象大多来自
艺术、体育、棋类等依赖天赋的领域,
而商业成功的才能要素则复杂得多。

在《异类》这本书中所使用的案例均来自于几个领域,如音乐(如小提琴、钢琴、摇滚乐)、棋类(象棋、围棋)、体育(冰球、曲棍球、足球)等。必须承认,在这些领域获得成功首先要靠天赋,其次才是非常刻苦专业的训练。天赋就好像是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一样。如果你身高不足1.7米,再怎样努力,都很难成为一名杰出优秀的篮球高手。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曾说过,如果你想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网球球员,你可以努力,然后没多久你就发现这是痴人说梦,——其他人的球技是你所望尘莫及的。然而,如果你们想要变成伯米杰地区最好的管道工程承包商,你们之中大概有2/3的人能够做到。只要有足够的训练,那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但是,要在商业社会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非常复杂,不可能像体育上的能力那么一目了然。在工作中,我们如果仅仅是训练单一方面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分析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并利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反复训练。

3

即使是高强度的训练,
练习时间也并不能换来水平的提高。
要想真正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需要的是刻意训练。

有些人信奉10000小时定律,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练习时间长短和水平的提高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但练习时间并不能换来水平的提高。要想提高能力水平,必须采用刻意训练的方式。刻意训练是指“为了能突破目前能力,而设计出来的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主要是以错误或障碍为重心的“分片式练习”。它针对能力不足的部分,完善每一个影响成绩和表现的细节,从而能有效地突破学习瓶颈,提高绩效。
 
世界高尔夫球王泰格伍兹曾经介绍他的训练方法:他会把一个高尔夫球扔在沙坑里,并用脚在球上用力地踩一下,使球陷入沙堆,然后在他就在这个特别的困境中反复练习挥杆,甚至多达上千次。也就是说,伍兹将这个在一个赛季中仅出现两三次的难局,从整个比赛中单独摘离出来,并集中精力提高在这个细节上的问题解决能力。当然,这种重复练习并不是机械盲目的重复,而是在及时反馈之下的有效重复。每次练习之后,学习者都将反馈作为下一次改善的指导方针。


4

突破自己的能力圈,
你需要的不是“表现”,而是“进步”。

你的目标是展示你的能力,还是发展你的潜力?
你是注重良好的表现而体现能力(表现型)?
还是注重进步成长,以及精通某个领域(进步型)?
 
在传统的工作中,人们接受任务,按照上司的要求,努力完成工作。当然,也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顺利,在领导或同事的辅助下,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最后,逐渐达到“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很好解决”的胜任阶段。这种总结经验的过程,需要多久时间呢?对于一个中等以上的管理人员,完全独挡一面,大约需要3-5年以上的时间。但是,很多人一旦到了这个阶段,能力就停止了发展——他们做任何工作都显得游刃有余,但却不再有任何进步。
 
而真正的高手却不会这样。他们不会甘心停留在某个较高的水准上,而是不断努力寻求更大的突破。

当所有的人都认为问题已经被解决,所有事情都已经搞定的时候,他们还在思考,有没有什么可以再改善一些的地方?还有没有可能再推进一步?

当你觉得已经比较胜任一项工作的时候,就是需要去改进它,或者提高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5

重复训练和自我反省并不能帮助提高专业水平,
专家的关键反馈很重要。

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概率。
 
70%以上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要高于司机的平均水平。每个人在照镜子时所看到的自己,要比实际长相好看30%。我们相信:自己要比同龄人更优秀、更有道德、更勤奋努力,理应获得更好的报偿。

你找工作时,面试时的自我感觉可能不错,但是却没有收到任何一个OFFER,也没有人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你在公司上班,除了上班的头一年,你的主管会明确地告诉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如何改进。但工作时间越久,获得直接反馈的机会就越少。

前高盛的一位高管和发展领导力专家Steve Kerr曾说,没有反馈的练习如同在垂过膝盖的窗帘后打保龄球,你可以一直重复下去,但是不知道结果如何。久而久之,你不仅无法提高能力,而且会变得满不在乎。重复训练不仅仅是训练本身,每次重复都意味着对前一次的反馈和修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能够提供这种关键的反馈的,是专业级别的老师。越是在高水平的领域,你越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必须经过外部观察才能提高。假如你有幸遇到一位有经验的前辈,愿意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你就有机会获得突飞猛进式的进步。

6

i+1 小步跳跃,
比稳步前进更有效。

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理论,即:“i+1”理论。公式“i+1”中的i表示学生当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即语言的就近发展区。Krashen认为,“学生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也就是说,学生习得英语的途径就是通过“可理解”的语言的输入。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i+0或i+2及2以上的内容,就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i+0的内容太容易,学生的语言能力会始终停留在i的水平上,而得不到提高;而i+2及2以上的内容太难理解,学生也无法跨越这个区域。

最好的方法是,当学生能够顺利掌握i 这个程度的80%的水平的时候,立刻开始提供i+1的学习材料进行进阶练习。这是经过无数测试和检验得出的最佳学习曲线。

7

发现困难和解决障碍意味着能力的突破。

最有效的学习的感受不应该是流畅、愉悦的,而是警觉的、磕磕绊绊的、甚至有些是痛苦的。
 
调查显示,人们描述对他们而言的最有效训练,使用最多的词汇如下:注意力,链接,建构,整体,警觉,错误,重复,觉醒。而不是像“愉悦、兴奋、胜任”等看上去更积极的词汇。
 
有一句话说:如果凡事顺利,则代表创新不足。当你感觉非常顺畅、完全胜任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学习到任何新的技能。你只是在自己的过去能力圈范围活动,面对一成不变的问题,采取一成不变的方法。没有风险,没有危机,没有挑战,也没有任何乐趣。
 
当你遇到新的、从未出现过的困难或者障碍时,要将其视为一个新的学习机会。从长远来看,这些障碍是非常有益的,他们会刺激你新的创造。在针对自己弱点而设定的练习程序中挣扎,你撞上了自己的极限,在自己能力极限边缘操作,体会不断扩大能力圈的欣喜。

所有的时间,
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时间是进步的同盟军。



- 晚 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