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7 17:51:05
来自: Cissy0305
(微信公众号:Cissy育儿思考)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的评论 ![]() ![]() ![]() ![]() ![]() ![]() 经常看到早教课上,课堂上孩子不怎么配合老师,妈妈刚开始还忍忍,孩子再跑个两圈,怎么叫也不回来,妈妈就忍不住了,拉着孩子走出教室,要么就开始河东狮吼:“你还要不要上课了,不要上课了我们回家!”;要么就拉出孩子走出教室,二话不说,对着孩子屁股啪啪打几下:“怎么回事啊!这么不听话!不是说好了上课要配合老师吗?”无论哪种说法,就听见孩子撕心裂肺的委屈的大哭,然后情节发展的愈演愈烈。孩子也很生气,充满对抗心理,然后可能对着干。 孩子再懂事,也有跟我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冲突可能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那个无比让你纠结的当下,你会怎样选择呢?是回避?迁就?强迫?还是妥协?在冲突协调与公众对话专家达纳.卡斯帕森在《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看来,以上都是无效的社交方式,只会让冲突更加激化。那么,解决冲突的核心是什么? 你无法完全避免冲突,也很难改变别人在冲突中的表现。但,你能改变自己的表现。 读书笔记第25页 为了将冲突转化为一种机会,你要有将难以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的意愿,避免攻击性语言。通常,破坏性冲突之所以看似无法避免,是因为我们的习惯反应已经根深蒂固。 我们的习惯 尽管如此,是可以改变的。 ![]() 一、如果你正在让事情变得更糟,请停下来 佛家认为,厌离心是智慧的根基。就是说,对无益习惯日渐增长的厌倦,终奖帮助我们做出改变。我们也明白我们有时候发脾气让孩子觉得委屈,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就变成情绪的奴隶,不受理性的控制。 当我们经常想到发脾气给孩子伤害时,我们会想要做出改变,这的确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因为有时候无益的发泄行为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要放弃这些行为就显得很困难。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在冲突时的表现。 从小小的改变开始。 首先停下来。 心理上: 问问自己:我的行为和目标一致吗?这种情况下,什么才是对我最重要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别问自己太多,问太多了也不现实,就这三个问题,你能在当下想到,我就要给你鼓掌了。弄明白这三个问题你就能清楚你的行为和目标的因果联系,能够让你抓住重点,至少你实在忍不住发脾气的时候你会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发泄的量级就有可能从9级降到5级。 身体上: 可以后退一步或做几个深呼吸。 二、承认已产生的情绪,把他们当做信号。 把第三个问题再回味下:“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要再回味下?是要让我们接纳当下的情绪,只有认真对待我们的情绪,才不会被情绪左右。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感觉,我们选择的方式要既能传递我们的感觉,又能让孩子参与进来,从而让孩子慢慢了解你当下的状况,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与其这样说:“你怎么老是乱跑,怎么回事啊?” 不如这样说:“上课前我们沟通一致的是我们要配合老师做游戏,但是你没有配合老师,这让我很生气。我很喜欢我们一起和老师玩,你喜欢吗?” 你可以大胆的说出你的情绪,因为感受比需求更明显。 三、区分确认和同意。 还记得我们在麦当劳点餐的时候,服务生都会再最后跟我们确认:“你是点一个麦辣鸡腿汉堡一杯可乐,是吗?”你点点头:“是的。”服务生说:“好的。”这部就是再确认过程。 让孩子知道,他准确地接收到你传递的信息,这也很重要。因为人在情绪的时候会反复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觉得对方没有认真听。我最近就老犯一个口头禅:“我跟你讲”,可能我潜意识里也觉得对方没有认真听的缘故。 我们可以把这种确认当做互相理解的起点,然后寻找原因。确认不是同意,区分确认和同意,是将孩子的想法与我们的反应解绑的一种方法。 “告诉妈妈,你是不是现在想跑一会,是吗?” 四、练习倾听 倾听是一种能力,不是生来就会的。专注的去倾听,重点去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不要急于给出建议。如果非要给出建议,想一下你想让孩子这么做的动机,是只是为了让孩子顺从你,还是为了尊重孩子的想法。 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在说指令和如何操作的时候,家长也在跟自己的孩子说着话。你自己都没有倾听老师,怎么去期待孩子能听到老师的指令呢?所以,我们想让孩子专注倾听,首先自己要专注倾听,做出榜样。 努力去倾听,孩子可能会说:“我想玩一会。' 读书笔记第6页 在冲突中,聆听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在对方说话时,我们总是倾向于默默演练自己要说的话,而不会认真倾听对方在说什么。其实,我们可以带着了解情况的目的问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冲突的推动因素是什么,以及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积极转变。 读书笔记第16页 如果我不听攻击性语言会怎样? 那我又能听到什么?” 提高这种转化能力会让当下的冲突变得不再那么势不可当。它会让我们更有可能在艰难的情况下充分调用倾听能力。无论我们面对的是家务事、工作、社区或国家事务,这种练习都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机会,让我们抓住重点,而不仅仅是听对方说什么。 五、承认冲突,跟孩子一起面对真正的问题。 把问题拿出来讨论,用你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措辞对问题本身进行描述,但不要描述你当前更希望看到的结果或对孩子的评价,这样会把你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尝试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需求上,这样才能更富有成效。在多个问题时,优先处理主要问题。 不要这样说:“妈妈希望你不要跑了,我们一起去跟老师做游戏。” 试着这样说:“妈妈尊重你的想法,你玩5分钟后,我们一起跟老师做游戏,好吗?” 冲突在亲子关系中不可避免,表面看来,孩子和我们都有自己不可动摇的立场,但他和我们一样,也同样希望被对方理解。 冲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毕竟存在即合理。我们不能坐等着被孩子理解,我们需要通过改变自己在冲突的表现来建立有效亲子交流。只有在不断的锤炼中,孩子和我们才能不断强大。 ![]()
分享到微信
微信扫码
2016-07-18 09:41:18
猫二羊
孩子再懂事,也有跟我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冲突可能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那个无比让你纠结的当下,你会怎样选择呢?是回避?迁就?强迫?还是妥协?在冲突协调与公众对话专家达纳.卡斯帕森在《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看来,以上都是无效的社交方式,只会让冲突更加激化。
2016-07-19 17:12:57
我是你前世的猫
有时候我觉得温和的跟宝宝讲一些他能理解,或者你觉得他能理解的理由,是可以让孩子从疯狂的暴怒转为安静。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大人要有耐心,要忍,要接受孩子的哭闹。真的好难啊。
2016-07-20 00:36:07
阿凉阿凉-亮晶晶
我其实不那么想说。 我们家庭是属于二婚。 我和她一起过。 我后ba说她,她就说我。 说我房间没打扫好,说我整天玩手机,说我成绩下降。 我是一个初中生,一个女孩子。 青春期真的是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想和母亲一起分享。 我和她说。 她不是听没半分钟就把手机掏出来看一看。 就是被我后爸拉走。 冲突这两个字,真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我想问一下豆瓣里面的家长,哥哥姐姐们。 我做错了什么吗。 关于家庭方面的。
2016-07-20 07:02:46
性感的喉结
其实这种因素不能靠你自己去改变。而是整个家庭,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家长不对孩子进行引导不告诉她怎样做才是对的,那其他的根本就不用说什么了。对于你说的问题,我觉得你可以跟你的母亲谈一谈说一说。至于后爸,如果他是一个好相处明事理的人你也可以找个时间随口说起来。如果她算是你的妹妹,你对于她的话也就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要太在意。你就当她还小不懂事。而你作为姐姐,可不能像她那样就好了。
2016-07-21 11:14:42
おうぶんせい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父母完全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沟通也交流但完全不在一个世界,只觉得是孩子推卸责任赖父母。渐渐心死不再沟通了。。默默舔伤。
2016-07-21 16:41:53
程蚩蚩
有一部分是学校的问题也有部分是家长,都说因材施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在学校那么多孩子怎么可能,最后还是家长这,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家长应该多取取经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016-07-21 22:05:20
Secret
孩子,你需要让母亲知道你依然很需要和她的亲密关系,这样妈妈才有可能顾及到你的感受。因为毕竟你从外表看来已经长大,妈妈会在日常琐碎生活的磨砺下会不经意间忽略你的感受。
2016-07-21 23:23:32
Ling
估计是个没有孩子的人。孩子根本不会和你讲道理。你耐心和他说和他解释,尽量用他能懂语言表达,他是听了但依然闹,除了打他,他才乖乖听话。能讲道理谁不愿意讲,就算你有孩子估计也是没怎么带孩子的人。 > 我来回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