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最佳时机。可惜,孩子们处于一个娘娘腔为主的环境里。幼儿园基本是女老师的天下,小学女老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唯一的男老师出现在体育课。老师的性别特点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育,让男孩子的阳光、硬朗、耐挫等方面都不断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中性化、女性化倾向。 不少家长和老师们议论,如今的男孩子向女孩子的方面发展着,简直令人担忧。他们穿衣、说话、运动、日常的行为等,都比较斯文娇气,中规中矩,羞羞答答,说话细声细气。他们稍微遇到一丁点的挫折,只会哭着鼻子,耷拉着脸,情绪低落地或者跑到老师那里去告状,或者干脆不上学。偶尔遇到一个小昆虫,就会吓得哇哇大哭。平时,喜欢扯着妈妈的衣服行走,对父母有着严重的依赖。 有位年轻的班主任告诉我了一个奇葩的趣闻。班内有名大男生,长相魁梧,身高达到了1.6米左右。但是,他在家里被父母宠爱的太厉害了,一点男子汉的气质都没有。性格十分窝囊懦弱。经常会被身高只有1.3米左右的女孩子欺负得嚎啕大哭。这些女孩子又是捉弄,又是敲打,又是说些讽刺的话语。这位男孩子只有被动地被欺凌,一点办法都没有。委屈到了极点,只有到老师那里去倾诉。弄得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女孩子比男孩子还要勇猛,女孩子比男孩子还要外向。 道教提倡阴阳和谐,现代社会注重男女平等。世界就应该是男女和谐搭配、有机相融。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女孩不像女孩,一个个大大咧咧的样子,毫无柔情可言!男孩也不像男孩,整体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只会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不敢到风雨中历练,稍微遇到点事情,就手忙脚乱。试问一下,这样的男子汉以后如何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呢?社会缺乏了真正的男子汉,就会发生严重的变异。作为一名男子汉,就应该有担当、有作为,在困难面前,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就得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就得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就得有凡事我为先,女士靠边站的谦和之心。 男子汉的气质必须从小学阶段抓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共同促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借助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锤炼打磨男孩子的意志力和耐挫力,让他们在坎坷和磨难中成长起来。 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最光荣。可惜,现如今的家庭和学校很少让孩子参加各种艰苦的劳动,总把孩子捧在手心养护着。学校可以相应地组织些符合本地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男子汉投身其中,出汗,出力,动手,动腿。借助活动,让他们的双手磨出茧巴,让他们浑身酸痛,全面体验劳动的艰辛,真正明白生活的不易。从而学会爱惜生活,珍惜弥足珍贵的劳动成果。 在运动拼搏中培养。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投身其中,增加体质,磨砺意志,锻炼身体,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免疫力。体育活动最能体现出男孩的竞争意识。野蛮之体魄,文明之精神。这就是体育运动最好的写照。尤其是竞技体育,更能唤醒男孩心中的拼搏意识。家长和老师要不断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比如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摔一跤,或者擦破手掌,或者双腿疼痛。他们的运动细胞就能强大起来,精神面貌还会发生本质的变化,看起来更有男子汉的气概。 在户外旅行中培养。作为男孩子,应该带领他们走入广阔的天地,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旅行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户外旅行是一个挺辛苦的体验,我的孩子曾经走过剑门关景区的鸟道。鸟道极其狭窄,外侧仅有铁链条,离地面很高,往外看去,不免头昏目眩。结果,孩子竟然靠着自己的努力单独走完了全程,让我们瞠目结舌。在那个过程中,有些成人就丧失了勇气。通过剑门关的徒步行走,让孩子体验了成功的乐趣,他不再畏惧探险。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机会。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比如扫地、洗袜子、擦桌子、整理衣服等。平时还得学会自理,如穿衣裤都得由自己亲自动手。细节决定成败,善于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进行有机渗透,就能提升孩子的服务意识。他们动手洗一下臭烘烘的袜子,亲自擦一次餐桌,小事情里却有着良苦用心。通过这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总之,要想培养出男子汉的气质,刻不容缓。我们不能在黄金时期失去最佳的教育契机。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那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
|